李連杰:香港造星機器的代表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7日 13:00 財富時報 | ||
版本三 1981年,《少林寺》在內地物色演員并開拍。以連續數屆全國武術冠軍身份客串電影演員的李連杰起早貪黑,拿著每月30元的拍攝津貼,拍下了一個又一個鏡頭。一年之后,當這部投資僅120萬元人民幣的小制作在全國放映之后,出人意料地取得巨大的轟動,引領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功夫片的新風。李連杰也由此成為中國人眼中的武打明星。挾著《少林寺》 在十幾年的時間里,借助國際影視界點石成金的造星機制和其本人的努力,李連杰從內地“打”到香港,又從香港“打”進好萊塢,其“錢”途也是越走越寬。有人做過統計,李連杰進軍好萊塢三年,其片酬由首部西片《致命武器4》的200萬美元,到2000年拍《猛龍戰警》時已升為500萬美元,在最近與美國米拉馬克斯公司合作的一部反映西藏喇嘛的影片中,片酬更是暴增至1000萬美元。2002年,李連杰出演由張藝謀導演的《英雄》,據傳他一人的片酬就高達1000萬美元,這讓比他出道更早、在國內知名度更高的陳道明、張曼玉、梁朝偉等大批腕級人物望塵莫及。 極具觀賞價值的中國武術與現代電影工業的夢幻組合,不僅為世界電影藝術貢獻了一個獨特的電影門類,還為中國的習武之人創造了一條特殊的成名致富之路:當武打明星。中國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李小龍、成龍,正沿著這條路一步步登上了“功夫影帝”寶座的。來自內地的李連杰一路打拼最終取得的驚人成功帶給人們的啟示更加不可小視:第一,他為中國人提供了一個人靠賣武藝所能達到的可以想像的高度;第二,他昭示中國內地的影視武打明星,走出中國內地到香港甚至好萊塢發展前途無量。 盡管李連杰的成就目前來看還是絕無僅有的,但我們已經看到有吳京、釋小龍、金城武等內地的“武生”們,已經在內地和香港的影視作品中大施拳腳,中國內地的許多武術學校也已經開始瞄準影視界“預制”自己的明日之星了。 如果不是及時“轉業”投身演藝界,如果沒有國際電影產業十分成熟的造星機制,而是一直老老實實地吃原來的“武術飯”,如今已經年近四十的李連杰或許已經被歲月無情地湮沒在京城茫茫的人海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