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應對3大變化 就業外延理應更加擴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1日 18:15 北京晚報 | |||
郝青 上周,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高校畢業生將于6月10日陸續返校,保證畢業生如期畢業離校。那么,5月份無疑成為應屆大學畢業生們求職、簽約的高峰期。可是,從本市高校傳來的簽約率來看,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不容樂觀,目前一些高校畢業生的簽約率尚不到三成。其實,大學生就業難的話題早在幾年前就頻頻見諸報端。但是,與往年不同的 其實,這種就業的緊張氣氛,早已在就業市場上表現出來——各類招聘會上,競相投遞簡歷的大學生成了主角;國內招聘網站上,數以萬計求職E-MAIL涌入各個企業的信箱;甚至連剛剛啟動的手機求職,每天都能收到2000多人的求職短信……可以說,大學生們找工作所有能用上的辦法都用上了。但是,抱怨最多的依然是“找個工作真難”。往年“開價”月薪四五千的少了,甚至出現了每月800元的工資就“以身相許”的情況。 變化一: 就業率的弦越上越緊 今年,在南方一些高校準備淘汰個別就業率不高的專業。而與此同時,國內的許多高校又在增加許多新的專業。盡管對于專業的增減引起了一番爭論,但是,這說明國內高校畢竟開始進行“辦學為就業服務”的探索。 北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任占忠認為,畢業生就業難的另一個原因也與教育結構的不合理有關。目前外貿、金融、法律、會計等專業都趨于飽和,這些專業的畢業生找工作都特別困難,要么就改行。另外,一些工科學校偏偏要辦綜合型大學,設立了許多文科專業,而到了畢業之后,社會只認這些學校的工科專業。當初很多優秀的學生報考這些院校,但4年后也面臨著社會不認同、就業難的問題。 市人事局人才市場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全國有1300多所高校,專業設置的趨同性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因此,學生應該對自己的定位準確,學校也應積極推銷、宣傳學生,充分展示學生的特色,引起用人單位的注意。而且,從今年的招聘會上可以看出,經濟類專業仍是今年熱門。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金融分析師、MBA等高級人才成了眾多單位高薪聘請的熱點,市場營銷、管理、中介服務、建筑等人才需求依然旺盛。 據了解,美國的大學都設有學生就業部門,專門負責學生的就業工作。因為,對于這些大學來說,只有就業率高了才可能吸引到更多的學生前來上學。因此,正當國內大學招生之際,教育部不失時機的公布了去年74所部屬高校的就業率。其目的也是不言自明的。就業率的公之于眾,無形中也給今年的畢業生們增加了壓力。因為,學生找不到工作還會給學校拖后腿。 教育部有關人士在公布就業率時強調,畢業生就業率并不是反映高校辦學和管理水平的惟一指標,也不是反映就業狀況和就業質量的惟一指標,因此,不同地域、不同科類、不同類型學校之間不宜簡單比較。但是,專家認為,高校就業率是公眾,尤其是考生和考生家長最關注的信息之一,但長期以來,各高校就業信息很少對公眾公布,甚至諱莫如深,一些就業形勢不好的學校更是把就業率當做死守的秘密,擔心公布會影響招生。此次公布就業率實際上是用實際行動強調“學校要對畢業生負責,不能只抓進口不抓出口。”前教育部學生司司長瞿振元所言,高校確實應該有一種危機感,時時注意調整學校的辦學方向,關注社會的需求。對于學校來說,要有一種前瞻性預測。 變化二: 就業眼光看得更開些 許多大學生將就業難簡單地“歸罪”于都是擴招惹的禍。因此,今年應屆大學生的畢業人數和增幅成為被引用最多的數字。然而,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韓光耀認為,畢業生求職就業的市場,并不完全反映市場對畢業生的整體需求。一些招聘會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很多畢業生都希望在沿海地區的大中城市求職,從而把畢業生增量的矛盾集中到了這些地方。 前教育部學生司司長瞿振元指出,過去上了大學就是國家干部。可這些年,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發生了變化,“上大學=國家干部=好工作”不再成立。因此,“就業難”的根源在于“期望值”過高。有的大學畢業生仍然存在著“鐵飯碗”情結,愿意呆在辦公室或機關,講究體面。現在國家機關要精簡,人員要分流下去,大學生卻想擠進來,所以難找工作。這就形成不少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 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杜教授說,表面上看,大學畢業生供大于求的現象確實存在,但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樣夸張,而社會上不斷營造的求職緊張氣氛,也加劇了大學生求職的心理壓力,造成大學生心態不穩定,使畢業生很容易形成一種先入為主的心理,覺得所有專業、各種類型的學生擇業都很難,恐慌起來,亂了陣腳。 和君創業研究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彭劍鋒認為,畢業生求職就業的市場,并不完全反映市場對畢業生的整體需求。一些招聘會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很多畢業生都希望留在大城市,把畢業生增量的矛盾集中到了一個地方。事實上,很多知名度不太高的學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是很好的。很多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并不是很強,但由于求職方法對頭,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由大學擴招而引發的就業難只是一種誤解,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高校培養的目標不是市場化的。反過來說,如果市場需要,再多的人也能順利就業。現在很多中小型企事業單位,基層第一線單位,有很多崗位應該由大學畢業生來充實,但大學生期望值過高,不愿意去基層開始,另一方面,一些畢業生的素質、能力跟社會的要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有些單位想找到理想的畢業生,也比較困難。 專家認為,如果把市場需求比作一塊大蛋糕,大家都把需求的關注點集中在蛋糕的幾朵花上,那么這個蛋糕實際上就被人為地縮小了,供求矛盾就顯得格外突出。不要說一些邊遠、貧困地區,就是遠郊區縣,對畢業生的需求也遠沒有達到飽和的程度。 變化三: 就業外延理應更加擴大 從道理上講,從學校到用人單位這條路就應該是通的。但實際上,這在北京的現實情況下仍難以實現。目前在北京的高校,畢業生分配仍受兩個指標限制,一是接收單位要有北京市人事部門給的留京指標,二是學校本身也有限制留京人數的限制。同時,根據目前高校就業率統計規定,除讀研的學生和出國的學生外,其他學生列入就業范圍均以發放派遣證為前提。派遣證的發放條件是正規就業,即用人單位能辦理畢業生正式接收手續,轉檔案、解決戶口,學校、學生、用人單位簽訂3方就業協議。 這些“傳統”的規定,直接導致許多應聘民營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并沒有算在就業率之中。因為,這些大學生沒有北京戶口,也沒有轉入人事檔案,屬于非正規就業。而在全國,不少民營企業為大學畢業生提供的就業崗位,盡管數字巨大,但常常被有關部門和社會忽略了。但是這些學生正在通過多種方式從事著臨時性的工作,這就是所謂的隱形就業。據了解,政府人事部門統計就業崗位時,只面向轄區內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的國有單位,沒有涵蓋市場上所有的用人單位,特別是用人量較大的民營企業。但實際上,從就業去向上講,非正規就業已成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趨勢。很多畢業生選擇了在民營企業、個體企業等非公有制經濟行業就業,有的雖在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就業,但不是按照傳統的人事分配方式就業,而是被這些單位以多種方式聘用,他們都未被納入傳統的人事管理序列。 正如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韓光耀說,每年都有一部分畢業生未辦理正常派遣手續,在校方統計就業率時沒被算進去,但他們實際上并沒有閑著,而是通過多種方式從事著臨時性的工作,即隱形就業。據透露,這種情況大概占到了當年度高校統計的未就業畢業生數量的50%。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經濟實體的增加,傳統意義上的就業概念已不能完全概括畢業生的去向。因此有專家提出,應擴大“就業”概念的外延,將非正規就業納入到就業渠道中來。據介紹,傳統意義上的大學生就業通常是指到國有企事業單位或其他大型企業工作,因為它們可以辦理戶口及檔案關系,被稱為“正規部門”;而到所謂“非正規部門”,即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工作,由于就業可能是靈活的、彈性的、非全日制的,或者社會保障項目覆蓋是不全面的,不能辦理正常的派遣等就業手續,往往被視為“沒有找到正式工作”,特別是在學生家長的眼中。 高校畢業生怎樣才算就業引起了有關專家的爭議。不少專家認為,傳統意義上未就業,而實際生活中已就業的情形大量存在,說明過去的就業概念已經不太適用于現實。“充分就業”的提法是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充分就業”、“相對充分就業”應成為常態;與傳統的正規就業形成補充的非正規就業,必然成為畢業生的出路之一。因此,他們提出,根據充分就業與大量的不充分就業并存的現狀,應積極拓展“就業”的外延,將靈活就業等納入“就業”這一大概念中來,大力發展靈活就業。有關專家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就業首先是社會的選擇,企業的選擇。大學生應該想的是如何適應社會和企業的需求。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可能實現自己追求的價值,獲得社會承認、實現人生理想等。從這個意義上說,就業目的應該是單純的———接受社會的挑選。所以,應該肯定地講,目前大學生就業市場絕不是供大于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