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資本市場發展取決于結構性變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30日 12:39 經濟參考報 | |||
在中國資本市場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曉求說,中國的資本市場結構要進行根本性的轉化才能進一步發展。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的難題。他說,我們這個市場結構帶有比較濃的計劃經濟色彩,包括它的發行上市、交易退出、信息披露等等,和國際化都有很大差距。因此將要花五年時間進行結構性的轉化。 結構性的轉化主要是在五個方面。 第一,對目前的股權流動性的結構要進行轉化。我們目前的資本市場是三分之一流動,三分之二不流動的結構。這種結構實際上使我們整個資本市場的信息出現了失真。比如股價就是失真的。它是一個不真實的價格,是一個只代表著三分之一資產的價格。 而且它有很多預期的前提,信息系統也受到了影響,使得我們幾乎所有的投資人,包括中小投資人,也包括控股股東的行為都出現了扭曲。在這樣一種分割的市場中,控股股東顯然不會關心流通股的價值,而且業績好壞有時對他的關系不大。控股股東一般不關心流通股東的利益,業績的好壞,最后能夠實現這種異價的是流通的股東。所以股本結構的轉型是最重要的。 第二,面對結構性的轉型,投資者的結構必須轉型。沒有多元化、市場化的資金管道,資本市場不可能發展起來,只是一般的投資人從儲蓄里面拿出錢來買股票,這不可能發展市場,所以必須創造條件,這樣的市場才能發展起來,這樣的競爭體制才能具有流動性。這就是說,一方面我們的各種基金要發展起來,包括證券投資基金,也包括商業保險基金,也包括社保基金,以后成熟了,可能還要發展對沖基金。 第三,資金結構的轉型,必須建立多元化的資金管道。 第四,投資產品結構的轉型。我們現在的投資比較扁平,沒有厚度,市場沒有厚度,產品也沒有厚度。 第五,產業結構的轉型,因為歷史原因,我們的資本市場上的傳統產業太多。很難指望這樣一種產業為主體的資本市場,會有持續的增長。實際上在這五年中,我們的根本任務是這種結構的轉型。 吳曉求認為,轉型面臨三大障礙。 其一,市場流動性結構,能不能順利地轉型,這就是非流通股的安排問題,設計問題,這是目前最大的一個障礙。市場泡沫始終是使人們認識上的一個困惑。這個泡沫在哪里?吳曉求說,它不在流通股的價格上,而是在非流通股的股本數量上,這部分出現了巨大的泡沫。有三分之二,即兩倍于流通股的非流通股,它的資產價格根本沒那么多。把泡沫想錯了地方,在目標設計時就有問題,要想辦法消除泡沫,更重要的是在非流通股的股本數量上。 其二,能不能實現多元化的市場資金管道,能不能分散市場風險。這也是我們的大障礙。 其三,市場的透明度。公司業績,透明度是一個全球的問題,中國只不過更加嚴重而已。市場透明度影響了我們市場的發展,做假帳,操縱市場,虛假陳述,除了這些外,我們還有一個公司高層的道德危機問題。中國的上市公司,包括非上市公司,相當多地存在道德危機。比如賺了錢他想方設法地發獎金,最后股東的收益是每股一分錢。公司虧損了,董事長、總經理、總裁還要拿兩百萬的收入,從法律上說,它不違反什么,但這里顯然存在道德問題。上市公司的業績沒有有效地提高,這始終是一個謎。我們的資金在不斷地向上市公司流入,但是上市公司的業績卻沒有有效地改善。比如一個上市公司,沒上市之前,每股是四毛錢,上市籌集了五個億的現金,可還是告訴大家,攤薄之后剩三毛了。五個億的現金怎么能是沒有成長呢?從今天看來,比透明度更嚴重的可能在于公司管理層上的道德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信用市場,經理也不會把公司看得太重的,他在這里搞不好仍然會換一個地方。吳曉求最后說,從短期來看,我們面臨著很大的問題。從長遠來看,這個市場還是有希望的。因為過去一百年中的經驗證明,資本市場是持續成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