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僅排在第三檔?高校就業率排行榜的是與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18日 07:46 南方周末 | |||
□本報駐京記者林楚方 公布就業率觸動敏感神經 “清華僅在第三檔?是嗎?讓他們排去吧。”電話里傳出一陣笑聲。4月11日,本報記者撥通清華大學一學生宿舍電話,一男生如是回答。 4月7日,中國教育部公布了其直屬高校2002年畢業生就業率,全國74所高校被劃分為6個檔次。一向在各項大學排名中位于前列的清華大學僅僅處于第三檔,就業率在85%至90%之間。 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陳基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便對教育主管部門的排名和清華此次位置進行評價。 他認為,雖然清華的聲譽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受到毀壞,但數據擺在那里,多少會有影響。“我們不會對公布行為提出異議,這不是我們清華人的做事方式。” 教育部有關人士在公布就業率時強調,畢業生就業率并不是反映高校辦學和管理水平的惟一指標,也不是反映就業狀況和就業質量的惟一指標,因此,不同地域、不同科類、不同類型學校之間不宜簡單比較。 “教育部可以不作簡單比較,但考生和考生家長怎么會不作簡單比較?每年4月都是各高校招生宣傳時期,對排在后面的學校肯定有影響。”排在第四檔的某高校負責人強調。 據了解,教育部在1999年就公布過高校就業率,而此次公布反響尤為強烈。今年恰逢擴招后本專科學生全面畢業的第一年,一些地方更把就業率與專業的生死存亡聯系起來。廣東省明確提出,把就業率作為高等學校設置專業的重要參考指標,對于那些社會需求不大,畢業生就業率過低的專業,根據情況減少招生數量,直至停止招生。 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就業排行榜引起的震動當在意料之中。 北京林業大學在此次公布中排在第五檔,本專科畢業生就業率在70%到80%之間,學校負責就業工作的一位老師對排行榜有“保留意見”:這次的公布方式不明確,不是很客觀。 他說:“這次就業率是本科、專科和高職在一起進行統計,公布的時候是合在一起只公布一個數字。由于專科和一部分高職的就業率較低,這樣會拉低整個就業率,使得設專科的學校和不設專科的學校差別較大。” 中國政法大學負責學生就業工作的謝廷民處長則對教育部的公布行為表示理解,“高校就業率以官方名義來發布,會使可信度更高些。有些排在后面的學校認為在高考咨詢的時候公布會嚴重影響生源,但是排在前面的會想,這樣公布能夠促進我的生源,這也是一種優勝劣汰。” 據了解,個別排在后面的學校已經在招生工作中用各種方式“消除影響”。 有人造假? 一位長期關注教育工作的專家認為,高校就業率是公眾、尤其是考生和考生家長最關注的信息之一,但長期以來,各高校就業信息很少對公眾公布,甚至諱莫如深,一些就業形勢不好的學校更是把就業率當作死守的秘密,擔心公布會影響招生。 “教育部公布高校就業率,受到公眾歡迎是肯定的,這是力促高校工作透明的重要舉措。” 但也有人擔心,在目前中國大學生就業市場和就業形態復雜的情況下,就業率的統計是否準確? 此次公布的高校就業率分成2002年7月份和2002年12月份兩個部分,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的一位官員表示,之所以分兩塊,就是有防止虛報就業率的考慮。7月份的統計數據是根據各高校的就業方案生成的,造假的可能性不大。至于12月份的數據,這位官員認為,存在著虛報的可能。 “這部分是學校自己報的,12月的時候,學生都離校了,有的學校統計得好,有的學校統計得不好,這要看學校的跟蹤情況。” 教育部發布的信息說,就業指導中心在統計時,將畢業生到非公有單位就業、自主創業等項列入12月的就業統計口徑,并將考取研究生和出國、出境學習及工作的畢業生計入就業總量,力爭在較大程度上反映出實際的就業情況。 在記者接觸到的高校人士中,大多數認可教育部的做法。一般來說,排名靠前的高校認為基本準確,排名靠后的學校認為統計不是很客觀。 如何看待畢業生就業率 對此次公布就業率行為表示異議的某高校負責就業工作的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教育部開統計會的時候,很多學校已經把自己的想法向上級機關反映過。“我們提的意見是,就業的概念是什么,是不是有固定崗位、固定收入的就算就業了?這很難統計,目前隱性就業是很普遍的,現在很多學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想工作,想出國,還想鍛煉能力,重修一些課程。你說就業率能反映什么?” 北京科技大學就業工作負責人認為,“我們的就業率雖然在80%到85%,不能說剩下的學生就沒有工作了,我相信90%的學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位于就業率排行榜最后一檔的中央美術學院學生處一位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用人需求和計劃經濟時代有很大的區別,過去就業講究到國有企、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而現在私企增加了很多,有許多人轉到那里面。“像我們這樣的院校到設計公司去的很多,學生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報到證,只要去干活就行,沒有什么正規的就業手續。有些學生就是想做自由職業,不急于就業,這樣的學生從就業統計口徑上就沒有辦法反映出來。” 盡管如此,這位老師還是對自己學校排在倒數第一感到有些憂慮,“(公布)我們也沒有辦法,只能通過各種途徑把一些客觀情況反映出來,一方面,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這件事情,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多搜集就業信息,給學生指導和幫助,這是我們的工作。” 陳基和介紹,以清華大學為例,2002年學生畢業后有將近一半學生讀研,10%多一點的人出國,余下的人中選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民營外資企業的各占三分之一。清華大學的就業率不及很多學校,與學生目標較高和相當一部分人準備出國有關。 動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校就業率恰好在各高校招生宣傳期間公布。有人認為,教育部在這一“敏感時期”作出如此舉動,目的是給各高校施加壓力和影響,推動各高校就業工作透明化。 而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畢業生就業處陳曦女士則不贊成將公布行為和公布時機聯系到一起,“無論什么時候宣布都會對社會有影響,并沒有時間上特別的考慮。” 針對一些高校對公布行為的質疑,陳曦女士表示,“總要有一些學校排到后面,排到后面就會不滿意。但不是說你不滿意,我們就不讓社會和老百姓知情。” 陳曦強調,“社會和老百姓有知情權,我們應該很負責任地讓社會了解各個學校的就業狀況,如果有不滿意,學校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良好的工作態度把就業率提上來。” 教育部為什么作出公布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的決定?陳曦分析說,中國高校過去是不重視就業率統計的,這和國外不同。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高校,只重視學生的培養,認為就業的事情不歸學校管,所以就業率高還是低對學校來說無所謂。無論就業率高還是低,學生該招還是招,國家該撥款還是撥款,學校也不會破產。” 她反問,為什么許多民辦大學就業率反而高?因為生存的壓力促使它們必須重視就業工作。學生都就不了業,誰還上這個學校。而我們一些公辦大學卻持無所謂的態度。“我們想今后要引入市場機制,公布就業率就是這個目的,對各高校觸動非常大是肯定的。我們已經料到了這一點。” 改革方向 陳曦說,她走訪過國外一些大學,在那些大學的學生事務中,就業是主要的工作,這些學校非常重視就業率。 “學生也非常清楚,上大學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一個好的工作,能夠掌握繼續生存的能力和技能。” 她認為,公布高校就業率,促進高校改革,重視就業工作是高等教育健康發展的一個有效措施。 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李國忠介紹了英國利物浦大學的就業工作。 利物浦大學設有終身教育中心,就業指導是終身教育中心的一部分工作。“為了提高學生的求職競爭力,利物浦大學提供了許多培訓課程,培訓方式靈活、多樣,有假期的全天集中培訓,也有利用業余時間的短期訓班。學校提供的與就業有關的信息快捷、通暢,包括了學生需求的方方面面。”此外,中心還通過各種方式與雇主聯系:就業招聘會;訪問雇主,得到最新動向;等等。 據介紹,利物浦大學的就業指導師一般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有多年從事社會工作的經驗,了解各個職業特點,具有一定的心理咨詢分析能力,能夠給學生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個性化的指導。 “每周從周一到周五的上午9時到下午4時45分,學生都可以和中心的就業指導師在接待處進行交談。” 有研究者指出,中國高校不論是辦學模式、管理理念還是課程設置受傳統思維的影響還很重,“計劃經濟的色彩濃厚”。與急速深刻的現實變革相比,高校體制離社會需求顯然有較大差距。教育部力促各高校更加面向市場,提高高校就業工作市場化程度被看作是推進高校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 目前,各高校就業工作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在北京,很多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設施簡單,工作人員能力有限,人手不夠,談不上專業化水平,就業指導中心甚至被看作是安排人的地方。 一些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普遍認為,依靠教育部外力推動,有助于各高校將就業工作納入學校工作日程,提高就業工作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的地位。 但也有專家擔心,在高校整體改革未到位的情況下,會不會出現高校片面追求就業率而造成短期行為,從而使學生利益受損? 有學生在中國青年報撰文反映,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變相將畢業生檔案轉移到人才中心。為了檔案戶口等問題,學生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甚至大四一年的主要精力不是學業,也不是畢業設計,而是考慮就業。 “學校為何不愿留我們的檔案呢?因為涉及就業率,這是最直接的原因。” 一位熟悉高校工作的專家表示,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教育主管部門注意,一項政策也許是出于好意,但如果在執行過程中被各學校走了樣兒,那絕不是政策設計者的初衷,應該采取措施杜絕高校的短期行為。 “這些工作也不能僅僅作為教育部的責任,各高校應該有自己的約束機制。” 也有人提出,會不會出現為了提高就業率而導致一些基礎性的學科被忽視? 有關專家認為,就目前來說,解決高校工作與現實變革的脫節這一主要問題,“是當務之急”,至于基礎性學科的加強應該通過一整套的配套改革來實現,“在發展中解決問題”。不能因為這個問題而成為不變革的理由。 就記者了解所知,對中國教育部公布高校就業率的舉措,社會持普遍支持態度,被認為是“動真格的”行為,但也有人指出,就整個高校工作來說,就業率只是冰山一角,高校整體改革的加快是解決包括重視就業率等問題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