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天氣預報 新聞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職場 > 北京電視臺《財智人物》 > 正文
出版的故事--華藝出版社副社長金麗紅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12月30日 14:50 北京電視臺《財智人物》

  編導:華劍雄

  1991年:《王朔文集》

  1995年:姜文--《一部電影的誕生》

  1997年:《中華文學通史》

  1998年:劉震云--《故鄉面和花朵》

  1999年:吳小莉--《足音》

  王朔--《看上去很美》

  2000年:白巖松--《痛并快樂著》

  陸幼清--《生命的留言》

  2001年:崔永元--《不過如此》

  2002年:余秋雨--《行者無疆》

  唐師曾--《我在美國當農民》

  海巖--《平淡生活》……

  這些讀者非常熟悉的書籍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出自同一家出版社—華藝出版社,都出自同一個編輯之手,她就是金麗紅,華藝出版社的副社長。也許這個職業天生就是為別人做嫁衣的,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金麗紅是何許人等,但在出版圈里,她卻是一個“名人”,有人贊許,也有很多人說她破壞行規、哄抬物價。2002年的歲末,金麗紅坐到了我們面前,講述著自己出版的故事。一本書就是一個故事,并不晦澀、并不深奧,娓娓道來中,一切變得清晰可見。

  2000年年底,有一個人引起了很多關注的目光,他就是陸幼青,一個與癌癥做著不懈斗爭的人,在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不到三個月的時候,開始用筆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他的這本《死亡日記》一經刊出,就在讀者中引起了極大反響,也成為了各家出版社爭奪的焦點。

  時牧言:陸幼青當時好像是說了這么一句話,看到金老師以后,當時和黎波先生一塊來的,她也沒有什么特別大的承諾,或者別的什么,但我就是感覺就是金老師那種很爽快,很誠懇。很人性的話語打動了他,當時有一個細節記得特別清楚,就是金老師當時帶了一個小小的采訪機送給陸幼青,就是那種可以錄音的。放小錄音磁帶的那個小錄音機送給陸幼青。雖然沒有跟我說這個事,但事后也跟我說金老師想的都挺周到的。

  金麗紅:我個人是被他感動的,為什么呢?因為我最早我是在北青報上看他的一篇連載,是說他選墓地的那篇文章,當時我就非常非常震撼。我覺得,喲!這年青人可真是,他是三十六歲嘛,因為說實話我原來在醫院工作過,待了十年,我見過各種各樣的病人,那么像他這種情況我覺得非常了不起。這個人能夠面對死亡,那么年青的一個人,那么坦然。而且給我印象比較深的同樣是幽默感,他通篇看不出一點死亡的氣息,你會隨著他笑。他里面有大量幽默的語言,而且文字能力特別強,還有一個很好的狀態就是平靜,那我覺得這個人非常了不起。

  在和陸幼青夫婦的接觸中,金麗紅的果斷拍板使得華藝出版社最終拿到了這部書稿,事實上,做出這個決定多少有些沖動,金麗紅并不諱言這一點。

  金麗紅:小陸呢!而且有一點我覺得非常坦率,這是我后來也覺得非常好的一點:就是他不避諱說要出書而且希望比較高的稿酬。這些稿酬要留給家人。我覺得這個非常好。因為他有夫人有女兒。特別是女兒,他希望不但給女兒留精神財富,還想給她留部分物質的東西。希望她們母女在他身后能夠過的好一點。我覺得這是非常正常的,不應該回避的東西,他都非常坦率的說出來了。我們就明確給他講說我們可以起印量比較大,起印十萬本,當時他們兩口子都比較驚訝。能感覺到。這時我第一印象就是其他出版社可能沒談這么高的印數。

  做這本書的時候,金麗紅做出了很多違反慣例的決定,比如提前公布書名、比如在作者去世之前出版《死亡日記》,其實,即使是運作這本書,她也曾有過猶豫,畢竟這件事已經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不免有跟風炒作之嫌,但是此時的金麗紅已經顧及不了那么多了。

  金麗紅:不做是什么結果呢?就是很好的一本東西,人家看不到,做是什么結果呢?人家覺得就是炒作。我必須選其一。我一定去選擇做。肯定你要背上個說法。還有更難聽的說法就是說你掙死人的錢,但實際上我們選擇來選擇去,我覺得他的很多做法會給很多的癌癥病人或者健康人一些啟發。這事是必須要做的。但后來我們有些做法可能是,比如說我去了五次上海,包括社里有些人都覺得:你是不是開銷太大了?我覺得那個時候就已經超出做書的想法了。后來他夫人提出來他不能寫了,他是到了應該是三個月吧,八十多天的時候,他完全不能寫了,完全沒有自制能力了。不能寫的時候夫人提出來,包括陸幼青提出來:能不能生前出?這個當然我也是出乎意料的。包括社里一些同志也覺得,既然是《死亡日記》詳該是死后在出。但是我覺得這個時候已經不能考慮這些了。

  黎波:我們當時就從反盜版的角度考慮,如果早出來這個書盜版肯定能拿到。因為你現在防不勝防。老金說寧可讓它盜版,寧可讓它有這種危險,咱們也要把這個書操持好。先出。讓作者生前看到。

  時牧言:當時有好多家出版社來找我們,但他只跟金老師談了一個小時不到,就毫不猶豫的把自己這本書交給了金老師,讓我覺得這就是對他們最好的一種評價和信任。然后其實陸幼青出在書里面也提到過一句:華藝出版社金老師他們是非常知道文人的心思的。就是當時會趕在他還活著的時候,把那本書趕出來讓他能夠看到。

  《生命的留言》開印以后,金麗紅讓社里先抽出來兩千冊,拉到裝訂廠去裝訂。突擊趕制出來以后從中選了十本,送到了上海。

  時牧言:我記得拿到書的那一天是11月11號,那一天是正好離陸幼青寫作那一天是整整一百天。我估計書是要到下午一兩點鐘剛剛拿到,黎波先生就乘飛機下午四五點就趕到了上海。那天大家心情都非常激動,來了好多記者,陸幼青也是非常激動。因為很早就等著了嘛!那天剛剛捧到書的時候,我的朋友曾經就了這句話:就好像看到自己第二個孩子一樣的感覺。而且那時候陸幼青是基本上是躺在床上不能動了。大家擠進病房的時候,就是把書捧到他面前的時候,我們倆控制不住的都哭了。我覺得里面包含著太多太多的內容。

  對于金麗紅來講,《生命的留言》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選題了,這里面包涵了太多的感情,在書出版以后,金麗紅仍然沒有忘記專程去上海看望陸幼青。

  金麗紅:12月8號去了趟上海。一個是補簽一個合同,一個是看看他吧!但我沒想到他是兩天以后去世了。當時我到醫院看他的時候,我覺得精神還可以,但是腫的已經是不行了,臉是看的都有點透明。當時我就跟他講,在他身邊吧!“小陸,你真了不起。你的這個(嗚咽)現在想想還是有些激動。因為我確實覺得他挺了不起的。我說:你全部藥費都是你自己掙的。因為我知道他家里確實比較困難。生前人家也說他掙了房子掙了車,他還有個老母親。當時我說這話確實比較激動,就是我發自內心我覺得:一個人如果他在生命最后,不需要國家不需要家庭來給支付這些東西,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

  金麗紅非常真誠地對待每一位作者,陸幼青曾經說過,和金麗紅談話沒有做生意的感覺,很多人都有同感,也許這就是對她最好的褒獎了。

  時牧言:陸幼青病重的時候,也是這樣,金老師也是常常來看他,話不多,每次就是我記得很清楚,坐在那邊就不想走。就是看著陸幼青。我覺得到后來我們跟出版社的關系,我覺得我們是很少帶著那種很商業的成份。有很多個人的感情都溶在里面。比如天又吧,她不一定對別人敞開心扉,但是每次看到金老師就是話特別多。

  金麗紅:我做書都成朋友了,不是說單純為做書。包括無論是余秋雨還是一般的一些作者,都是這樣。我覺得生意肯定是要做的。你說不做生意有點裝蒜。但是人和人相處一定是有人情的,是有感情的。

  回顧金麗紅的出版生涯,人們會清楚的發現,幾乎在出版界每一次的轟動事件中,都能夠看到她的身影。

  早在1991年,金麗紅出了一套今天仍然讓出版社受益的書--《王朔文集》,這在當時曾經引起過巨大的爭議,事實上在出版以前,這個選題曾經讓她反復斟酌。

  金麗紅:我們曾經征求王蒙的意見。就問王蒙老師:你覺得王朔怎么樣?王朔算不算作家?他的作品算不算文學作品?后來王蒙非常堅決,就是發自內心的講:王朔當然是而且是好作家。后來我們就確定把他放入作家大系。那是開始。后來出他的文集呢,那是92年。出他的文集那個爭議就非常大了。在這之前的時候,所有的文集應該是蓋棺定論的一些老文學家,就是屬于泰斗級的,比如說老舍、比如說郭沫若、曹禺,就沒有給青年人出文集,這首先是一個大的爭議。黎波(華藝出版社發行部主任):出王朔文集的時候,老金當時根本就不在乎:你就是年輕,我不給你出全集,因為你沒有過世,我給你出文集總可以吧。所以在那個時候開了一個年輕出文集的先河。

  事實證明,《王朔文集》的出版給華藝帶來了巨大的成功,直到今天,這套文集仍然在不停地加印、再版,而它帶給出版社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的豐收,還有觀念的轉變。

  黎波:事實證明這個王朔文集賣的不錯。我們出版社是不斷的再加印。再加印。我們出版社買的第一輛奧迪車就是由賣<王朔文集>掙的錢買的。

  金麗紅:當時至少我們開始邁出了市場的一步,就是首先應該知道兩點:一個就是你的書,實際上書是一種消費品。精神消費品,它的消費品是誰?等于像一個產品購買產品的消費者是誰?首先那個時候,在這個方面有一個比較朦朧的感覺。另外清楚你通過做書不是給自己看的,也不是準備壓庫的,不是僅僅給那些領導看的。就是要為我們讀者服務。這個是很重要的一點。

  在《王朔文集》的出版過程中,金麗紅遇到了一個全新的概念,那就是“版稅”,這個今天已經一種司空見慣的付費方式,在當時卻是金麗紅聞所未聞的,而提出這一要求的就是王朔本人。

  金麗紅:當時因為只聽說過稿費,沒聽說過版稅。我說版稅是怎么回事啊?后來他講你印多少然后跟定價有關系。跟你的印數有關系。一相乘。這就叫咱們圖書界常說的“碼洋”,“碼洋”的百分之多少要給作者。王朔說一句話就是你賣一本書你得給我一本錢。這讓我們覺得特別陌生。他提出來以后呢,當然我們也得算這個帳。出版社至少不能賠吧!因為他當時提出來的想法就是所謂走“碼洋”的10%。這后來基本沿襲這種版稅了。我們算算基本上還是可以的。他是第一個提出來的,不是我們提出來的。后來我們才知道他這種提法是跟國際接軌的。

  《王朔文集》的走紅使得金麗紅在圈里名聲大震,而這時距離她進入出版行業不過三年時間,在此之前,金麗紅已經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當了八年記者。半路出家就取得如此成績,的確讓人刮目相看。

  金麗紅:我進入出版界的時候是88年吧,1988年。那個時候就應該說在全國范圍來講圖書界的這種市場運作基本上沒有成氣候,過去出書還是沿襲那種計劃經濟的感覺,那個時候那些東西對我來說沒有太多的形成一種約束。再加上我剛才講的,我們社因為缺乏那種先天優勢,就必須做市場。我做市場這塊基本上沒有前車之鑒。等于是你什么可以沒有效仿的東西。只有自己去做。在自己做的過程當中沒有任何框框來限制你.

  記者生涯強化了金麗紅對于新聞的敏感性,然而在《王朔文集》之后,華藝的出版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沉寂,1995年金麗紅推出了姜文的新書--《一部電影的誕生》,這個堪稱是名人出書始作俑者的嘗試卻受到了市場的冷落,金麗紅也遭遇到自己出版生涯的最大的一次挫折。

  金麗紅:你也知道姜文這個人很有個性。他當時的說法就是:我要出《陽光燦爛的日子》那個電影的誕生過程,里面既要有王朔的原著,同時要有文學劇本,還要有他的電影的完成臺本。你想這三個本子放在書里有多少人能看的懂?其實我們當時應該非常明白:這個書是一個相對比較專業,但是同時可能有一些,比如說影視的創作、或者說制作機構、或者一些愛好者會有興趣。

  你從專業的角度做成普及本。是可以的。但當時的這個定位非常不清楚,我覺得還是市場意識不太清楚,所以當時把它定成暢銷書。所以開印一把就大了,就印成十萬本,那么后來發了七萬。這本書應該就當時給我們一個教訓,就是在市場運作方面特別是對讀者的定位、和對讀者興趣這塊的研究和感覺還不是很準。就是在制作前的這種把握和決策還是有些失誤。

  盡管這本書并沒有虧本,但在金麗紅的出版生涯中,卻的的確確算得上是一次失敗,因為在此之后,她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事實證明,金麗紅的眼光確實獨到,幾乎就在一年以后,名人出書就成為了一種趨勢,而華藝出版社則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

  1996年,幾乎在一夜之間,名人出書成為了一種時尚,以趙忠祥的《歲月隨想》開始,包括楊瀾、王鐵成、宋世雄、程前等影視界名人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隨筆、自傳,而倪萍的《日子》一書更在銷量上達到了頂峰,此時的金麗紅卻獨辟蹊徑,將目光投向了外面。

  金麗紅:吳小莉,當時的判斷是什么?我得講講我自己的想法,朱鎔基點名是很重要的一個,首先我覺得朱總理他的判斷跟我們的想法是一樣的。因為在這個之前,我們也看吳小莉的東西,她臺灣主持人和內地主持人不太一樣的感覺,倒是一種吸引力。她這種反差會讓很多的觀眾有一種好奇心。小莉她也比較大方。比較大氣,我是覺得吳小莉在說話中間的流暢啊!說明她還有一些能力。我們就查了她很多資料,覺得值得做。

  事實上,當時看中吳小莉的絕非華藝一家,可以說,是金麗紅廣泛的關系和簡單直接的工作態度最終吸引了吳小莉。

  吳小莉:事實上華藝出版社是我的一個好朋友,劉震云劉作家介紹的。因為劉作家很多書在這里出。他們也很積極的跟我聯系,事實上之前已經有許多家出版社跟我聯系過了。但我也要跟他們說聲:“抱歉”。就是沒有辦法跟出版社一一的做合作,所以因為劉作家的大力支持跟撮合。所以我們就選擇在華藝出版社出這本書。

  金麗紅:當時見面的時候,很多人在,然后我就跟她說:小莉,我們是華藝出版社的,跟你們老總比較熟,反正也是套套近乎吧!吳小莉說:喲!剛才好多出版都在給我約稿子呢。我說:這樣吧,你就記得有這么一個事。至于你能不能寫,至于選定那個出版社由你來定。我們話這么說,實際上后面的工作就都跟上了。黎波:老金一直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在點撥我們應該怎么做。甚至后期陪著吳小莉出去搞一些簽名,她都親自陪。所以這本書我們發到最后,我們做了二十萬。二十多萬冊。給人感覺非常成功。

  《足音》的成功再一次讓人們對金麗紅刮目相看,但是華藝在出名人書方面真正獨領風騷卻是在后來,隨著大量同類圖書的不斷推出以及內容質量的不斷下降,名人出書受到了市場的冷落,然而就在這時,金麗紅卻反其道行之,毅然成為了名人出書的領跑者。

  金麗紅:起到這么一個作用的應該是白巖松的《痛并快樂著》。為什么呢?白巖松有一句話很有意思,他說:名人出書已經成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時候,我倒出來溜噠了。我覺得這個說的挺形象的。他剛開始出書的時候,我記得印象特深是2000年的春節,我正好到街上去看,正好刻意去看一下。他的書根本不走。當時嚇出一身冷汗。我們開印十幾萬,十七八萬。十七八萬砸手里那可是個大數,所以當時看了以后就覺得非常緊張。

  這個時候,金麗紅在市場運作方面的能力顯現無疑,通過媒體的宣傳,《痛并快樂著》的發行走上了正軌。

  金麗紅:專門為白巖松的書開了一個會,像請了劉恒、余華這些著名作家。這應該講是跨行業的,按道理講他應該請一些主持人來,當然我們也請了小崔了。參加這個會,他們在會上說的非常生動。那個會以后有些反響了。

  最終,《痛并快樂著》發行了61萬冊,這在當時可謂創下了一個不小的奇跡,緊接著,金麗紅又趁熱打鐵,推出了崔永元的書--《不過如此》。

  金麗紅:崔永元是我們開的印數最大的一個,就是起印三十萬本。這很大。當時說實話心里就覺得不太有底了。因為沒這么大印數。我覺得開印二十萬就比較踏實了。然后就跟小崔商量,我就跟小崔講:自打說跟你簽了三十萬的合同以后,我就沒睡好覺過,天天睡不著。怕。所以說工作做很細也跟這個有關系。那個是壓力很大,但是后來證明三天之后脫銷,四十天之內印到八十萬。小崔后來跟我開玩笑說:我早讓你印到七十萬。我說:你什么時候讓我開到七十萬?當然這是開玩笑了。這個可能是我們估計不足。

  《不過如此》最終發行了104萬冊,而各種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宣傳也著實讓人們領教了金麗紅的能量,事實上,類似的策劃并不鮮見,金麗紅最為得意的當數1998年劉震云的《故鄉面和花朵》,這部四卷本、20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最終賣出了讓人瞠目的3萬套。

  金麗紅:劉震云這套書還是剛才講的從內容角度講,我們有個判斷,盡管可能現在有很多人這樣講,很多著名作家講:不相信全國有十個人讀完了這本書。但是我覺得這恰恰是一個讀者比較關注的點。為什么呢?因為直到目前為止,除了一些歷史題材的小說,比如說《李自成》啊!比如說二月河的那些書。還沒有一本現代題材的書寫到二百萬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說很多讀者會關注什么書能寫到二百萬字?另外因為劉震云因為他的《一地雞毛》、因為他的《官場》、因為他的《塔鋪》這些小說,他成為很有名的新寫實主義代表。過去的《一地雞毛》非常有名,排成電視劇。徐帆、陳道明演的也非常的捧。所以我覺得他那個新寫實主義是很多普通讀者能夠接受的。他突然改變寫法,用一個比較荒誕的、充滿想像力的寫法去寫這部長篇,我覺得這又是個點。就是很多的讀者會關注他怎么改成這樣?我相信三四萬的讀者應該沒問題吧!他過去的讀者是上十萬的。

  與此同時,其他幾家出版社也在爭取這部作品,就在金麗紅宣布華藝已經拿到稿子以后,仍然有兩家出版社表示志在必得,激烈程度可見一斑。時隔多年,當事者終于道出了當年的內幕。

  黎波:當時劉震云希望這書起印四萬套,后來我估計可能跟這些出版社談,都沒有談下來,后來老金去談,老金非常脆的說:就這么定了。劉震云沒給別人。在我們拿到這個稿子,在編的過程當中,那些出版社還在說,這些稿子是準備在我們這兒的。這里面進行的比較隱蔽,就說明前期就參與了一些競爭,出版社的上流競爭也很激烈。老金跟劉震云達成的一致就是:咱們先對外不說,先把這事兒給辦了。

  金麗紅:在沒簽字之前被人拿到的可能性,我覺得沒有。我特別有自信。為什么呢?因為說實話在這個之前,人文社和作家社,他們的品牌要比我們響的多。他們的編輯實力、出版社的整體實力要比華藝出版社要強的多。這一點我是非常知道的。我們社無論從各個方面來講都不比他們有優勢。只有一點比他們有優勢,就是市場運作能力。因為他這個書是97年給我們的。我們從89年開始運作市場,我知道在這個之前,無論是作家社還是人文社,在市場運作方面都沒有華藝社這么早,我們運作比較早。特別是市場的感覺和宣傳這方面的能力。我們很有自信心。這點我覺得他比不了。而劉震云這本書恰恰是必須靠市場運作。

  華藝出版社與劉震云商定的4萬套的起印數被其他社看做是天方夜談,更有人直言華藝這回死定了。然而,就在簽署出版合同的時候,金麗紅亮出了自己的底牌,《故鄉面和花朵》一書由新華書店首都發行所包銷,這就意味著,賣不出去的風險已經從出版社轉到了新華書店。

  黎波:我們就想不行我們就找一家新華書店,采取包銷的形式。但是要把這個宣傳工作做到位.當時老金接到這個稿子以后,詳細的跟劉震云策劃了一個方案。從開始怎么撒風、怎么介紹?全國三百多家媒體反反復復做了三個多月.

  金麗紅:比較有意思的就是,當時在文采閣簽合同,當時劉震云是一方,我們是一方,然后北京發行所是一方,我們和劉震云簽出版合同,然后接下來和北京發行所簽發行合同。當時我就聽旁邊有人講:華藝真夠猾的。一簽了合同沒他們什么事了,就是等于有包發的了,也不愁錢了。有說猾有說聰明的,反正總之你們比較會做生意。那一個會我們實際上是一石幾鳥,一個是簽了合同大家都踏實了,當然也說明我們開始做工作了。同時這是宣傳的第二回合,這次的會很多媒體都報。都宣傳出去了,實際上等于我們的第二輪宣傳。另外同時也是為下一個回合做一個預備工作,等于是告訴所有讀者這個事情開始做了。一石三鳥。

  在對待作者的時候,金麗紅從來都是以誠相待,她曾經坦言:在自己心中,讀者第一、作者第二、書店第三,第四位才是自己,當我們仔細回味時發現,這決非一種客套。

  黎波:老金也經常說這種話:別人要是都到掙到錢了,從你這兒掙到錢了,自然你就能掙到錢了。這話我們覺得對我們大家特別有幫助。因為你不想讓別人掙錢,那你自己怎么能掙到錢?所以說有的時候我們跟兄弟社的領導開玩笑說:比方說這個稿子要拿到你那兒去,你準備給我們拿大頭拿小頭。有很多領導是這樣說的,在保證出版社利益的前提下,保證給你怎么樣怎么樣。但是我們聽了這種話,我們就覺得這個出版社沒戲,你優先保證人家的利益了,你自然就能拿到稿子。你保證不了人家的利益,人家誰能把稿子拿到你那兒去。

  馮小剛:老金他們華藝出版社,從最早我是聽王朔說。他們都是說他們是最值得信賴的,還有一個就是他們有比較好的發行推動能力。同樣一個書可能放在別的地方發行弄的就不行。

  今天的金麗紅已經是出版圈里的一個公認的大腕,但她自己卻非常謙遜,正是在這謙遜的背后,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金麗紅,一個對自己了解得非常清醒的金麗紅。

  金麗紅:實際上我是在埋頭做這個事,可能跟興趣有關系,到最后它可能是有影響了。我覺得現在成了什么了,成了什么大氣候,我沒覺得。我始終覺得人家那個每年做十幾個億的是做大。我覺得還是沒有做成很大規模。沒有覺得特是回事兒。包括有時候像小崔他們說起來:喲!你現在外面都知道你。我覺得就那么兒回事吧。是成那樣了嗎?沒有。可能我比較自信的是將來退休以后辦一個叫“金大仙”,幫你們判斷這個書,就是說你的書印量有多大?市場有多大?我這個說的比較準。

  這就是金麗紅,平平淡淡、不事張揚,卻又目光敏銳、雷厲風行。身為出版社副社長的她,其實最大的樂趣還是做書,眼下,她已經拿到了馮小剛和李詠的新作,而王朔、余秋雨的書也在運作之中,也許,在2003年,金麗紅會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

  關注金麗紅關注財智人物




發表評論】【財經論壇】【 】【打印】【關閉窗口

  免費試用新浪15M任你郵 獲數碼相機、手機大獎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精彩短信


有大獎!繽紛新年
瘋狂鈴聲 鳥叫鈴聲
圖片鈴聲包月5元!
[F4] 煙火的季節
[黃品源] 簡單情歌
[光 良] 握你的手
[和弦] 老公接電話
更多精彩鈴聲>>









圖片專題:流氓兔!
諾基亞   西門子
摩托羅拉 三星
阿爾卡特 松下
愛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圖片>>



新浪商城推薦
云網數字卡
  • 鐵通Webphone大贈送
  • 聯通冬季卡上網不限時
  •   讓她興奮到極點
  • 香奈兒女士香水
  • 性感密碼小夜衣
  •   炒股票好幫手
  • 電腦遠程炒股方案
  • 手機實時大盤訊息
     (以上推薦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賣>>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電信公司營業局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