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為家,冒險犯難
寧波人沒有杭州人那么多的家園意識,“航海梯山,視若戶庭。”寧波人是以四海為家的。寧波人也沒有北方人那種守成享福思想,他們有了錢便立即投入更大的事業。
寧波人恥于安守家業,他們寧愿背井離鄉,到外面的世界拼搏創業,也不愿守著狹小
舒適的家園而碌碌無為。他們四海為家,冒險犯難。寧波人天生就是干大事的料子。
寧波人堅毅的冒險精神和開拓精神,在他們的商業活動中顯露無遺。
19世紀末和20世紀40年代,寧波人曾兩次大規模地漂洋過海,前往日本和歐美等地以及港澳地區創業。第一次是在光緒、宣統年間。這一時期移居海外經商的人數多達近10萬人;第二次是在國民黨統治行將完蛋的前夕,大批的寧波商人移居到香港、澳門,或以臺灣為跳板,轉向歐美及大洋洲發展。目前,據初步統計,移居港、澳、臺及海外的寧波人大約有7萬多人,他們遍布于日本、美國、新加坡、英國、俄羅斯、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加拿大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披荊斬棘,奮力開拓,硬是在陌生的異國他鄉開拓出一方方屬于自己的天地。其中不少人成為當地工商界或金融界的巨子。
香港是海外寧波商人的活動基地。香港的兩位“世界船王”是寧波人:已故“世界船王”董浩云,是寧波定海人,他是董氏航運集團的創辦人,其旗下有船149艘,1200萬噸載重總量,是世界七大船王之一;另一位“世界船王”包玉剛,也是寧波人,是香港十大財團之一。東南亞各國也是海外寧波商人的活動區域。分布于海外各地的寧波人,始終保持經商傳統。老一輩寧波商人的后代又成為新一代的商人,在海外商界形成“寧波風”。
除了四海為家,冒險犯難外,寧波商人的商業資本的出路也充分體現其開拓冒險精神。他們有了一定資本后,不是買田置地或存放到銀行以求保險,而是把商業資本利潤投資于產業,把商業資本與產業資本結合起來。不少人在有了資本后,惟恐再失去財富,因而做投資選擇時,往往選擇那些風險小而收益穩的行業或干脆固守原有的行業,結果是小步前進,難成大氣候。寧波人敢冒風險,銳意進取,也就能夠把握高風險與高收益的機會。他們之中也有敗走麥城的,但成功者卻是多數。寧波人是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
因此,基于寧波人的以上特點,在與寧波人做生意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學習他們敢為天下先的進取精神。其次,要學習他們恥于安家守業,勇于拼搏的精神。再次,要大膽開拓新領域,經營新興行業。
審時度勢,靈活善變
寧波人經商的習俗形成了今天寧波商人頭腦靈活、長于思考、善于經營、富于機變的性格。這是寧波商人在激烈的商戰中立于不敗之地的資本。
寧波商人善于捕捉商機,及時調整經營方針的能力很強,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也是優秀的現代商人品質。在生意場上,寧波商人機敏善變,從不墨守成規,他們總是能夠不失時機地調整經營業務和經營策略。其靈活善變的能力叫人拍案。
“世界船王”包玉剛,80年代初,正當他的航運業如日中天、紅紅火火之時,他卻做出驚人的決定:賣掉所有船只!因為他預感到兩伊戰爭對石油產量的影響必將殃及油船運輸,因此,他及時抽出資金,投資香港地下鐵路和隧道,出任隧道公司主席。而后,又投資由英國人控制的香港最大的國泰航空公司,出任董事長。居安思危,在興盛中看到潛伏的危機,及時善變,“世界船王”終于又勝利了。
寧波商人正是憑著這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審時度勢、靈活善變的本領,才成為商界“常青樹”。寧波商人的這種品質,完全可以與世界優秀商人相媲美。
講信用,重質量
中國傳統文化中講求“信”,人無信不立;講究“誠”,以誠待人。西方人也把“誠”“信”列為資本主義商業精神的重要內容。對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寧波商人,在商業交往中遵守誠信原則,贏得了客戶的好感和滿意。
講誠實、重信用、求質量,是寧波人經營最基本的原則。在生意活動中,寧波有句俗語叫“天下之主,不如買主”。寧波商人在經營實踐中視顧客為“衣食父母”,處處尊重買主。寧波的商業傳統是待人如賓,顧客上門,不管新老,笑臉相迎,端凳請坐,敬煙獻茶。貨款不足,派人跟取;攜帶不便,送貨上門;遠道顧客,招待食宿;買錯貨物,允許調換。總之一句話,寧波人做生意很重視自己的服務,滿足顧客,以誠以信賺錢。
因此,與寧波人做生意,你會感到很便利、放心,同時,也可以大膽地與他們進行業務上的合作。因為他們很守信用,也不會有欺詐之行為。
穩健經營,不做投機生意
寧波人敢冒敢闖,但聰明的寧波商人并不作無謂的冒險,他們是勇者,也是智者,他們在事業有了一定根基后,多采取穩妥的經營作風,先謀后斷,步步為營。
寧波商人奉行的經商法則是穩健經營。他們寧可少賺錢,也不會去冒險,他們從來不做投機性生意,每筆業務都力求穩妥可靠。經營中不可預測的風險除外,凡是可以預測到的,甚至僅是有可能出現的風險,他們都一律堅決避免。
因此,與寧波人做生意時,應注意如下幾點:不要引誘他們去做投機的事情,力求給他們穩妥可靠的印象;當進行風險投資時,與他們合作,他們的穩健作風可以減少風險性。
本文由《科學投資》雜志社提供新浪網獨家刊登,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