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生活 > 佛塑股份身陷洋垃圾門 > 正文
□劉鵬
8月10日,央視經濟頻道曝出佛塑股份下屬鴻基分公司違規用廉價再生塑料顆粒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月產量高達1千噸,每月約2億個“毒餐盒”流入市場。 11日,佛塑股份發布公告稱,涉及到的子公司車間相關設備和產品已被佛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查封。此外,該公司表示將立即終止一次性發泡餐具生產經營,并就此事向社會公眾致歉。 (8月12日《每日經濟新聞》)
“激素門”未關,“垃圾門”又開,門門牽連到公眾利益和安全,門門都是把消費者當傻子,門門都得有人損害了健康才被發現,門門都得媒體曝光了后才有人管。鴻基分公司采購進出口部的陳躍文表示,一般出口餐具添加的廢料都不大,而內銷沒人管,好糊弄,賣得出去就行。嗚呼哀哉!有富翁一句話牽出31名廳級干部,如今陳躍文一句話,恐怕也能牽出不少可怕的問題。其一,為數不少的國內企業,沒有責任心,沒有對國人生命與健康權最起碼的尊重與敬畏。內外兩個標準,為什么呢,國人好欺負、好糊弄。于是內銷的產品都可以是次的,是有“毒”的,有激素的,有三聚氰胺。其二,揭了監管部門不作為的老底。一些企業為什么敢如此膽大、如此猖獗,如此視國人生命健康如兒戲?因為“沒人管”。一句“沒人管”,給出了企業違法違規的動機,描述了相關監管部門失職瀆職的事實。
好的出口,有問題的內銷,這幾乎已經成為一個公認的國內企業潛規則。是資本追求利潤的原始本性促使了企業如此,是企業文化觀念、長遠發展理念缺失所導致的后果,但同時也是政府相關管理部門不作為所造成的。
事前沒有監督標準,事中不能盡到責任,事后處罰輕描淡寫,這幾乎已經成為相關職能部門工作狀態的真實寫照。
一個良性的社會,必然是一個有著健康的經濟與經營氛圍的社會。而健康的經濟與經營氛圍,必然要求企業血管里要有道德血液,骨子里要有責任感與擔當意識,要有對消費者的最起碼敬畏。而這一切,又無疑來源于法律的嚴格、監管的到位、處罰的有力。如果總是消費者用身體來檢驗問題食品,總是靠媒體曝光,總是出了問題之后,責任企業才承認甚至不承認,承認了也只是道歉了事,那么,明天糊弄國人的,恐怕就不僅僅是我們自己人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