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壽光,這個中國最大的“菜籃子”,正在經歷一場經營模式的巨大變革。據了解,以黑石牽頭的國際私募財團已經向地利控股投資6億美元。而成立地利控股的目的,就是以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等批發市場為依托,構建一個遍布全國的蔬菜及農產品批發物流網絡。
黑石牽頭6億美元涉足中國蔬菜業
中國·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欒元偉近日證實,數家投資基金投入的合計6億美元已打到新組建擬上市公司———地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賬上,其中黑石一家的投資為1 .9億美元。
在新公司中,香港旺益公司應處于絕對控股地位,當地政府約占股16%,而黑石牽頭的國際私募約占股30%。
“私募等進來不僅做壽光項目,而是以壽光項目為主體,再投資其他項目。”欒元偉說,地利控股作為投資主體,目的是構建一 個 遍 布 全 國 的 蔬 菜 及 農 產 品 批 發 物 流 網絡,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及陜西安塞等批發市場只是其下屬的項目園區。
雖然對于母公司何時在香港上市,欒元偉不能給出明確答復,但他明確表示母公司已進入上市流程。他說,物流園地面工程目前正處于上市前的審計階段,審計馬上就要結束,地面工程造價應該是7億多元。原來打算把壽光農產品物流園作為子項目,與外地其他項目捆綁上市,而現在則要把壽光農產品物流園作為母體,把其他項目裝進去整體上市。
目前,股權比例沒有確定。一是可能還有私募要進來;二是政府投資這塊還沒有完全確定。欒元偉說,政府投入5 .5億元,占16%股份。但政府最初是土地入股的形式,他們現在正在與政府組織丈量土地,希望政府方面全部以資金的形式凈進凈出。據香港媒 體 報 道 , 此 次 注 資 是 由 黑 石 牽 頭 、 包 括C apital G roup C os、西京投資入股在內的財團共同投資。欒元偉告訴記者:“是私募來找的物流園。現在還有人想進來,但份額就那么多,不可能都進來。”
“投資建設農產品物流園,本身也是我們公司資本運作項目之一,我們自己投資的同時,也在吸引其他投資者加盟。美國摩根大通銀行中國執行董事已經和我們接洽兩次,另外還有十余家基金公司和我們商談,打算投資物流園建設。”欒元傳說,整個農產品物流園投資達20億元,沒有貸銀行一分錢。
依托壽光物流園構建全國市場網絡
在壽光市北環路上,一片紅色矩陣式的物流基地仿佛在一夜間迅速形成,欒元偉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近。2009年全國蔬菜總產量6 .02億噸,而僅壽光一地就達到80億公斤,占全國總產量的1 .32%。3年前,當他來壽光參加菜博會時,這個中國最大蔬菜集散中心激發了他無盡的聯想。
據了解,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由香港旺益集團投資于2009年開始投資建設。注冊資本1.2億元的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是愛晚工程旗下香港旺益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規劃總投資額20億元,占地3000畝。建成后,可實現年蔬菜、水果及農副產品交易量100億公斤。這一物流園正是地利控股集團核心資產。
與原來的壽光蔬菜批發市場相比,這個農產品物流園堪稱“3G”產品。物流園一期地面投資8億元,主要包括蔬菜果品交易區、蔬菜電子商務交易區、農資交易區、農產品加工區、物流配送區及配套服務區六大功能區,已于去年11月5日正式開業;二期工程投資6億元,今年4月已動工,預計年底投入使用,屆時將是亞洲最大的綜合性農產品物流園。
欒元偉說,目前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每天交易量1500萬公斤,交易額1500萬元至2000萬 元 , 預 測 年 交 易 量 能 達 到60億 公斤 。 其 中 傭 金 收 入 占 總 收 入 的3 0 %至40%。
據介紹,地利控股將以壽光物流園為依托 , 將 觸 角 伸 向 北 京 、 海 南 等 全 國 諸 多 城市 。 欒 元 偉 對 這 個 市 場 網 絡 的 構 建 充 滿 信心。前段時間他帶隊到云南送菜,當地政府表示,“如果你們愿意來,我們會在三環以內規劃一個大的批發市場。”
“在北京我們考慮兩種方案,一是和政府合作,目前正在和北京農委接觸,我們準備利用政府下面各社區的服務站提供組合包裝。我們原來想自己建配送中心,但北京地價太貴,建配送中心成本會很高;另一個可能更省事一些,和類似高檔社區的便利店合作,我們進入他們的網絡利用他們的配送中心,我們把菜送過去就可以。”欒元偉說。
5年實現“壽光標準”
地利控股謀控全國網絡的另一項舉措是推出“壽光標準”。欒元偉說,打算將包裝箱變成“壽光標準”的標志,產地、質量、品種都在包裝箱的條形碼上體現出來,符合標準的才能用這個箱子。長此以往,在消費者中建立起口碑,對菜農和經銷商就會產生帶動作用,也會成為一個利潤增長點。
“壽光標準”概念的提出,緣于現實的標準混亂。據介紹,目前在壽光進場交易的本地菜農只占1/10,大部分交易由分布在全市1000個左右的地頭市場完成。目前,壽 光 已 有2 0多 個 地 頭 市 場 歸 到 物 流 園 旗下,“我們不收他的交易費,給他們免費檢測,前提就是用我們的箱子。”但欒元偉承認,完成這個過程真正達到統一標準可能要5年的時間。
農產品炒作苗頭初現
壟斷下的蔬菜安全誰來掌控
菜價與糧價一樣,也是重要的民生問題。業內擔心,隨著今后外資對我國農業產業的全面滲透,對國內農業產業的沖擊會不斷加大,對農業產業安全的威脅程度也將不斷加深。
近期,由于極端天氣不斷出現,業內炒家惡意炒作,加上蔬菜生產成本提高等因素影響,一些地方的菜價出現瘋漲現象。4月份北京蔬菜價格同比上漲兩成,山西出現菜比肉貴的情況,河北持續低溫推漲菜價,長沙出現居民“淘菜潮”,威海大蒜批發價格創歷史新高。
山東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秦慶武說,“壽光標準”做大了,也會出現壟斷問題。比如,商家每斤五毛錢收購的蔬菜,可能翻手就會賣到二元。因為沒有充分競爭,就可能導致價格居高不下。蔬菜供應與服務具備一定公共品的性質,如果檢測成為一種公共服務,可能要好一些。如果檢測收費加成不超過10%,在政府的監管下應該能做到。但如果完全交給私人企業來經營,企業會追求獲取暴利。
半年前的食用油價格集體漲價行為,就很能說明問題的嚴重性。業內認為,這主要是由于食用油市場實際上已經被經濟寡頭所控制,寡頭們具備了操縱市場的能力。經濟寡頭一旦結成利益同盟,在市場總需求不變的情況下,他們可以通過控制商品供應量來擺布市場。不獨食用油市場如此,任何一個市場,如果只管做大做強,到了最后市場上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同類企業,那么這些企業一旦達成共識,在利益的驅動下,他們必然會抬高商品價格,牟取巨額利潤。
對國內食用油價格的集體漲價行為,國家糧食局調控司副司長周冠華曾表示,對進口大豆的高依賴,導致中國在大豆的定價方面早已經失去了發言資格,目前掌握全球糧食運銷的是4家跨國公司,分別是A D 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四大糧商”。表面上看,我們對食用油沒有定價權的原因是對原料沒有定價權,即原料大豆80%依賴于進口。但仔細觀察,還不僅僅是原料問題,外資憑借資本和品牌等優勢,從原料供應、期貨貿易、生產加工到市場渠道等,已對國內食用油基本實現全鏈條控制。
業 內 普 遍 擔 心 , 如 果 跨 國 企 業 在 中 國糧 食 市 場 的 份 額 過 大 , 無 疑 會 加 大 糧 食 價格 的 波 動 , 進 而 增 加 糧 食 市 場 的 調 控 難度 。 德 國 經 濟 學 家 李 斯 特 曾 提 出 過 “ 幼 稚產 業 保 護 理 論 ” , 認 為 后 發 經 濟 體 的 比 較優 勢 需 要 政 策 保 護 扶 持 , 而 不 是 輕 易 地 全面 開 放 , 否 則 民 族 產 業 就 會 被 外 資 打 垮 而失去發展機會。
我國農產品市場發展歷程印證了這一理論,國內農業企業脫胎于小農經濟,其自身競爭力不足根本無法與外資企業正面競爭,這才導致了食用油等國內農產品行業控制權旁落。從韓國等經濟體對農業保護經驗看,對于外資進入農產品行業需要有兩個限制,一是進入的范圍,初期應以終端產品、非敏感產品為主,至于糧食油品則需審慎開放;二是限定外資企業的進入比例,比如限定單個外資企業進入上限為10%到15%,避免全行業被外資控制的局面。
在國際糧油市場,有簡稱“A B C D”國際四大糧商的說法,這四大糧商指的是美國的A D M (A rcher D aniels M idland)、美國的邦吉(B unge)、美國的嘉吉(C argill)和法國的路易·達孚(L ouis D reyfus)。四大糧商均屬世界500強企業,目前壟斷著全球80%的糧食交易量,對全世界糧食的進出口買賣、食品的制造與包裝,以及價格的制定等具有重大影響力。
對此,嘉吉全球副總裁康保羅年初曾在廣州回應“價格壟斷說”。康保羅說,2009年12月份食用油價格上漲其實與石油價格上漲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去年11月到12月份,國際石油價格從每桶65美元一路狂飆至80多美元,那時,歐洲等地更多的大豆被運往生化領域,用以提煉汽油、柴油的大豆數量遠高于再加工榨油的數量。此外,全球預期經濟復蘇將加快,也推高了市場對大豆及食用油需求的預期。“要知道,決定農產品價格的因素太多了,比如天氣、農民種植的意向、物流運費、食品安全、生物能源開發甚至金融危機……”康保羅否認四大糧商操縱了全球農產品的價格。
盡管如此,資本的嗜血性仍需高度警惕。業內建議,我國首先要用好《反壟斷法》,必要時從食用油的生產加工到市場渠道進行反壟斷調查。其次,要發展期貨市場,建立產業預警機制。秦慶武說,特別是大宗農產品的蔬菜,期貨是市場進化的一種高級形態,對引導農產品生產,發揮訂單生產優勢,避免出現“瘋狂大蒜”現象,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期貨市場,可以對相關農產品提前一兩年進行價格鎖定,使生產方避免盲目性。
目前,農業部正在制定有關政策和機制,加強對外資進入中國農業領域的管理。在年初,中國農業部部長孫政才曾表示:第一,支持農業引進外資;第二,農業引進外資必須堅持服務和服從于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維護國內農業產業安全和農民利益的基本要求;第三,農業部也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有關政策和機制,加強管理,來促進農業引進外資健康發展。
除了防止農產品市場瘋狂的漲價行為外,如何保障百姓吃上質量安全的放心菜更是農產品的基礎安全。秦慶武說,過去我國小農經濟時期蔬菜主要是自給自足,而現在是大批量生產,工業化生產方式追求產量與利潤,不可避免會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當前除大型超市外,對蔬菜安全的準入標準令人擔憂,蔬菜安全依然很嚴峻。這就需要政府加強生產環節的安全監管。
外資進入農產品行業是把雙刃劍
有關人士認為,當大量強勢外資不斷注入我國農產品行業,處于產業化初期的農產品行業就像被打了激素,不免陷入被動發展的局面。外資進入,對于我國農產品行業來說,已顯現其雙刃劍特征。
相比對外資進入保持高度警惕的能源、金融、礦產等行業,中國的農業并購對外資基本沒有限制。隨著2008年開始的W T O關于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糧食流通領域的過渡期結束,外資已經開始悄然進軍中國農產品眾多領域。連高盛這樣的原本與農業無關的跨國公司,也開始在中國收購養豬企業。
近年來,外資進入我國農業領域的項目和資金數量均呈高速增長態勢。盡管外資選擇的農業產業有很大差異,但大多是集中度高、消費市場廣、利潤空間大、發展潛力好的優勢產業。已進入的108家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中,有99家集中在糧油、林特產(含水果)、肉類(含雞、牛、豬)、牛奶、水產、蔬菜產業,比重達到91.7%。外商在山東主要從事蔬菜、家禽和海水養殖及加工。
山東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秦慶武說,借助外資的進入,可以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的標準化建設與盈利模式構建,加快我國農產品行業與國際接軌。有利于緩解農業發展中資金不足的矛盾,實現農業資金來源渠道的多元化,提高農業產業管理服務水平。但外資進入農產品領域是把雙刃劍,短期可能推動地方農業產業化的進程,但從長期看存在被外資控制農產品資源和市場定價權的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外資進入農業領域有四大擔憂:
一是弱化國家對農業產業的控制權。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業產業技術水平低,集中程度不高,農業企業規模小,外資在農業領域的戰略布局和強勁擴張,對我國農業發展和產業安全可能帶來較大威脅。外資在行業中交易取得市場壟斷地位。外資進入我國農業領域的戰術步驟一般是先并購同行業中一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內實力企業,避免與這些實力企業直接競爭,但讓市場競爭格局發生大的變化。一旦他們占據控股地位,往往會以技術、資金、規模、品牌等優勢,排擠國內同類企業,搶占我國企業市場份額,進而占據市場壟斷地位,操控我國產業的發展。我國大豆、棉花等產業在這方面的教訓深刻。外資壟斷蔬菜種子后產生的高價格、高風險苦果已逐步顯現。業界普遍擔心,一旦外資控制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可能會對國家糧食安全造成威脅。
二是擠壓中小農業企業發展空間。外資進入農業領域后,會利用壟斷地位,控制定價權,實行惡性競爭,排擠和壓制國內農業企業。在外資并購我國大豆產業后,全國90%以上榨油企業陷入嚴重虧損境地。
三是削弱農業國際競爭能力。農業資源及其知識產權尤其是種質資源及其知識產權是農業自立的基礎。如果一個國家的農業種質資源及其研發資源被他人掌控,會對產業發展造成嚴重損害,直接削弱農業國際競爭力。美國在收集到的我國大豆品種資源的基礎上,利用其先進的生物技術研發出大豆優勢新品種,再大量向我國出口,并占據競爭優勢地位。
“在蔬菜之鄉壽光,紅皮西紅柿、彩椒等部分蔬果的國外品種已占據90%左右的市場份額。”山東省農業部門負責人對此表示憂慮。壽光孫集村村民孫玉愛說,外國種子雖說貴點,但產量高、抗病蟲,還是劃算。自己家差不多有10年不留種了,以前是買種子,現在是直接買育好的苗子。據了解,我國8000多家種子企業,沒有一家市場份額達市場總量的5%,前20強的銷售額加起來還不如一個美國孟山都。
山東農科院蔬菜研究所何啟偉研究員及其團隊近期對山東省境外蔬菜品種應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壽光80萬畝、15種主要蔬菜中,溫室大棚栽培的甜椒、無刺黃瓜、西紅柿及露天栽培的胡蘿卜等境外品種的占有率分別達到95%、80%、65%和80%以上,整體上境外品種占總播種面積的一半左右。
四是加大宏觀調控難度和不確定性。外商特別是跨國公司利用資本、技術、管理、營銷、信息等方面的優勢,采用上下游一體性、規模性、集中性投資的方法,很容易實現對農業產業的真正控制。如果農業大產業、大產品和龍頭企業的控制權過多地掌握在外商手中,則會弱化宏觀調控能力,干擾宏觀調控目標,誤導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國家發展戰略。
山東是農業產業化發展較好的地區,農業外資進入較多。山東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秦慶武說,蔬菜生產環節在我國有勞動力優勢,外資很難進入,但在流通環節對外資進入要稍微慎重一些。當前,外資畢竟處于強勢狀態,容易造成對小農經濟的剝奪,甚至導致小農經濟的破產。不僅小農要受到支配,對我們的民族資本也會產生一定擠出效應。這些潛在風險現在可能看不出來,但確實是存在的。
記者 呂福明 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