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生活 > 可口可樂產品連發汞中毒事件 > 正文
上周,警方攜帶2009年11月第一次涉及“汞中毒”事件的雪碧罐到中國包裝科研測試中心進行檢驗。記者從中國包裝科研測試中心了解到,一般產品檢測時間在10天之內,而此次測試部門為“汞中毒”雪碧產品量身制定了一套檢測方案,檢測報告最快將在兩三天后出爐且由北京警方對外發布。
本次檢測主要是針對可口可樂公司雪碧產品是否存在安全問題的一個評估,可口可樂公司懷疑外界灌入,一般都是在開口端做手腳,由于“汞中毒”雪碧罐已經打開,所以此次檢測重點針對罐身來進行。
與此同時,北京消費者近日打贏“帶蟲雪碧”官司,一時之間雪碧瓶中“現蒼蠅”、“藏煙頭”、“帶黑色異物”等消息在網上四處傳播。
點評:
雪碧在哪個環節被汞污染還沒有最終定論,但是雪碧銷量受影響確是不爭的事實。未經北京可口可樂公司確認的一個數據,來自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聯合全國一線城市部分商超的監測數據顯示,從汞中毒事件爆發后,雪碧2月1日-2月7日的銷量出現下滑,在整個碳酸飲料銷售的占比,由之前的13.3%下滑為9.8%。
事件本身疑云重重。若是在流通環節被人做手腳,汞如何加入罐中,科技含量很高;若是生產環節不小心泄漏,也不至于只有一兩罐產品被污染,幾率看來不可能。但無論如何,伴隨著“汞珠”的出現,雪碧當中參雜各種異物的陳年新聞再次被翻出,對消費者而言,這種消息實在是太過于百味雜陳,還能如何?不消費是最保險的做法。
可是,當有了汞中毒事件,當有了農夫山泉和統一的“砷超標”鬧劇,究竟還有多少個膽留給消費者,讓他們去安心享受消費飲料呢?
本期點評吳旦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