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國大中城市居民用水價格“漲”聲一片,觸發社會對價格波動的敏感神經。為何一些城市選擇“集體”漲價?水價上漲如何兼顧百姓承受能力?“供水成本”能否公開透明?水價到底該怎么調更合理?記者進行了追蹤采訪。
1 水價過低致污水處理虧損?
“前幾年,通貨膨脹的經濟形勢壓制了水價調整進程。”作為參與政府水價改革方案設計的專家之一、清華大學環境系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說,“現在由于宏觀經濟的變化,CPI不斷下行,這為調整水價提供了空間。”
在傅濤看來,水價上漲的根本原因在于環境成本的增長。他舉例說,污水處理這幾年發展很快,全國范圍內修建了近兩千家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率從以前的30%多,提高到目前的50%多,但由于水價過低,導致污水處理廠普遍虧損。”
7月20日,蘭州舉行水價上調聽證會。供水企業蘭威水務公司董事長孫曉霞說,擴建基礎設施投入巨大,近年來已貸款10億元,而同期收入情況卻捉襟見肘,上調水價成當務之急。
針對一些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有關調整水價的政策,7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下發了通知,要求合理把握水價調整的力度和時機,防止集中出臺調價項目。
2 如何兼顧百姓承受能力?
如果從上世紀90年代算起,水價改革進程已走過近二十載歲月。時至今日,改革的績效有人理解,有人稱好,更多的人仍在質疑。
上海市體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長鄭韶說,近年來推進的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其結果往往在公眾中引起疑慮,有人甚至認為“改革就是漲價”,使改革遇到不小阻力。
蘭州市城關區曹家廳社區專干劉燕萍說,社區有2400多戶家庭,她對10%的家庭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有95%的人反對漲價,3%的人無奈,2%的人表示無所謂。
在上海的聽證會上,“調價幅度”則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上海市發改委決定6月20日起調整居民用水價格,從每立方米1.84元上調至2.30元,2010年11月20日后將進一步調至2.80元。
“支出稍大了一點”,家住上海閘北區的退休老人戴小團對每立方米5毛錢的漲價幅度感到了壓力。
3 “供水成本”能否公開透明?
從1992年8月至2006年1月,蘭州市居民用水價格有7次調整。但是,蘭威水務公司似乎陷入“漲價-盈利-虧損-漲價”的怪圈。上海、武漢等地的水務企業也是如此,累計數億元的虧損赫然在目。但問題是,這部分虧損就應該由老百姓來埋單嗎?
“關鍵是水價構成弄不清楚,成本計算更是看不明白,老百姓怎么會愿意掏錢埋單。”中央黨校教授曹新說,“漲價是可以的,但要讓市民明白錢花在了哪里”。
水價成本不清其實反映了當前水價改革的一些制度缺陷。“并非是漲價不合理,而是水價的定價機制不合理,漲價可能成為供水企業轉嫁不合理成本的借口。”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承說。
據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
百姓對最近多個城市集中上調水價的消息反感,真正的擔心是水價漲了后是否會引發漲價‘連環效應’。”
——武漢大學法學博士伍華軍
上半年水價
“漲”聲一片
1月1日 廣州自來水全面漲價
4月1日 南京上調自來水價,隨后無錫、揚州、常州等地水價上調方案也排上日程
4月27日 上海市發改委舉行居民用戶水價調整聽證會
5月6日 沈陽市物價局召開水價收費標準聽證會
5月10日 北京市水務局透露將調整綜合水價
6月1日 昆明市生活用水單價提高0.8元
6月30日 銀川召開污水處理費調整聽證會
7月20日 蘭州舉行水價調整聽證會,每噸擬漲0.3元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