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有的“3·15”,已成了很多企業處理重大事件的時間節點,今年當然也不例外。3月12日,一汽大眾與大眾中國在北京關于“速騰召回”事件再次舉行媒體溝通會,幾乎所有與會的大眾方面的高層都以致歉作為了開場白。這是要在“3·15”到來前討好消費者吧?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這么想,可惜的是,大眾的再次道歉并未得到其所期待的諒解。北京青年報記者通過采訪發現,仍有車主對大眾“速騰斷軸”事件的處理表示不滿。
一位已經去經銷商處加裝了金屬襯板的車主表示此乃無可奈何之舉,“十幾萬塊錢買來的車畢竟不能當擺設,天天跑在路上,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既然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只好先去裝個襯板,祈禱這能夠管用。”還有一些激進的車主則認為,大眾“打補丁”的方法實在缺乏誠意,就算這次又推出了10年保修和專屬服務熱線,仍不能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記者不是技術專家,對于大眾宣稱的“導致耦合桿式后懸架縱臂斷裂的原因是源自售后檢測流程中存在的嚴重疏漏。當車輛后方、側后方受到撞擊時,或者上較高的馬路牙子、過較大的坑,后縱臂便有可能受力產生彎曲,行駛一段時間后,金屬變形產生疲勞,最終導致斷裂。但是授權經銷商的維修技師卻對其疏于檢測,才埋下斷裂隱患”的說法,只能全盤接受。甚至大眾對金屬襯板作用的解釋“在召回車輛的后軸裝配襯板后,基本可以消除行駛中的安全隱患,即便在遭遇尾部碰撞后,襯板亦能夠保證車輛即使在后軸發生斷裂的情況下安全行駛至大眾維修站,如若后軸斷裂至無法修理,將對懸掛給予更換”,也無法提出技術方面的質疑,只能作為一個旁觀者,對事件本身做一點剖析。
理論上,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錯誤多次道歉并提出了補救措施,理應得到公眾的諒解,為何仍有大眾車主不買賬呢?在顧客就是上帝的今天,埋怨消費者難纏似乎不是個理性的說法,大眾恐怕還得從自身找原因。這就不得不說說大眾對速騰斷軸事件的態度和處理方法。速騰車主的維權曠日持久,大眾并未在第一時間拿出解決方案,而是一拖再拖,才宣布召回。正如大眾汽車(中國)副總裁在溝通會上所言,“我們反思了整件事情,在與消費者溝通過程中,我們的方式過于簡單、生硬。對于裝有耦合桿式后懸架的速騰車型提供售后檢測服務流程中也的確存在疏漏、但解決得又不夠迅速。”眼尖的消費者可能會發現,類似的說法在以前的DSG風波中也曾出現過。似乎當年聲勢浩大的DSG風波并未讓大眾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順暢且快速起來。那么此次速騰風波之后呢?大眾在中國會就此變得高效、真誠嗎?
既然說到了DSG,就不得不多說兩句。記性好些的消費者應該都記得DSG事件曾經在中國汽車圈掀起過怎樣的波瀾,毫不夸張地說,DSG風波對大眾在中國消費者心中樹立的質量可靠、技術領先等形象是一個巨大的破壞。當這個破壞余音未了時,速騰事件無疑是雪上加霜。消費者已不再滿足于遲來的“道歉”了,消費者希望大眾能汲取經驗教訓,拿出真誠的態度及時解決問題。
其實,在中國大江南北有太多太多消費者都曾是大眾的鐵粉兒,汽車媒體里就有不少,也包括記者本人。即使駕齡快20年了,記者仍記得生平第一輛車——大眾捷達王帶來的驚喜,入擋的平順性、質量的耐久性、駕駛的操控性都讓人終生難忘,于是,每一次換車都毫無疑問選大眾汽車。看到自己曾經如此喜歡的品牌在公眾面前不再侃侃而談先進技術,而是一次次低下驕傲的頭,說著姍姍來遲的歉意,心中真是五味雜陳。作為一個汽車巨人,難以避免的“大企業病”當然會讓它在出現問題時行動有些遲緩,與消費者的溝通也不會特別快捷。但出現問題后,如果大眾做出的任何決定都是完全從消費者角度出發,相信車主的疑慮將會慢慢消失。一個對中國汽車行業做出過貢獻的品牌,一個在中國深耕細作多年的品牌不應該倒在DSG風波或速騰斷軸上。它應該有勇氣正視問題,用真誠贏回消費者的心。
(來源:北京青年報)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財經官方微信(微信號sinacaijing)。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