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遇“坑爹”團購大吐苦水
買件羽絨服,付款兩個月仍“在分揀”
晚報記者 秦川 報道
今年一月團購了一件羽絨服,直到昨天訂單狀態仍顯示“在分揀”,狂打6次客服電話,得到的都是如同復讀機般的背書回答——請耐心等待,苦等幾十天的劉小姐終于忍到了崩潰的邊緣……過去一年中,國內未解決的團購投訴高達43.3%,對于已經兩歲的中國團購行業來說,這無疑是個令人揪心的數字。
1月付款購衣至今未見貨品
“我實在是沒法忍了! ”劉芳今年1月22日在窩窩團(微博)上團購一件羽絨服,轉眼從兔年到了龍年,她至今卻連衣服的邊都沒摸到。直到昨天,根據劉小姐展示的實時訂單截圖,商品狀態仍然是 “正在分揀”。
究竟物流要慢到什么地步,才需要在庫房里分揀一個多月?帶著困擾,劉小姐每周一次總計打了6個客服電話,始終沒討到個說法。“客服除了讓我耐心等待,每次一等就是3到5個工作日。等完沒得到說法,我接著又打,被告知‘請繼續等待1到2個工作日’、再打就是‘已為您加急處理’……總之就是等等等。 ”她抱怨說,熱線根本不需要人工接聽的,直接復讀機放錄音就可以了。
更令劉小姐想不通的是,在她投訴的過程中,對方工作人員均是一問三不知。 “客服沒法根據訂單號查到快遞號,也沒法聯系到負責發貨的物流部門,說不知道對方電話,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提交文字留言。 ”
等了一個月之后,劉小姐于2月25日在兩個知名網站投訴窩窩團,結果第二天就收到窩窩團的負責人來電,對方表示由于貨物存在丟失和顏色缺失的情況,承諾立即為她辦理全額退款。不過等到2月27日中午,劉小姐查詢賬戶發現說好的退款并沒有到賬,窩窩團方面也從此杳無音信。記者昨天根據她提供的訂單號致電窩窩團查詢時,才發現其實這筆錢已于2月29日退回。 “怎么退款連個招呼也不打,系統也不給任何通知?明明交易取消了,為什么訂單仍顯示在分揀呢? ”劉小姐質疑稱。
對此,窩窩團公關部負責人昨天解釋稱,按照正常流程,網站退款后都會給消費者電話確認,這次可能是他們工作出了紕漏。對于訂單顯示仍在分揀,可能是后臺系統出了點問題,很快就將解決。 “衣服為何遲遲不發貨,我們一定會調查,近期也會對部分不良供應商進行清退。 ”該負責人稱。
雨林一日游實為“打醬油”
除了實物商品外,不少旅游類團購也是貓膩重重。網友easyfly日前在論壇上貼出千字文,痛述他在三亞熱帶雨林游的“坑爹”經歷。他前一段時間在三亞工作,剛好一個朋友去玩,就在網上團幾張景點門票。沒想到,這次團購竟然是噩夢的開始。
據當事人介紹,目前有多家團購網站紛紛推出三亞景點團購,他選擇了比較正規的一家團購網,以88元價格團了號稱“原價200元”的雅諾達雨林門票。不過記者昨天查詢雅諾達官方網站發現,其門票價格實際是170元。一位業內人士則透露,這十有八九是旅行社“先抬價、再假打折”的慣用招數。
“收到團購券后,按照提前1天預約的規則,我3月10日早上9點就撥打預約電話,一個男的接電話,讓我把券號密碼發到一個手機號碼,隨后便杳無音信。 ”最后,他只能在網上搜出旅行社另一個員工的手機,終于輾轉聯系到導游,這時已是晚上10點,對方告知第二天上午10點10分集合。
第二天上午,旅行社的車并沒有把參團者送去雨林景區,而是拉到一個高爾夫球場,號稱要再等候換車;直到快11點半,車才姍姍來遲,這時又帶來一個噩耗:因為旅行團中有幾個人訂的是含餐票,全體30多人必須等他們在外面先吃完飯再一起進景點。
easyfly跑去和導游協調,直到中午12點多才獲準先進去。對方透露,由于旅行社是晚上9點才報的名,只能走這種晚點團了。“我一大早就已經和商家報名了,中間耽誤的原因完全是因為他們造成的。”由于一路波折時間嚴重延誤,最終只能走馬觀花,匆匆逛了一個多小時就趕去機場。
該團購網客服昨天下午表示,他們已將上述信息提交給有關的工作人員核實處理。
近兩年投訴未解決率超四成
到今年3月,團購行業在我國已經走過兩年時間,歷經2011年的火熱與喧鬧,消費者對團購的滿意度到底如何呢?結果讓人觸目驚心:投訴未解決率高達逾四成。
根據國內最大的獨立團購導航網站團800近日發布的《2011年中國團購用戶投訴統計報告》顯示,團購投訴平臺中全年共收到11812起投訴,已解決的投訴有6703起,投訴未解決率仍達43.3%;同時,壟斷市場近90%份額的10多家一線團購網站,其售后服務表現相對較好,平均投訴解決率為71%,但與2010年85.2%的水準相比仍然下滑明顯。而全國消協組織亦分析指出,2011年服務類投訴占33.2%高居第一,而團購投訴到達近5%,同比增長43.3%,投訴增幅居于首位。消費者協會相關人員表示,服務類由于取證難、維權成本高等多種因素,線下維權的難度仍居高不下。
團800創始人胡琛坦言,由于商戶體驗差、快遞不發貨,團購網站也替他們“背黑鍋”。在具體的投訴類別中,有44%集中于服務類團購到店體驗差,實物類團購快遞遲遲不發貨則占26%的投訴比例。 “這些投訴問題并非團購模式的頑疾,而是源于2011年行業過度競爭導致的變形與惡化。”胡琛認為,由于團購站爭搶激烈,導致短期內過分強調銷量而忽略服務品質,一部分商家僅把團購當成了“薄利多銷”的販賣渠道,最終演變成團購服務“一看成本、二看心情”,如團購定價太便宜了,就只能壓低成本;如服務人員忙不過來了,就只能草草應付團購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