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俊
自從日本明治食品公司旗下的“明治STEP”品牌奶粉的部分產品被檢測出含有放射性元素銫的消息見諸報端后,引起了日本消費者的強烈不安。雖然最高30.8貝克勒爾/千克的檢測結果并沒有超過日本政府針對乳制品所規定的200貝克勒爾/千克的安全標準,但為了盡快消除影響,日本各大乳業公司紛紛宣布將加強放射性物質檢查,并在公司的網頁上公布檢查結果,而日本政府也決定今后將進行針對奶粉產品的定期檢查。
日本政府冷處理
根據明治食品公司所公布的資料,這批問題奶粉是由一家位于埼玉縣的工場所生產,該工場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約200公里,而生產日期則被認為是核輻射泄漏最為嚴重的3月14日至20日之間。而3月21日以后所生產的產品里,目前還沒有被檢測出放射性銫。明治食品公司已經宣布對該批約36萬罐奶粉進行免費調換。
距離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及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發生已9個月,雖然事故的后續處理仍在進行中,但一些次生危機的隱憂不但沒有消退,反而逐漸顯現出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針對日本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機。
進入秋收季節后,福島縣產的大米被接連檢測出放射性銫含量超標而被禁止上市,而用做處理核電站事故的大量冷卻水將來是否會排向大海從而給日本水產業造成毀滅性打擊,更像是一把懸在半空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令日本相關產業界寢食難安。
然而,更值得人們憂慮的是日本政府處理問題的態度。此次明治奶粉事件曝光之后,日本政府并沒有用任何積極的行動向外界傳達“將負責到底”的信號,而日本媒體針對此事的報道也僅限于對已知事實的陳述,缺乏持續的深入追蹤與詰問。仿佛整個事件都在可控范圍之內。
“即使每天吃問題奶粉也不會影響健康”,“檢測出的放射性銫的含量并沒有超過國家的安全標準”,這些話幾乎成了政府相關單位的口頭禪,每當有新問題發生之后,他們只是再把它們重復一遍。即使有學者指出乳制品200貝克勒爾/千克的安全標準過于寬松,即使被詬病許多農產品的放射性物質檢查都是由農民自主進行,但日本政府似乎并不打算做出改變。
農業轉型遇陰霾
可能出乎大多數日本人的預料,相對于日本國內的“平靜”,中國消費者對于此次明治奶粉事件卻關注異常。
基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日本奶粉是很多中國消費者的第一選擇,網絡代購更是如火如荼,而日本其他的農產品和食品,也以其高品質與安全性深受中國部分高收入人群的青睞。
11月下旬,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美國夏威夷參加APEC峰會期間向相關國家明確表示,日本將開啟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的談判進程。但這一牽動日本經濟所有板塊的重要決定卻受到日本農業界的強烈反對。農業團體認為,一旦加入TPP,日本的農業將會遭受到美國和澳大利亞等農業大國的競爭而崩潰。而贊成加入TPP的聲音則認為,高品質的日本農產品廣受國際市場歡迎,加入TPP反而有利于日本農業的轉型。
然而,核泄漏事故卻成了阻礙這一農業轉型戰略的陰霾。時至今日,仍有多個國家對日本部分地區的農產品禁止進口。如何早日幫助日本農業走出這一困境,成了日本政府最著力解決的問題。
據悉,日本政府正在竭力促成首相野田佳彥年內訪問中國。訪問的主要目的,是為迎接2012年中日邦交正;40周年,與中方共同謀劃新時期的中日關系藍圖。然而,可以預見的是,野田在訪華期間肯定也會大力“推銷”日本的農產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