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7日,臺灣衛生機構發布最新“染塑”統計數字,共961項產品,280家廠商。另外,釀禍的塑化劑系一檢測員給公司做益生菌檢測時意外發現的。
較真職員檢出塑化劑
今年3月,臺灣食品藥品管理部門一名52歲的普通檢測員,在給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檢測時,意外發現了一個異常數據。雖然這項指標本不屬于此次檢測的范圍,但較真的她還是花了2周時間,與各種物質的圖譜進行了比對,最后發現這是本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塑化劑DEHP,而且濃度遠超日均攝入標準600倍。
消息曝光后,有關機構迅速展開調查,結果發現:臺灣最大的食品添加劑供應商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在食品添加劑起云劑中非法添加DEHP。昱伸公司負責人賴俊杰被捕后供認,他在起云劑中添入塑化劑已將近30年。隨后,另一家起云劑供應商賓漢香料化學公司被曝光非法添加另一種塑化劑DINP。
追查塑化劑全部種類
事件發生后,臺灣當局立即采取了清查“中毒”產品、追查塑化劑流向、安撫民眾、研擬修改管理條例、加強源頭監控、及時發布信息等應對措施,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則已進入司法程序。追查重點已從已知違法添加的兩種塑化劑DEHP和DINP擴大到塑化劑的全部種類(8種),并重點追查塑化劑是否用于飲料、食品、化妝品及香水中。
飲料市場損失慘重
目前,島內被“塑”到的企業不計其數,包括臺灣知名食品企業統一、知名保養品生產商白蘭氏,以及夜市的果汁攤、連鎖冷飲店,甚至連圓山、福華、欣葉、西堤牛排等知名酒店和餐廳也被牽連。截至6日6時,臺灣各縣市共清查販賣商12907家,下架產品21230項次。有分析稱,這起事件對臺灣食品業所帶來的損失恐高達千億元新臺幣。
臺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理事長潘進丁認為,塑化劑風暴對飲料業沖擊將可能持續整個夏季,預估今年臺灣飲料市場將損失150億元新臺幣,全年衰退幅度高達30%,將創下臺灣有史以來最大衰退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