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方便面漲價計劃剛剛被相關部門叫停,康師傅部分飲料卻又減量10%“瘦身”,被網友指責為“變相頂風漲價”。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這種“減量不加價”的隱性漲價方式,近年來頻頻被商家使用。
近日,在上海徐匯區多家好德、羅森等便利店,康師傅每日C系列產品橙汁、紅葡萄、水晶葡萄等已經更換了新包裝。換裝之后,每瓶容量由原來的500毫升減為450毫升。
同樣,伊利冰工廠的兩款產品在沒有變動價格的情況下,分量比去年有所縮水,“山楂爽”為75克,比去年少了6克;“冰片蜜桃”為80克,比去年少了13克。
針對“變相漲價”的指責,康師傅華東區相關人士對記者承認,旗下果汁陸續從500毫升“瘦身”到450毫升。
其實“明瘦身暗漲價”的策略并非新聞,商家對此手段早已爐火純青。
實際上,近期產品分量“瘦身”的遠不止這兩家的產品。樂事罐裝薯片已經從120克縮減為110克,蒙牛紅棗酸奶也從原先的1.5千克縮減到1.2千克。
業內專家表示,市場經濟下,企業迫于成本壓力,適度上調價格也可以理解。但部分廠家如此頻繁漲價,就不是成本推動能解釋了。在市場集中度較高的部分行業,主管部門可以介入調查,是否涉嫌濫用優勢地位隨意漲價。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分析師馬文峰曾經在食品企業工作,他表示,現在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確實比較明顯,但消化到終端產品,未必有這么高的漲幅。不少企業都借著“通脹”的名義跟風搭車漲價,其實是希望賺更多的錢。
2010年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整體營業額再創新高,與前年同期相比上升31.5%至66.81億美元。與此對應的是,康師傅在部分品類市場上擁有很高的占有率。(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