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生活 > 錦湖輪胎被曝原料摻劣質膠 > 正文
垃圾紙變餐巾紙、保溫層一點就著、藝術品身價隨意開……
昨天晚間,收看了央視3·15晚會的消費者們,相信心情都不會平靜。
歷經21個春秋,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主題是“護航新消費”,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商務部、衛生部、國家工商總局等15家權威機構共同主辦。
晚會現場,汽車消費中的安全隱憂、智能手機的吸金黑手、收藏品背后的欺詐、垃圾做的餐巾紙、建筑防火保溫材料交易中的內幕、非法藥物洗浴傷害無辜嬰兒、賣場騙取國家以舊換新補貼……通過記者調查,一件件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黑幕”被揭開,讓消費者和監管者警醒。
低價劣質材料摻入汽車輪胎
錦湖輪胎是韓國錦湖韓亞集團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昨天晚上記者查詢到,錦湖輪胎被稱為“目前國內輪胎配套率第一的品牌”,是全世界十大輪胎企業之一,為包括保定長城、上海通用、一汽大眾、北京現代在內的眾多汽車廠家提供產品。然而,就是這樣一家“2010年包攬國內外諸多行業獎項”、“亞洲雷諾方程式錦標賽全程輪胎供應商”,卻被曝出存在驚人的安全隱患。
一位內幕人士向3·15晚會舉報,錦湖輪胎在制造過程中會使用一些廢棄的輪胎半成品。這些廢料會被制成返煉膠,摻入新料中再次利用。錦湖輪胎制作業標準規定,錦湖輪胎在市場上零售的產品只允許摻用少量返煉膠,而給汽車廠家配套的輪胎則根本不允許摻用返煉膠。但央視記者多次暗訪發現,標準規定的是一套,可廠家實際操作的卻是另一套。
為了降低成本廠家并沒有按照比例摻入返煉膠,最嚴重的時候,新輪胎100%是由返煉膠制造,輪胎的性能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不少消費者反映,裝上這樣的“廢料輪胎”,行駛幾百公里或購車不到1年就會出現“開裂”、“鼓包”甚至“爆胎”。據悉,錦湖輪胎投訴率一直較高,在某汽車專業網站,500多宗關于輪胎的投訴中,錦湖輪胎就占了七成多,甚至消費者將其冠以“殺手”之名。
不合格保溫材料引發火災
2010年11月15日,上海余姚路膠州路一棟正在進行外墻保溫層施工的28層居民樓起火,共造成58人遇難,70多人受傷。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過多起由建筑外墻保溫材料引發的重大火災。央視記者調查發現,火災的一個原因,是這些開發商采用了一種名叫擠塑板的保溫材料。
在記者采訪中,有施工人員直言:“這樣的外墻保溫材料不防火,一點就著,著得厲害。”而根據調查,一些在建小區所使用的擠塑板根本達不到國家安全標準。其原因是“甲方為了降低工程造價,價格給的就不是阻燃保溫材料的價格。”而符合標準的擠塑板,比易燃擠塑板的價格要貴一倍以上。
保溫材料要進入工地,首先要通過質監站檢驗。相關工程負責人說:“如果現在要做檢測,就會從北京拿來合格產品檢測。”
就這樣,一塊塊易燃的保溫板就被貼到了建筑外墻上,埋下了安全隱患。
垃圾材料改頭換面成餐巾紙
在熒光燈的照射下,一張張看似潔白的餐巾紙卻顯現出了星星點點的亮斑。用它擦嘴,嘴邊也會沾上。在電視鏡頭里,消費者嘴邊、唇上的那些亮閃閃的物質看起來令人驚心。
石家莊佳農市場和橋西蔬菜批發市場,是華北地區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這里銷售的餐巾紙沒有廠名和廠址,找不到與生產、消毒相關的任何信息。但這樣的紙巾,一天竟要賣出一百多捆。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劣質餐巾紙產自一些小廠,整個生產過程并沒有任何消毒措施。這類餐紙價格低廉的奧秘,便是使用了一種價格超常便宜的“脫墨紙”。實際上,“脫墨紙”是由回收來的垃圾紙,包括廢棄的破書爛本,夾雜著污垢、粘連成團的黑色臟紙等為原料制成的。
這些垃圾廢紙經過燒堿脫墨、熒光增白之后,搖身一變就成了又白又亮用來加工餐巾紙的原料紙。同樣的生產線,不同的只是名稱和增白劑的用量。消費者張女士昨晚表示,以后改用棉布手絹了,“我們很難相信,這些用來擦嘴的餐巾紙,還不如上廁所的衛生紙干凈、安全。”
便宜貨付錢變“古玩藝術品”
藝術品市場投資鑒寶熱度一直挺高,但京城的藝術品鑒定市場也良莠不齊。在潘家園附近的聯合國際大廈的“北京金坤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央視記者花費一二百元購買的便宜貨,轉眼就能在鑒定證書上開成大明成化年的“寶貝”。
“鑒定證書上寫清末還是寫康熙,這差別大了,近兩百年的歷史啊,價格相差幾十萬元呢!”晚會記者調查發現,另一件明知道是清末的東西,多家鑒定機構人員卻表示,“出到康熙的證書沒問題,這都是清代的東西可以這么寫。”
最終,央視記者花二百元錢買的小瓶,經過討價還價,以一萬三千六百元的價格換回了一份鑒定證書,上面的年代寫的是“清康熙”。
國美電器騙贈品騙補貼
昨天晚間,晚會還曝光了國美電器工作人員,騙取消費者贈品及以舊換新補貼的惡行。
本應在節假日促銷中給消費者的贈品,被國美店里的售貨員暗地里套取。最多的時候7天之內,僅現金卡就可套取三四十萬元。根據內幕人士提供的一份銷售記錄,一位張女士在“十一”前后一共購買了3臺空調,應獲贈品兩臺電磁爐和1臺電壓力鍋以及800元現金卡,但是,張女士卻表示:兩件贈品以及禮金券她一分沒有拿到。
原來,類似張女士這樣的消費者,其購物發票都曾遭遇涂改,原本屬于消費者的現金卡和贈品神不知鬼不覺地進了售貨員的腰包。即使一些細心的顧客對贈品進行追問,售貨員只用拿一個價格低廉的碗或者盆,就能把顧客打發走。
“150元買張票,回頭補你400元。”國美不少店面的工作人員甚至還打起了國家以舊換新補貼的主意,不管你符不符合條件,只要肯花錢,就可以買到以舊換新憑證,騙取國家的補貼資金。
本報記者 竇紅梅
記者快評
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
今年在市工商局公布的10大消費者侵權案例中,有8件是因為虛假宣傳、虛假廣告問題被查。昨晚央視3·15晚會上,垃圾紙變餐巾紙、保溫層一點就著、藝術品身價隨意開、騙取國家以舊換新補貼……上述被揭發的黑幕一件件仍舊指向經營者誠信缺失。
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誠信經商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時至今日,這一基石已被眾多眼中只有經濟利益的經營者嚴重損毀,甚至有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今年晚會的主題是“護航新消費”,中消協確定的維權年主題是“消費與民生”,只有讓消費者放心消費,才是真正關注了民生。我們真心希望,執法者能夠為消費者更好地“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