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趙悅 編導:景天增 攝像:沈焱
大家好,歡迎收看《經濟半小時》,現在我手里拿得叫----三七,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材,別看他外表平淡無奇,可是最近兩年,它卻炙手可熱,在2009和2010年短短兩年時間里,三七的價格就上漲了十多倍,創造了一筆筆財富的神話。帶著一份好奇,記者趕赴被稱作中國三七之鄉的云南文山一探究竟。
2月13號清晨七點鐘,天還沒亮,位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三七交易市場已經是人聲鼎沸。一批又一批背著背簍的農戶和挎著小包的藥材商從各地趕來,一同涌入這個狹小的市場,這讓負責收取進場費的工作人員忙的不亦樂乎。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交易市場工作人員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交易市場工作人員:有些一天幾百人,有一天最多的是一千零點。
在市場里,每當有新的三七種植戶進入市場,立刻就會有十幾位藥材商沖上前去,把他團團圍住,甚至幫他把口袋卸下來打開,然后迫不及待地看成色、問價格。
圍住種植戶陳素麗是這些三七藥材商中的一位。每看到有新的種植戶進來,她都會沖到前面,一旦成色、價格都合適,就馬上出手。市場開門還不到一個小時,她就已經買進了100多斤三七。
陳素麗 三七流通商
記者:這個是你剛買的嗎?
陳素麗:嗯。
記者:多少錢買的?
陳素麗:160(一斤)。
沒過三個小時,陳素麗就找到了下家,她以每斤175元的價格把剛收購的三七全部賣了出去,短短的時間里,她就賺了1500多元。
伴隨著行情的火爆,三七交易市場里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些媽媽為了不耽誤做生意,把孩子也直接背到了市場里來。那么到底是什么讓三七交易如此紅火呢?
三七流通商
三七流通商:這在我們地方是叫帽子七,又叫田七,它只是把根摘了,就是那個剪口。
記者:這個現在賣多少錢一斤?
三七流通商:270元一斤左右。
記者:270元一斤左右?現在就這么一堆,值多少錢?
三七流通商:值十萬左右吧。
就是這么一小堆三七,就值十萬元,而在兩年前,這堆三七連一萬元都賣不出去。三七價格的瘋狂讓很多在這行做了多年生意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三七零售商
三七零售商:這個是100年難得,一輩子都碰不到這樣的,一輩子都沒有,歷史性都沒有到這個價。
那么三七到底是很么呢?三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傳統醫學領域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著名中成藥“云南白藥”和“片仔癀”的主要原料就是三七,明代著名藥學家李時珍還曾稱其為“金不換”。
位于云南省東南部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海拔、氣候適宜三七生長,被譽為“中國三七之鄉”,全國90%以上的三七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在這里。2008年的時候,文山三七的價格還不是很高,每斤售價也就是二三十元,然而從2009年到2010年,三七迎來了一波大牛市。
三七零售商
三七零售商:一夜之間就是你睡一覺瞌睡起來,像這個三七呈兩三十、三四十的漲,到了2010年三月份,三七的價格幾乎已經失控。
三七零售商:就像這樣60頭的三七,這個去年3月份那兩天就暴漲,就到270元一斤、280元(一斤),全部一下子瘋狂的價格,就是漲到這么多。
就這樣,兩年時間里,三七的平均價格從每斤20多元一路上漲到200多元,最高時還曾沖破300元關口(圖形),三七剪口、大根、籽條和三七花的漲價幅度都高達十多倍。眼下三七價格雖有所回落,但仍維持在每斤200元的高位。
在三七交易市場,記者注意到,連從三七中篩出的碎渣——根碎,以往幾乎無人問津,現在都能賣出每斤80元。
三七種植戶
記者:這個三七是您自己種的嗎?
三七種植戶:嗯。
記者:家里種了多少?
三七種植戶:家里種了十多畝。
記者:今年價格漲這么好,掙了多少錢了?
三七種植戶:倒沒有賺,一百多萬。
記者:賺了多少?
三七種植戶:五六百萬。
記者:就是一個門面?
三七種植戶:對,如果那些大老板,他們成本多,他投資多,他也就賺的多了。賺了幾千萬的也有。
在三七的本輪上漲行情中,無論是家里種有幾十畝三七的農民,還是擁有幾家店鋪的零售商,都能輕輕松松賺到幾百萬元,有些人還一躍而成千萬富翁,這也是他們在過去很多年里都無法想象的。
李元亮 云南省文山州渝鑫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云亮:我們做了二十年生意,遇到這個時候,我就去年做一年。說實話,前年跟去年加起來,我前年以前十幾年,沒有去年賺那么多。
瘋狂的三七,讓我們產生了疑問,兩年時間價格就翻了十多倍,三七價格暴漲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對于為什么三七會在兩年里暴漲十多倍這個問題,農戶、流通商和零售商的回答眾說紛紜。
武沖先 三七流通商
武沖先:這兩年天氣的極端,兩個極端天氣,前年的倒春寒,去年的干旱。
三七種植戶
三七種植戶:我個人認為沒有跌下來的原因,就是種子太少了,種子量不足。
三七零售商
三七零售商:可能一個是天干,第二個可能人家來炒作這個方面,我們不能排除,可能有一點,這個是炒作的,這是這一兩年,有的老廣(廣東人)炒作把價格炒高了,一般三七正常價不是這個價。
在談到三七漲價的原因時,很多人都提到了炒作,那么,到底存不存在炒作呢?記者隨后采訪了文山州生物資源開發和三七產業局局長王成標。他告訴記者,在三七價格暴漲初期,漲價背后確實存在人為因素。
王成標 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資源開發和三七產業局局長
王成標:那么當時上漲的幅度過快過高,也是人為的一些因素,相互大家看到價格上漲以后,相互的就是你傳我,我傳你,大家都去搶購收購。有一些閑置資金,不是搞三七經營的也進來收購三七,所以這個造成了一定的混亂。
隨后,文山州三七產業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頓市場,三七價格開始逐步回落到平均每斤150元的水平。然而,三七價格的暴漲已經震動了國家發改委,2010年5月,國家發改委責成云南省發改委派專員調查三七漲價原因。
王成標:那次來主要是了解情況,看看有沒有違反國家物價政策的哄抬價格行為,通過他們對一些企業,包括我們的七農,到我們主管部門了解情況,這種行為沒有發現
根據云南省發改委的調查結果,經歷了漲價初期的短暫混亂之后,哄抬價格和囤積居奇的情況并沒有出現,然而眼下三七的價格仍在高位運行,那么,支撐三七價格上漲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王成標:那么這個去年初還有前年末這個時間,一個是冰凍災害,第二個是嚴重的干旱,這兩個自然災害就是讓損失一千七八百這樣子一個三七種植面積。
2009年,文山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嚴重干旱,給當地的三七種植業造成了嚴重影響。據統計,截止2010年4月29日,三七受災面積達78030畝,占總面積的91.8%,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2654.6萬元。
旱災還沒過去,自2010年入冬以來,文山又出現了頻繁的低溫凍害天氣,據統計,截止2011年1月26日,三七受災面積達18840畝,造成經濟損失5466.75萬元。(字板)
其實早在2008年,就有不少三七種植戶嫌價格太低減少了種植面積,其后連續兩年的自然災害更是造成整個文山州的三七產量大幅下滑。
崔秀明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長
崔秀明:因為在三年以前三七價格非常低,那個時候三七價格是不正常的,農民種植都虧本,大家都減少種植,這樣一來的話,后來需求量上來了以后,就到供不應求。應該說供不應求是主要這次三七價格上漲的一個主要原因,再加之前兩天一年是冰災,去年是干旱,又加重了這個供不應求的緊張的關系。
在文山三七交易市場,一位商戶告訴記者,跟往年相比,今年市面上的三七交易量實在是少得可憐。
三七流通商
三七流通商:(原來)這個場子根本堆不下,現在有多少空地,原來沒有。原來都堆不下。堆不下,一堆跟一堆最多隔一點……
根據文山州三七產業局提供的數據,目前文山三七的供給和市場需求之間還存在較大的缺口,這成為了目前三七價格仍處于高位的主要原因。
王成標:目前的話是供求關系是這樣。我們每年這個全國是要三七,包括國外市場,需要三七的市場仍然大概在六七千噸,我們去年(產量)在四千多噸,差一點
三七價格暴漲10倍,畢竟聽上去令人驚訝,那么這種暴漲帶來的后果是什么呢?記者發現,三七價格大幅上漲之后,種植戶和藥材商賺的盆滿缽滿,但在三七的整個產業鏈條上,并非每個環節都是受益者。
2月中旬,記者在文山三七國際交易中心的零售區采訪時發現,與三七交易市場的火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兩幅畫面對比)由于價格太高無人問津,這里的每家店鋪都是門可羅雀,有些老板覺得實在無聊,干脆在店鋪門口打起了麻將。
三七零售商
三七零售商:今天人少得很,這兩天很淡,自從人家升價以后,這兩天沒有多少生意,一天賣兩三斤、兩四斤。
制藥廠的日子更加難過。在文山三七交易市場采訪期間,記者很少看到藥廠的采購人員前來購買三七,即便碰到幾位,采購的數量也少得可憐。
制藥廠采購人員
制藥廠采購人員:就是因為價太高了,我們都是沒差多少,我們一點點的收購,看價格差不多就收了。
這位采購人員告訴記者,往年廠里都會庫存幾百噸的三七,以便根據訂單安排生產,而今年,廠里的庫存已經降到了零。
制藥廠采購人員:原來庫存,前年我們的庫存量,就是有三百多噸。
記者:今年呢?
制藥廠采購人員:今年基本上沒有。
記者:沒有怎么能保證正常生產呢?
制藥廠采購人員:就是現到市場采購,一邊采購,一邊生產。
云南金泰得三七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文山州富寧縣,主要生產三七總皂苷、青蒿素和血塞通滴丸,原料藥年生產能力為50噸,是富寧規模最大的三七制藥企業。從2009年開始,三七價格的突然上漲使這家公司陷入了困境。
李剛 云南省金泰得三七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剛:從去年我們這個,三七價格在上半年11月份以前,漲到歷史的高價,就是進口三七到了580(一公斤)以上,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只有停下來,據第一個時間,我們從三月底停到5月份,停了這個40幾天。停工40多天之后,為了減少固定資產折舊損失,金泰得不得不重新開工生產,但是李剛沒有想到,三七價格這一漲,就幾乎沒再怎么回落,在咬牙堅持了三個月之后,工廠再次停產。
李剛:第二次我們又從8月份,又停到11月份,整個去年我們就停了110多天,相當于5個月的時間在停產,停工5個月給工廠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金泰得的利潤率直線下滑。
李剛:原先我們2006年左右的毛利率基本上還在,(加上)一個原料,還在20%左右,成品之間的毛利率,還在30%左右,F在我們原料的毛利率幾乎是略虧,略虧的概念,就是說企業為了,正常運作下去以后,還不能攤這個管理費用。
記者在金泰得采訪的時候,廠里的一個原料藥車間仍然處于停工狀態,李剛表示,由于開工嚴重不足,公司現在每天都在承受虧損。
李剛:我七年停了五個多月,基本上我的產能只有60%,那么按這個值推下來,我七年就要少生產,十幾噸原料。我按這個毛利率,150元來算的話,我的這個直接的損失,就要到150元萬以上。作為我國三七的主要產地的文山,本地使用三七作為原材料的藥廠就有6家,深加工企業有28家,從全國范圍來看,以三七為原料的廠家有1300多家,一些大型藥企如云南白藥、天津天士力、廣州白云山等都要從這里采購三七,因此,三七價格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全國的制藥廠都受到了波及。
崔秀明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長
崔秀明:原料是高度市場化的,是放開的。成品那一塊,藥品那一塊,我們國家是控制的,這樣就跟我們中間的生產商這一塊的企業帶來了一個很大的一個壓力,它的成本上升利潤減少,甚至虧損,反過來又會給將來市場需求會帶來一個萎縮,那么一個結果。因此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這一次漲價。除了藥廠叫苦,三七漲價的另外一個后果是農戶紛紛擴大種植面積,文山可以用來種植三七的土地所剩無幾。
值得注意的是,三七是人參屬植物,需要輪作種植,也就是說,一塊土地在種植過三七之后,要經過8到12年的休整之后才能再次種植,其間可以種植玉米或其他糧食作物。
崔秀明:在以前我們三七收獲,不是很大的時候,這個問題不是個大問題,因為我們有充足的土地資源來進行輪作。但是現在我們的種植面積加大了,但是我們的土地資源,是有限的,這個問題就越來越突出。
如今,文山幾乎已經無地可用,農戶們只好去更遠的地方尋找可以種植三七的土地,有些農戶跑到距離文山200公里之外的石林等地種植,還有些農戶甚至找地找到了四川、貴州、廣西等地。
三七種植戶
三七種植戶:基本上是每年把當年的做好以后,就開始準備找下一年的地。
有時候,基本上到下一年快要篩選,基本上要到下一年七八月份,才基本上確定下來
從去年開始,文山地區的相關部門多次召集種植戶和經銷商研究市場,引導他們正確看待價格規律,把握供求關系。但在大幅減產的背景之下,三七價格仍然處于歷史高位,這給下游生產廠家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那么,這股三七熱究竟會持續多久?我們來看記者的進一步調查。
記者在文山采訪時,對于未來一段時間三七價格的走勢,絕大多數種植戶和中間商的態度都非常樂觀。
我覺得三七的價格現在還是比較合理
以后三七的價格太低是不可能的
到明年后年還會平穩
我們但是都看在200
到250(一斤)這個價格就會穩定
目前這個情況還要漲
價格應該會上升
以現在這個上升五六十塊不成問題吧
然而,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長崔秀明卻認為,在未來幾年,三七的價格會逐步下滑。
崔秀明:因為現在價格太高了,利潤空間很大。按現在如果去年種一畝地,他可以掙到五到六萬塊錢那么高額的利潤,那么這樣的話,今年已經有大幅度人去種三七。明年以后,產需肯定要增加,產需增加,價格肯定要下跌。
崔秀明告訴記者,他預計明年三七的產量將會達到800萬公斤,后年有可能超過一萬噸,而在需求方面,往年三七的市場需求一般維持在7000噸左右,經過2009和2010年三七價格暴漲之后,不少深加工企業和制藥廠的需求已經減少,隨著三七產量的增加和需求的減少,價格下降的幅度不會太小。
記者:您估計這個下降幅度會有多大?
崔秀明:我認為會比較的大,因為今年高價種的會有風險,風險會比較,我估計,但是現在在很好的時候應該誰也聽不進去
事實上,已經有農戶為此付出了代價。今年,三七種子的價格一路看漲,現在已經達到400元一斤,而在2008年,種子還只是幾十元一斤。很多農戶看好三七行情,還想擴大種植面積,然而在他們花錢租好土地、搭好七棚之后卻發現,種子的價格已經高到了他們無法承受的程度,之前的花費只好打了水漂。
王麟猛 云南省文山州盛大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社員
王麟猛:我身邊的這塊地,你看現在,就是今年已經就是春天了,還是空著,這是我們合作社的一個社員的,現在種苗因為少、匱乏,所以種苗現在比2008年以前,就是買一棵種苗,它的價格漲了十倍,2008年以前是五六分一棵,現在賣五六角一棵,所以現在他這個地就荒廢了
不僅僅是種苗價格大幅上漲,只要是與三七相關的東西都在漲價。
王麟猛:搭硬棚的這個,我們叫沙樹葉,葉子,以前的話是一毛錢一斤,今年的話賣到五毛錢一斤。像這個天線,天線也漲價了,以前就是五十公斤的話,我們叫一千天線,五十公斤的話,就是五六十塊錢,現在賣一百多。像我們里面的這個三七樁,以前的話是五毛錢、六毛錢一根,今年最貴的時候賣到四塊錢一根。
如此一來,每畝三七田的種植成本從2008年的一萬元左右直線上漲到了三萬元左右,面對高昂的成本,文山州三七產業局局長王成標和三七研究院院長崔秀明都提醒普通種植戶要注意風險。
王成標:希望大家樹立這個意識,就是說一定注意風險,不要盲目跟風,這樣勢必會造成自己的損失很大。
崔秀明:一畝地種下去接近三萬塊錢的種植成本,如果價格一下跌下來,這幫人就要虧損。
文山三七價格之所以容易出現大起大落,主要原因還在于農戶種植比較分散,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而三七種植周期又是三年,農戶往往無法對三年后的市場作出準確判斷,因此容易受價格影響,跟風擴大或減少種植面積,產量極易出現波動。對此,文山州三七產業局局長王成標提醒,文山除了引導農戶繼續規范種植之外,還將引入產業發展資金,著手建立一個蓄水池,防止三七價格的大起大落。
王成標:這個蓄水池是什么,就是三七價格低的時候,我適當儲備一些,三七價格上漲過快,或者漲幅過大時候,適當放出來,起這么一個作用。
我們正在積極的爭取國家給予一些政策,還有我們省里給一些政策,把這個三七蓄水池建起來。
作為一種中藥材,大部分三七只有被加工生產成中成藥,它的市場價值才能最終得以體現。但我們在近距離觀察三七的這條加工產業鏈條時,卻發現它高高在上的價格把各方利益分割得四分五裂,一頭是種植戶和經銷商的財富盛宴,一頭是藥品企業的巨大壓力,而這背后,那隱隱的風險已經閃爍其間,F在看來,怎么避免三七產業蘊含的風險,怎樣實現一個農業產品的健康合理布局,是擺在眼前的大難題。只有符合科學的農業生產規律,遵循市場供求關系,維護好市場秩序,統籌好上下游各方利益,才是讓三七健康起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