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吃的不是藥 是利益輸送的黑色鏈條
每經記者 黃志偉 發自北京
“看很多省的藥品中標價格,幾乎每個藥品都有一定比例的營銷空間。”醫院行業業內專家王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這是行業內默認的潛規則。
王亮所提的藥品便是臨床藥品,這些藥品一般只在醫院銷售,患者一般無法在藥店買到。
從表面上,流向醫院的藥品和流向藥店的藥品環節幾乎相差無幾,都是從藥品生產企業到一級配送商,再經過二級或者三級配送商進到醫院,最后經過醫生之手流到患者手中。然而,這些臨床藥品在表面的流通環節之外,還有一個暗中的利益鏈條。受此影響,藥品價格高企既是結果也是原因:高價才能夠保證藥品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滿足各環節所需;而反過來,各個環節的費用也是藥品的成本,成了患者購買藥品時“被支付”的費用。
“藥品流通經過的環節越多,加價也就越多,藥品的價格肯定就越高。”王亮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從業內專家那里了解到,藥品不同,這個利益鏈條的回扣空間也不同。如臨床使用多年的普藥回扣空間不大,但那些區別于普藥的新特藥(新藥、特效藥)則有較大的營銷空間,尤其是一些治療心腦血管和腫瘤的藥品,回扣空間往往在20%~30%之間,部分甚至高達40%。
藥品進醫院要“過六關”
業內專家告訴記者,這些利益鏈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藥品招標辦公室、醫院領導、藥劑科主任、主任醫師、統方員和醫生。
要成為臨床藥品,招標辦是公關的第一個環節。因為藥品要進入醫院尤其是消費量大的三甲醫院,都必須要經過招標,因此若要在眾多藥企中脫穎而出,公關是必不可少的。
經過招標后,醫院進行采購前一般會由醫院的院長尤其是主管藥品采購的副院長召集各層的領導開個藥事會,確定要采購哪些藥廠的哪些品種,這部分領導也得公關。
藥劑科主任對于采購何種藥品有做計劃和進行建議的權利,而且還可以幫助藥企對醫生進行公關,稱得上是可上可下的關鍵環節,藥企對此公關手法更是花樣百出。
王樹平是湖北省黃岡市中心醫院藥劑科主任,雖然黃岡市中心醫院的藥房對外托管,但王樹平還是成為了藥企醫藥代表的公關對象。近日,一名醫藥代表就拿著一張“醫學繼續教育學分證”對王樹平表示,你不抽煙也不喝酒,這個總用得著吧。
在部分地區,有的主任醫師對臨床上能用哪些藥品也有相當的發言權,所以他們也是公關的一個環節。
在整個利益暗鏈中,醫生是最關鍵的環節,因為藥品利益主要是通過這個環節實現。為了保證藥品的供應,一般同一藥品同一規格的藥品都有兩家企業入圍,哪家藥企的產品被醫生點中也得靠營銷,否則即使采購進了醫院,也有呆上一年然后全部被退回的危險。
一名醫藥配送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據他了解,有的藥品在某些地區,僅給醫生的回扣就占到了藥品價格的30%。
至于統方員,由于醫院的銷售份額不對外公開,因此統計醫生這個月開了多少藥品,計算該給醫生多少回扣,這個工作外人也做不了,還得靠醫院內部的工作人員。上述藥品配送商表示,這個費用一般是每支5毛錢,高的能達到每支1塊錢。
高定價保證充足營銷空間
在這個利益鏈條上,各個環節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操作方式,藥企會按照各個環節的利潤分配來決定中標價格,如果中標價格低于他們計算好的價格,藥企一般會棄標,不再生產這個藥品了。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藥品的中標價格中,藥企和配送商只有固定的利潤空間,營銷費用占據的份額相當大。藥企一般是以藥品中標價格的20%或者30%(業內稱之為“二零扣”或者“三零扣”)給藥品批發商或者代理商供貨,這里面的價格包括了兩部分,藥品公開的生產成本和對招標辦的隱性營銷費用。每級藥品的配送費用一般在10%左右,再加上各個環節的一些銷售費用,剩下全部都是藥品的營銷費用了。
“發改委定的價格那么高,即使以稍低的價格中標,仍然有較大的營銷空間。”內蒙古宏大醫藥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韓永宏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藥品價格高低對藥企來說意義不大,因為他們的利潤空間是一定的,他們只關心給代理商的價格是多少。而藥企之所以拼命抬高藥品的定價,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迫不得已,有這么多環節需要打點,定價越高,代理商的營銷空間越大,藥品的銷量也會越好。
業內專家還告訴記者,要給藥品定個高價也很簡單,公關一下物價主管部門就可以了。當然,這也會成為藥品價格的隱性成本。
王樹平則對記者表示,藥品定價體系的混亂是藥價虛高得以實現的重要原因。他介紹說,目前,我國臨床使用的藥品近萬種,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藥品的價格屬于物價部門定價,大部分由企業自行定價,然后報物價部門備案即可。一些藥廠便利用這個政策漏洞,將藥品的出廠價大幅度提高。他們采取的手法一般都是多計費用、虛列成本,改換藥品包裝、劑型、規格等,以此來擴大利潤空間,并保證營銷過程的高額公關費用。
而醫院由于順加價15%的利益推動,偏好的就是高價藥,高價藥由此也就有了廣闊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