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化肥市場假洋化肥比比皆是,出現了萬國化肥搶占中國市場的混戰局面。而不少農民用高價買了這些萬國化肥使用后,卻大呼上當,原來,這些化肥大都只是假洋品牌化肥。
核心提示:目前中國化肥市場“洋”化肥比比皆是,出現了“萬國化肥”搶占中國市場的混戰局面。而不少農民用高價買了這些“萬國化肥”使用后,卻大呼上當,原來,這些化肥大都只是“洋品牌”化肥。本刊記者幾經周折,走訪多省,終于揭開了“萬國化肥”的神秘面紗……
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
文/圖 符秋祖 本刊記者 譚祖發 彭滔
“進口化肥” 花人眼
“這袋135(元),這袋170(元),這袋190(元)。”湖南常德市蘆池州村村民童建新指著一袋袋花花綠綠的化肥說。
在童建新家一棟紅磚和木頭砌成的平房前,堆著各種各樣的洋品牌化肥。49歲的他到底用了多少種洋品牌化肥自己也記不清楚了。他只知道用過的化肥袋子“一大堆”,外國牌子幾十個。
童建新用過很多種“進口化肥”。
“挪威海德魯技術,你知道是什么技術嗎?”看到化肥包裝袋的標識,記者問。
“不懂。”
“俄羅斯沃夫特化工集團在哪你知道嗎?”
“我哪知道。”他憨憨地笑,“賣化肥的說這是進口的,外國貨。”
“這類化肥太貴了,用不起。”一旁39歲的菜農童永軍插話,一畝地要一兩百斤,400元。他給記者算了筆賬:2毛錢一斤的包菜,一畝地能收5000斤,一年兩季收2000元。兩畝承包地算下來,年收入不足2000元。
“貴且不說,還不好用。去年買了‘尼泊爾’的進口化肥,想試試怎么樣,結果肥效不行,今年就這個(牌子)買一袋,那個買一袋。”一位村民發牢騷說,“現在假化肥太多,連外國化肥也一樣。”
童建新和童永軍對此也頗有同感:怎么假化肥就那么多呢?
村民不知道的是,他們購買的所謂進口化肥大都只是“洋品牌”化肥。據常德市工商局市場規范管理分局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洋化肥”由來已久,實際上多為國內生產。
這些“洋化肥”的真相如何?究竟是哪里生產的呢?
互聯網上關于“進口化肥”的宣傳隨處可見。山東中天化國際化肥進出口有限公司宣稱其“是集化肥研發、生產、經營于一體的國際高尖端科技型集團公司,擁有國際一流的研發隊伍,擁有自主進出口經營權”。旗下品牌“芬蘭獅王”由芬蘭獅王農藥化學集團有限公司授權。
臨沂天瑞肥業有限公司在網站上稱公司“與多家國際化肥巨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目前,已與俄羅斯康農國際化肥集團有限公司、德國紅牛鉀鹽礦化集團有限公司及美國美磷國際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國際知名化工企業成功合作,成為其在中國的總代理商。”
安得利肥業有限公司稱,“先后與美國金丹利國際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俄羅斯聯邦哈羅富肥業有限公司以及芬蘭、丹麥國際產業化工有限公司強強聯合,生產出‘金丹利王’牌、‘天籟’牌、‘施藝農’牌,‘芬蘭凱迪瑪’牌,‘丹麥海尼斯’牌等各種肥料。產品結構合理,質量過硬,資金雄厚,生產工藝以及管理水平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有業內人士評價,“如果果真這樣,那我們化肥行業的國際化進程確實夠快的,應該是件惠農的大好事!”
北方肥料雙交會上“萬國化肥”扎堆,銷售人員沿街叫賣。
而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辦的“北方肥料雙交會”上的一番景象,讓記者看出了一些端倪。在這里,記者仿佛置身于“萬國化肥博覽會”:地上擺滿了各個國家的化肥包裝袋,美國的、英國的、德國的、芬蘭的、丹麥的……甚至連阿拉伯也被當成了國家名,印在了化肥包裝袋上。銷售人員穿著皺巴巴的西裝,或站或蹲,有的坐在地上歇腿。與擺放在他們面前的那些五彩斑斕的化肥包裝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們揣著“經理”的名片沿街叫賣,手中還捧著各種顏色的化肥顆粒,不斷向路人介紹著這些“舶來化肥”的高科技含量。
“生態環保、國外領先技術!”
“新型氮鋰,尿素的替代品!”
“控釋粒子,高智能啊……”此起彼伏的吆喝著。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兜售“萬國化肥”的銷售人員,大都來自一個地方——山東臨沭。
國產肥的“洋外皮”
臨沭縣位于山東省東南部的蘇魯交界處,因瀕臨沭河而得名。臨沭縣雖然不是很大,卻遍布著50余家化肥廠,隨處可見高聳的造粒塔和化肥的宣傳廣告,連空氣中都彌漫著陣濃陣淡的尿素氣味。
在離臨沭縣城不到幾十公里的費縣薛莊,記者一連采訪了多個農戶,問他們是否用過“芬蘭獅王”、“金丹利王”、“施藝農”等進口化肥,他們都笑了,“這些都是臨沭當地做出來的,根本不是什么進口貨。”
剛進安得利肥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便看到斜躺著的原料包裝袋旁,白色的化肥顆粒鋪滿一地,空氣中充斥著刺鼻的氨氣,尿素的粉塵漫天飛揚。生產線上的滾筒造粒機銹跡斑斑卻依然賣力地工作著。幾個工人將一些原料倒入攪拌機里,再送入滾筒。另一頭,渾圓的化肥顆粒便源源不斷地掉落到皮帶上。皮帶盡頭,一個大漏斗下,兩名工人抄著編織袋,麻利地接住,然后進行封口,一包化肥就這樣誕生了。
在安得利肥業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制造美國“金丹利王”牌化肥。
旁邊的一個車間,堆滿了已經包裝好的化肥,工人們正將化肥從編織袋中卸出,然后又倒入印有美國國旗的“金丹利王”牌新包裝袋,封好口,一袋外國化肥“呱呱落地”。
安得利肥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杜興堂一直陪同記者,60出頭,手指關節粗大,皮膚的褶皺很深。記者隨他來到包裝袋的存放室,見到“美國獨資”、“俄羅斯授權”等大大小小、光怪陸離的化肥包裝袋一應俱全。記者隨手指著一個全英文標識的包裝袋問:“這種化肥到底是進口的,還是用來出口的?”
杜興堂憨笑:“上面寫的啥我也看不懂,不過都是要賣出去的。”
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發現當地類似安得利肥業公司這樣的生產“萬國”化肥的企業不在少數。山東旭洋肥業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周坤告訴記者,無論什么國家包裝的化肥,公司都可以“搞”,保證所有的手續都是合法的。記者看到,在該公司倉庫花花綠綠的“萬國化肥”包裝袋堆滿了一地;產量過百萬噸的臨沂育鋒肥業有限公司,俄羅斯、挪威、芬蘭和丹麥等“萬國化肥”也一應俱全……
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臨沭的化肥同質化競爭十分激烈,幾乎都是外銷。只要化肥賣得出去,打國外的品牌,廠家一般都會盡量滿足。
他還拿出一份“新潮塑編彩袋”的宣傳單說:“這個印刷廠能做各個國家的包裝,版式都搞好了,只要加入國外公司的名字和廠址就行了。”
該印刷廠負責人王學友在電話中向記者證實:“無論哪個國家的包裝袋我們廠都可以印。”
事實上,化肥價格在臨沭當地已經十分透明。“利潤都在流通領域,經銷商能賺多少,就看各人的本事了。”這位經銷商笑了笑,“比如在包裝上粘貼各種標識……”
一位知情人士向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透露,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代理注冊國外公司的中介機構,只要持有有效身份證明就可申請注冊一個國外公司,而且很多國家和地區對注冊資金都沒有要求,即使有,標準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