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汽車維修保養旺季 行家揭秘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昨日記者從本市一些4S店獲悉,因空調不涼、需清洗水箱的車主本月比上月多出兩三成。但是,由于一些車主缺乏專業知識,常會被一些黑心的汽車維修店或4S店的維修人員所欺騙,本報在此揭秘常見修車貓膩,提醒車主當個明白開車人。
夸大故障 欺負車主是外行
“我不再迷信4S店了,以后準備去汽配城做保養了。”做出這樣大的改變,是因為以前堅信4S店都很正規的白先生吃了一次虧。
“前些日子開車時覺得一到80邁方向盤就有點抖,所以就去4S店給四輪做動力平衡,一個輪子40元。”白先生告訴記者:“維修時汽修工打電話告訴我,說我有一個輪轂內側磕壞了,需要換一個鋼的輪轂,360元。我當時有點疑惑,就沒讓他換,只花160元做了四輪動力平衡。最后開走后發現,方向盤還是抖,只好重新找了位搞汽修的私人朋友咨詢,朋友檢查后告訴我,有一個輪胎根本沒有做動力平衡,輪轂也沒有問題。而且在一般維修店做這項服務是一個輪子10元。”
李先生的車最近出現有節奏的異響,4S店的維修人員檢查后說是車的軸承壞了需更換,需要約2000元。帶著疑問,李先生咨詢另一個汽修廠的修車師傅后得知,就是有一塊鐵片插進了輪胎里,只花了幾十元就排除了故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4S店維修人員向記者說:“有些車主完全不懂車,維修人員正可趁機多賺一筆。”
只換不修 汽修工成換件工
一些維修店和4S店里有這么一句玩笑話,汽修技工成了“換件工”。汽車一有故障,這些“換件工”就直接要求車主更換新件,而實際上絕大多數零部件是可以修復后繼續使用的。比如車主發現水箱漏水,結果就被告知水箱需要更換新的,其實舊水箱修復后仍可安全使用。
據了解,由于一些車的問題不大,如果只是維修的話,維修方賺的利潤不會很大,所以一般維修方就會以零件已損壞為由要求車主更換配件。其實,汽車上的零部件,除了極少數一次成形的水泵、機油泵等配件不能修復以外,其他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修復。在有些維修店里,還存在把前一個客戶換下來的舊零件修復后換給下一個客戶的問題,比如電瓶、輪胎等部件,完全可以再賺第二筆。
零件、工時 價格宰人沒商量
許多車主都抱怨4S店里修車太“費錢”,收費比普通維修廠高幾倍甚至幾十倍。“一個車用單碟CD機,4S店報價1200多元,我在汽配市場換個原裝CD機也就三四百元。”張先生說。幽默的是盧先生,他自嘲地告訴記者:“我的賽歐車,車鑰匙小芯片有一次摔沒了,打不著火,結果4S店告訴我換把鑰匙要500元,我換個英特爾雙核CPU的話500多元也能拿下了吧,幸虧最后我找到那個丟在車廂里的小芯片了。后來一問我開寶馬3的朋友,他丟了一把車鑰匙想買個新的,4S店給他開價是2000元,我平衡多了。”
據了解,汽車配件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在一長串利益鏈之后,最終一切費用由消費者來承擔。所有4S維修店的零件配置都必須從廠家購買,而為了獲得高額利潤,廠家會實行“價格聯盟”,對汽車的配置價格統一指導,報價都高于產品實際價格。據了解,常見零配件4S店可能會加價20%—50%。如果市場少有且科技含量很高的零配件,有的加價會達到100%甚至更多。
4S店維修保養費用中,工時費也是很大的一塊。根據國家制定的每個工時10元的價格標準,4S店可以自定修理工時的長短。按照行業統一規定,工時包括生產工時、管理工時等。車主以為工時費只是人工費,其實修理方為修車所付出的倉儲、管理和維修工維修費用,都被算進工時費里,車主都要照單全付。
以次充好 副廠配件挑大梁
前幾天,一位車主的前保險杠撞壞了,到4S店更換新保險杠,維修人員告知,換正廠配件加工時費共1000多元。“其實給他換的也不是什么正廠配件,只不過是質量比較好的副廠配件。這一單店里賺了500多元,維修人員也有提成。”相關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據悉,同一個零部件,正、副廠配件的價格能差上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這其中有著巨大的差額利潤空間,而車主們很少有人能辨清里面的“門道兒”,這就給一些汽修廠留下了可乘之機。“以副廠配件冒充正廠配件,是個別4S店最常用的一招,一般車主很難識別,比如常見的將副廠汽油格和剎車片替代正廠配件安裝給車主。”
記者還了解到,在有關汽車投訴的事件中,零部件價格及維修工時費過高,是消費者反映最集中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是因為消費者與汽車維修方信息不對等;二是行業內部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一位4S店的技術總監認為。
本報記者 孟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