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銀行就同一案件在兩地提起訴訟
“打折股票門”透監管缺失之痛
熱度
本報記者 辛紅
“這是私人銀行專門給大客戶準備的,別人拿不到的!碑斝钦广y行的投資顧問黃先生向她推薦“打折的股票”產品時,郝婷深信不疑。
其實,這是一款風險極高的金融衍生品,它是如此可怕,在香港被稱為“我晚些時候要殺死你”。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可怕的產品并沒有在歐美發達國家成熟的金融市場上銷售。
對星展銀行的信任把郝婷推進了深淵,一年間她財富大幅度幅縮水,從擁有8088萬港幣存款到倒欠銀行9000多萬元,虧損達到1.75億元港幣之巨!
“中標”的絕不只一個郝婷,把投資者推進深淵的也不止一個星展銀行。自去年以來,多家境外銀行游說國內富豪購買這種賭性十足的衍生品,一大批內地投資者因“打折股票”而血本無歸。
最近,星展銀行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郝婷歸還損失,4月23日,法院進行了審理。
“打折股票”實為金融衍生品
“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賬戶上的錢是怎么沒的。”郝婷說。
2007年7至8月,郝婷在星展銀行香港分行業務人員黃先生的多次游說下,先后在星展銀行私人銀行開設了個人賬戶以及San-Hot公司賬戶,郝婷是San-Hot公司的主要股東及總經理。星展銀行還為她在英屬維爾京群島(BVI)注冊了一家公司San-HotHK,并將其個人賬戶及San-Hot公司賬戶中的資金、基金、股票等資產轉移到San-HotHK的公司賬戶中。
2008年1月開始,星展銀行一再要求郝婷“續錢”。郝婷這才知道自己購買的“打折股票”竟是金融衍生品KODA(Knock-OutDiscountAccumulator),俗稱“Ikillyoulater”,中文是股票累積期權合約。這個產品盈利有限、風險無限,風險等級為最高級別的5級。而星展銀行在她賬戶保證金不足的情況下,并沒有選擇為客戶斬倉,而是給她貸款繼續做。2008年10月底斬倉后,郝婷的虧損已經達到了1.75億元港幣!
除了郝婷外,一大批個人投資者和企業也深受其害,荷蘭銀行、匯豐銀行等一批外資行涉及其中。
去年,星展銀行陸續在香港提起訴訟,起訴郝婷在內地是第一起。記者了解到,在向北京二中院起訴郝婷之時,星展銀行在香港起訴郝婷的案件也正在審理中。
今年3月12日香港的法院曾作出缺席判決,但因星展銀行沒有按照法律程序送達,這一判決4月6日被撤銷,因此香港的訴訟仍在進行。律師解釋說,涉外案件在特殊情況下,完全可能就同一事實在兩個國家或地區審理。
在4月23日的審理中,雙方的焦點主要是適用香港的法律還是內地的法律。
一合約四五十頁全是英文
在Accumulator的風險暴露后,很多投資者指責銀行誤導、欺詐,外資行的信譽一落千丈。投資者能否通過法律程序維護自己的權益?律師告訴記者,每個個案的情況都不一樣。
比如郝婷,她的合同共有十幾份,多的一份合同有四五十頁,全部是英文,詞匯都很專業。在這些晦澀難懂的句子中,很難明確了解其中的風險,況且有的合同郝婷并沒有全部看到,銀行只是通過電子郵件把最后的簽名頁給她簽字。
而另一名投資者的經歷是,銀行投資顧問專門跑到北京花了三個多小時講解“打折買股票”的好處,惟獨沒有提示其中的風險,也沒有告知保證金的比例、交存方式等基本規則。在簽訂合同時,銀行的投資顧問甚至直接替他選擇。而在保證金不足,投資者要求斬倉時,銀行更是三個月沒有動靜,導致虧損繼續加大。
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金泉認為,要證明外資銀行是否違法有以下關鍵點:一是購買金融衍生品的簽約地;二是簽約的過程中銀行對投資者進行的風險提示是否充分;三是復雜的英文合同是否已經向客戶充分解釋,四是是否專業投資者。
監管部門至今沒任何表態
按照香港的法律,向零售客戶提供結構性產品發售文件及推廣材料,必須獲證監會的核準。但對于通過私人銀行及持牌機構向專業投資者售賣,有關的發售文件及推廣材料不需要獲證監會核準。
而按照規定,擁有不少于800萬港元或其等值外幣投資組合的個人,或者總額不少于4000萬港元或其等值外幣資產的公司可以成為專業投資者。
上當的內地投資者是否都是專業投資者呢?律師表示,僅從資金一項判斷,有的人資金并不夠800萬元,但銀行卻向他銷售產品,明顯違規。另外,專業投資者是否僅從資金規模就可以認定,值得懷疑,銀行顯然鉆了監管的空子。
中國人民大學一位法學教授告訴記者,近兩年,很多投資者在金融衍生品的場外交易上吃虧,雖然目前還不清楚外資銀行是否是投資者的直接交易對象,但不管是銀行還是產品,監管部門都應該監管。
他說,外國銀行未經批準在內地銷售產品,是違法的。根據《外資銀行管理條例規定》,未經監管機構審查批準,非法從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的,由監管機構予以取締,自被取締之日起5年內,不受理該當事人設立外資銀行的申請。但記者了解到,盡管投資者多次投訴,監管部門至今沒有任何表態。
業內人士分析,銀行在消費者的心目中,通常是信任的象征,但近幾年銀行利用了人們的信任心理,通過不合理的激勵機制大力銷售理財產品,使得銀行信任度降低,銀行和監管部門都應該反思。
本報北京4月29日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