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建議問清最低收益后購買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08:20 每日經濟新聞
上述銀行人士稱,結構性產品也有可能讓客戶嘗到甜頭。在節前某銀行的一個QDII產品內部會議上,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基金公司和銀行都在反思QDII投資策略,有的準備在今年放棄直接投資海外股市的方式,轉而推出更加安全的結構化QDII產品。 換言之,客戶在市場波動較大時,借助結構性產品可鎖定風險。在目前國內銀行常見的結構性產品中,大多提供本金保障,也有的85%或95%本金保障。但在上漲勢頭凌厲的牛市中,結構性產品即便實現最高收益,也未必等同于掛鉤指標的上漲。 購買建議:問清最低收益的可能 對于普通客戶來說,結構性產品的掛鉤指標,很可能非常陌生。例如,某銀行推出掛鉤高盛農產品指數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很多客戶可能根本不了解高盛農產品指數,在國內也難以方便查詢到該指數的走勢。某銀行理財專家稱,規避風險的一個訣竅是,盡量挑選自己熟悉的掛鉤指標。 他建議,購買結構性產品,還需要注意四點: 一是不要緊盯最高預期收益。所謂的最高預期收益,往往是在某種最理想狀態下發生的,10個產品中不到一半能實現。投資需要考慮風險,對結構性產品應該多問清楚發生最低收益的可能。若搞清楚零收益發生的可能及條件,也就“無怨無悔”了。 二是不要迷信歷史數據模擬。許多銀行的產品介紹,會對掛鉤指標的歷史數據進行回顧。投資者不要根據這些數據對未來漲幅感到樂觀。 三是不能單純被掛鉤品種的概念所吸引。結構性產品的銷售日趨商業化,有的還在銷售中用上很吸引人的商品名。但投資者應該清楚,概念包裝如同股市中的題材炒作,同樣存在一定風險。 四是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應通過投資不同品種,將低風險與高風險、固定收益與浮動收益,短期與中長期產品、結構性與FOF產品相結合,可規避單一品種投資的風險。 BY 卜春艷 每日經濟新聞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