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倒掛、產業鏈利益混亂——
業內人士稱,目前普遍存在商家利益盤剝比較多的問題。
與“六一”有關的話題中,奶粉顯然是繞得最遠的。但是,在物價瘋漲的背景下,奶粉提價的傳言一波又一波,讓人頗有緊迫感,尤其是經歷了今年3月那次10%的提價之后,很多父母已如驚弓之鳥,一聽說要漲價,往往采取極端做法,例如,去香港大量采購奶粉囤積。
在一波又一波的漲價傳言中,奶粉的零售價格到底漲了多少?在漲價潮的背后又潛藏著怎樣的利益博弈?
官方數據:漲幅輕微
近日山東、河南和甘肅等北方地區的奶粉價格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有媒體報道稱,第二輪漲價潮已經出現,美贊臣和伊利等進口、國產奶粉都有調價計劃。
“伊利今年上半年都沒有提價的消息。”伊利方面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幾家進口奶粉廠商也強調,近期沒有調價計劃。美贊臣的聲明強調:“美贊臣全線產品最近并未漲價,近期內也沒有漲價計劃,報道所述有誤”。
來自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0月底,國產嬰幼兒奶粉均價為124.89元/公斤,今年5月21日上升至125.86元/公斤。同期,國外品牌嬰幼兒奶粉的均價由176.28元/公斤上升至179元/公斤。
統計數據中的漲價幅度遠遠小于居民的心理感受,媒體報道卻動輒稱“上漲10%”。“如果你熟知這個行業,那你就知道這里有多復雜了。”伊利方面相關負責人昨日向記者表示,企業漲價的消息應當從企業的官方渠道出來,但是很多情況會導致“誤判”和“誤傳”。
分析人士稱,與此前大品牌推動漲價不同,在近期漲價的傳言中,地方性品牌是真正的主導,尤其是山東、河北和甘肅等地的品牌,其價格上調了約10%。同時,調查顯示,在漲價傳言背后是一輪又一輪的打折促銷。
奶農:養牛成本太高
自去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原料奶的收購價一度劇烈波動,最低時曾跌到1元/公斤左右,也曾從2元/公斤漲到4元/公斤,再從4元/公斤跌到1.6元/公斤。從去年9月份至今,收購價逐步回升,目前大致為3.5元/公斤。
“目前的價格還不夠。”山東一養殖戶負責人表示,牧場和奶農難以消化成本。一位行業人士表示,自去年年中以來,玉米和苜蓿等飼料價格快速上漲,原料奶的生產成本上漲了很多。
早在今年3月份那一波“漲價潮”時,商務部曾發布預警稱,3月中旬玉米和豆粕的市場價格比上年同期分別上漲21%和2.4%。
民間統計數據更為驚人。以玉米價格為例,去年1月份基本在1500元/噸左右,到今年5月份突破2000元/噸,達到近幾年來的最高位,漲幅達到33%。
上漲的還有交通等成本。“奶農難以承受高成本壓力,肯定就得殺牛、賣牛,有的牧場一天能殺掉幾十頭奶牛。”一位行業人士表示,奶農的聲音很難傳到市場上。
商家吃掉大部分利潤
“希望產業鏈能多體諒養牛人,實現利益共享。”在去年底的一次行業論壇上,北京最大的原料奶供應單位、三元綠荷西郊一場場長李錫智曾表示,養牛人處于弱勢地位。上游是供應商,其飼料價格說漲就漲,而下游是乳品企業,奶價給多少就是多少,奶農沒有議價權利。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乳品企業恢復元氣的速度遠遠超過奶農。”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國內乳制品的銷售額和利潤額已經基本恢復,各企業也高調宣布渡過難關,但直到去年年底,一些地方還有奶農屠殺奶牛的情況。
“根源在于產業鏈混亂,成本和利潤分配不均。”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奶牛養殖及原料奶生產、奶品加工和奶品銷售三個環節的利潤分配比例大概是0.8比3比6.2,而三個環節的成本比例正好相反,為6比3比1。
黑龍江省奶業協會秘書長吳和平曾表示,奶農在產業鏈上的利益分配不到3%,目前普遍存在商家利益盤剝比較多的問題。
地方品牌仍在走老路
實際上,多年前就有專家呼吁調節產業鏈利潤分配的問題,但這些聲音一直被淹沒在乳制品企業高歌猛進的發展勢頭之中,直到“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行業才開始反思“公司+奶站+農戶”模式的弊端,一些乳業大品牌開始自建牧場。
“在那次事件中,很多地方性品牌躲過一劫,甚至從空缺出來的市場空間中獲利頗豐。”一位分析人士表示,與大品牌接受了教訓相比,很多地方性品牌顯然沒有意識到行業問題所在,沒有著手解決問題,而是借機拓展市場。
據介紹,“三聚氰胺事件”導致國內奶源大量減少。自去年下半年開始,一些企業基本消化了庫存,同時銷售開始逐漸恢復,河北、黑龍江、山西和山東等地又出現“搶奶現象”。
市場正在復蘇,但由于飼料成本的漲幅超過奶價的漲幅,殺牛的現象仍在持續,農戶的養殖熱情不高。與此同時,國際奶粉價格卻持續低迷,導致國內奶價超過3萬元/噸,而國際奶價為2萬多元/噸,形成“倒掛”局面。
“終端價格不斷波動,顯示產業鏈條極度不穩。”一位行業人士表示,產業鏈分散、利潤分配極度不均,導致在國內奶源價格低的時候,企業拼命打壓奶農,等價格上去了,企業就囤積進口奶粉。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進口量暴增就是直接證明,“隨后,在銷售上的惡性競爭也就順理成章了”。
一些專家認為,今年3月份奶粉“漲價潮”出現時,一些地方小品牌的“問題奶粉”再度流入市場,這絕非偶然現象。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周治宏
■記者觀察
產業鏈上游岌岌可危
警惕奶業受制于外資
更深層次的擔憂在于:國內乳業會不會重蹈國產大豆的覆轍?
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口乳制品19.2萬噸,價值4.8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5.3%和76.4%。一項調查顯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影響下,外資奶粉品牌所占市場份額已經從2008年初的不足60%上升至80%左右。
不少業內人士深信,大量進口奶粉的沖擊將令國內鮮奶和奶粉基粉價格雙雙陷入“有價無市”的被動局面,最終擊潰國內產業鏈的上游。在市場恢復的背景下,一些地區仍有奶農殺牛就是明證。
“去年9月,恒天然奶粉的報價為2萬至2.6萬元/噸;但到了11月份,陡漲到了3.4萬元/噸,價格創下過去16個月來的新高。今年,其報價又回落至2.25萬元/噸。”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整個產業鏈上游被掌控,那么重蹈國產大豆的覆轍是必然的,雖然有些企業開始布局上游,但更多地方性企業沒有意識到問題,仍然在重走幾年前乳業“惡性競爭”的老路。
“長此以往,國內奶業的產業發展將受到嚴重損害。國內奶業會更加依賴進口奶粉,奶粉進口量將與日俱增。國內原奶則被徹底拋棄,重演‘奶賤如水’的悲慘命運。”此前的一位行業分析文章曾如是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