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俞陶然
晚報訊 對于轉基因食品,你持何種態度?日前,在上海科技館舉行的科普大講壇上,三位專家為市民講解了這類備受爭議的食品。專家指出,從轉基因食品問世以來,還沒有一起案例表明它們對人體有害。另一方面,公眾對某種食品是否“轉基因”應享有知情權,目前我國對轉基因標識的檢測是非常嚴格的。
所謂轉基因技術,是把某個基因從供體生物中分離出來,植入另一種受體生物,讓后者具有前者的某些特性。在農業領域,如果把抗蟲基因植入農作物,它們就能抵御蟲害,從而減少農藥的使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長陳曉亞院士指出,這樣一來,抗蟲的轉基因作物不但產量提高,還能減少農藥含量,因此對人體是有益的。
那么,植入某種抗蟲基因的水稻加工成大米后,那個基因會不會危害人呢?對此,國際生物安全研究學會主席、復旦特聘教授盧寶榮說,昆蟲和人類的體內酸堿度、身體構造大相徑庭,抗蟲基因只有在昆蟲體內才會發揮“殺手”本色,讓害蟲無法進食而死。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過一起關于轉基因食物影響人類健康的案例。 ”
科普大講壇上,專家表示,盡管沒有證據表明轉基因食品有害,但公眾對某食品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應享有知情權。據上海交大特聘教授張大兵介紹,我國采用的是“0閾值”的強制標識制度,即產品中只要有一點點轉基因成分,就必須注明。而美國采用5%閾值的自愿標識,即如果轉基因成分不超過5%,就不需要標識,即使超過5%,也由商家自行決定是否標識。如果你對轉基因食品持不信任態度,那么完全可以通過標識來作出有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