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生活 > 首屆網絡315消費維權活動 > 正文
鼠標一點,一次轉賬,一個電話,送貨上門,網絡購物這種簡捷的購物方式逐漸被人們接受,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網絡購物用戶人數已經達到7400萬,年增長率達到60%。然而,利用電視、網絡購物鉆空子的商家也逐日增多。近日,記者就接到多位消費者上當受騙的投訴。
網購手機掉進轉賬陷阱
今年2月9日,佛山市區的代小姐在淘寶網上搜索了聯想I60手機。具有豐富網購經驗的她,選擇了比專賣店價格便宜200元左右的店。“780元包郵,7天包換,1年保修。對方承諾的服務都是跟營業店一模一樣。”
“對方給了我一個QQ號碼讓我聯系。”代小姐看到對方提供的網站瀏覽量頗高,且有辨別水貨手機等資訊,便決定在該網站購買。隨后,代小姐轉出了780元的貨款。對方告訴她,第二天就能收到貨物。
10日中午12時許,代小姐接到送貨員的電話,稱“貨品已經到佛山了,但廠家發出的貨是2臺包在一起的,要2臺一起拿貨或拿其中的1臺,都得再寄780元”。于是,她按對方的要求又轉出了780元。不久,送貨員再次來電:“您不是網站的會員,需要交1000元的保險金。”對方反復要求寄錢,代小姐開始懷疑,她上網搜索該網站,結果大驚失色:在“3·15”消費電子投訴網上,該網站赫然在詐騙名單之列。
“金項鏈”變黑電視購物仍在騙
“398元買一條40克的金項鏈,還帶一個手掌大的玉佩,這種好事誰不動心?”廣州天河區的朱女士在廣東某電視臺公共頻道看到這則電視購物節目。
播出的廣告里項鏈金光閃閃,還說附送一個觀音笑佛的玉掛墜,主持人鄭重承諾,“內部材質為鈦鎂金,表面鍍25K真金,永不變形,永不褪色!如果變形褪色,包退包換!”朱小姐忍不住拿起電話訂購了一條。
金鏈剛送來時果然金光閃閃,可是朱小姐的老公戴了10天后,項鏈就開始褪色發黑。朱小姐想起廣告里說的“包退包換”,又給商家打了電話。這次商家開始閃爍其辭,一連打了十幾次,每次得到的答復都是“過幾天聯系你”。
為了挽回損失,朱女士心生一計,她撥打同一個購物電話再訂購一臺手機。一天后,手機送上門時,送貨人被朱女士的老公一把抓住,扭送到附近的派出所。民警出面調解后,送貨人終于承認金鏈有質量問題,將398元貨款還給了朱女士。然而“永不褪色,包退包換”的電視廣告至今仍在播。
買了手機惹來騷擾電話
去年10月初,余先生通過電視購物節目購買了一臺海爾V72手機,電視廣告上宣稱買一臺699元,還另送699元“省錢寶”充值卡。手機送來后,承諾的充值卡不見蹤影。收到手機一周后,噩夢開始了。某天下午,自稱北京電視購物中心投訴科的負責人打來電話,關切地詢問他手機有沒有質量問題,隨后不斷來電慫恿他買其他品牌的各種手機。
“有時隔兩天打一個,有時一天打三四個,最夸張的一次一天打了30多個電話,我都快瘋了。”
前幾天,一名男子打電話到余先生的家里,其妻子接了電話,“喂,你老公出車禍了!你趕快出去把他領回來,否則出了什么事我們不負責任。”
余先生的妻子趕緊打電話給余先生,這才知道對方是故意恐嚇。
■律師說法
取證較復雜
交易勿忘留證據
北京東元律師事務所廣州分所的周律師表示,《刑法》中對網絡詐騙已有處理細則,然而網絡詐騙通常涉及異地監管,且因為技術原因取證復雜,涉案金額通常也不多,所以目前公安機關打擊的力度還很不夠,網絡行騙還比較猖獗。
周律師給消費者提了幾個建議,第一是在新媒體購買商品之前,注意網站或者電視臺的影響力和公信度,盡量避免在小網站買東西;第二是要留心廠商相關的證書、營業執照等等,看是否正規;第三要警惕價格過低的商品;第四,要將交易過程中的證據留下來,如匯款單據、電話錄音等,方便發現質量問題后取證維權。
趙佳月蔣哲燦敏譚潔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