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麗江禁用塑料袋5年調查:一個月內消滅白色污染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10:21 大洋網-廣州日報
作者: 柯學東 麗江一超市規定,購物30元以下需花0.45元買一個編織袋,這種購物袋與塑料袋明顯不同。 農貿市場上小商販用編織袋給消費者裝東西。 近日,一則“禁令”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從2008年6月1日起,全國范圍將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數十年來,使用塑料袋早已成了老百姓的生活習慣,但隨之而來的白色污染也日益嚴重。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的估算,全國每天使用的超市塑料購物袋達10億個,其他各種塑料袋的用量則在20億個以上。每一個塑料袋都是環境的殺手。 鮮為人知的是,在全國即將迎來“限塑”時代時,云南麗江“禁白”已經悄然實施了5年。目前,麗江市的“禁白”范圍從古城區擴大到了全市的四縣一區。 一紙“限塑令”能否限住“白色污染”?塑料袋的有償使用能否改變人們頑固的習慣?人們目前還在觀望中,但麗江“禁白”五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治理白色污染的成功范本。 文/圖 柯學東 藍天、白云,清潔的街道,三三兩兩的納西族婦女背著背簍,不時從身邊走過;成群的游客,人手領著一個編織袋,從各色的商鋪出來,在麗江,人們看不到五顏六色的塑料袋。 麗江現在替代塑料袋的是無紡的編織袋,遠遠看去,大小、顏色、厚度都與塑料袋差不多,但它是用無污染的原材料制作而成,并且可以重復使用。據麗江利客隆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原來的塑料袋每個成本只要幾分錢,但這種編織袋的成本是塑料袋的10倍。因為價格高,麗江人一般不舍得隨意扔掉,往往會重復使用。 牦牛吃下塑料袋后死亡 全國即將迎來“限塑”時代。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以下簡稱超薄塑料購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這一點事出有因。環保專家稱,我們日常使用的塑料袋“惡行”多多:自然腐爛需要200年,埋掉吧又污染地下水,燒掉又產生有害氣體…… 麗江“禁白”已經悄然5年。現在,張偉仍然覺得自己很幸運,作為麗江市古城區環保局局長,能在任上向白色污染全面宣戰,那種職業自豪感無以言表。 張偉告訴記者,在2003年7月“禁白”以前,麗江和全國很多地方一樣,白色污染一度很嚴重。“環衛工人體會是最深的,每天早上掃大街時,遇到大風,塑料袋滿天飛,追都追不上。還有那樹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塑料袋,路邊四處可見的廢棄的泡沫飯盒、塑料袋,這一切都與麗江這個美麗的旅游勝地身份不符。”那個時候,古城區的地下水道也經常堵塞,原因是塑料袋遇水膨脹而致。 “另外,白色污染對高原珍稀動物也是個威脅,在‘禁白’前,玉龍雪山上就有牦牛因為吞下塑料袋而死亡,類似死亡的牦牛在香格里拉更多。”張偉說,作為環保工作者,他深知治理白色污染的緊迫性,“塑料袋被人評為20世紀十大最糟糕的發明之首,即使政府不出臺‘禁白’決策,環保局自己也是想做這件事的。” “禁白”之戰在古城打響 張偉的等待并沒有太久。近年來,旅游資源的可持續開發成了麗江市政府重點思考的問題,而同樣是旅游勝地的香格里拉率先在景區禁止使用塑料袋,也“刺激”了麗江,麗江“禁白”的條件成熟了。 2002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準麗江撤地改市,次年4月,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分設為玉龍縣和古城區。古城區成立后的第一次黨代會就提出口號:要把古城區建設成為云南省富裕的區縣之一、滇藏大香格里拉生態文化旅游商貿中心、世界級精品旅游城市。 古城區作為麗江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麗江對外的窗口,但當時的狀況是,隨著各地游客的不斷涌入,古城區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用張偉的話說,這時需要“在環境保護方面做一些大膽的、有益的嘗試”。為此,在2003年4月1日,古城區政府制定了《麗江市古城區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及塑料包裝物實施方案》,并成立了“禁白”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麗江市與“白色污染”的戰爭首先在古城區打響。 電視臺每小時播一次通知 2003年6月20日這天,麗江古城區的群眾和游客突然發現,城里的主要街道及農貿市場都掛上了關于“禁白”的宣傳標語,環保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走上街頭發放宣傳禁止白色污染、反對塑料袋的資料,電視臺也以每小時一次的頻率,反復播放“禁白”通知。 2003年6月20日這天,麗江古城區的群眾和游客突然發現,城里的主要街道及農貿市場都掛上了關于“禁白”的宣傳標語,環保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走上街頭發放宣傳禁止白色污染、反對塑料袋的資料,電視臺也以每小時一次的頻率,反復播放“禁白”通知。麗江古城區正式“禁白”的日期是7月1日,而在這之前,麗江古城區人就搞起了轟轟烈烈的“禁白”運動,這期間,張偉的身份是“禁白”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他這樣解釋這場巨大的政策攻勢:“使用塑料袋太方便了,那是一種多年的習慣呀,沒有壓力,沒有政策攻勢誰愿意放棄呀?因此我們要做到全民參與,宣傳要做到家喻戶曉。” 一個月內消滅白色污染 據當地報載,2003年7月1日至10日,麗江古城對專門批發、推銷塑料袋的經營者給予堅決沒收并追究其來源,堵住源頭砍斷銷路。7月11日至20日,對市場上流通但未進行環保認證登記的紙袋、快餐盒、布袋及部分可降解塑料袋進行清理整頓。 7月21日至31日為強制執行階段,對農貿市場攤點及大小商店、飯店、超市的塑料袋進行強制檢查、強制沒收,并視情節進行罰款300元至500元。從8月1日開始,進入以罰款為主,罰款、教育、沒收并重的執法階段。 這場運動,古城區史無前例地動用了最大的行政資源,環保、公安、工商、旅游、宣傳等全部出動參與“禁白”。執法人員被要求分片負責,只要在自己的片區發現一個塑料袋就要遭到領導的問責,壓力不可謂不大。而外地游客,如果使用或帶入了塑料袋,導游也要負責。 為這場運動買單最大的是塑料廠和大型超市,麗江唯一的一個塑料廠為此倒閉,而有些大型超市塑料袋存貨的價值高達50萬元,因為這些塑料袋都打上了超市的名字,退貨不行,轉讓沒人要,超市也只好為環保買單。簡直是閃電戰,“禁白”一個月就見明顯成效。麗江人用無污染的編織袋替代了塑料袋,很多市民拿起了久未使用的菜籃子。滿天飛的塑料袋不見了,掛滿樹枝的各色“塑料旗幟”不見了。“現在我不敢說麗江沒有塑料袋,個別的是有,但古城區絕對沒有。”張偉說。 查塑料袋被人捅傷 對于張偉和他的下屬來說,那一個月的運動雖然取得了不俗的戰績,但這僅僅是“禁白”的開始!“人們的惰性是頑固的,長期的習慣也很難改變,不定期檢查,就會反彈。哪怕只有幾天不檢查,市面上的塑料袋也會明顯增多。”古城區環保局執法大隊副隊長何立軍說。 何立軍原來在市政局工作,“禁白”開始的時候借調到環保局,此后四年半一直在環保局做“禁白”的執法員。他對記者說,雖然是個小小的塑料袋,但禁止的難度超過了很多人的想象。“說是執法,有時候就成了吵架,追打。” 有商鋪的店面老板工作就好做得多,畢竟他們如果執意違法,工商部門可以吊銷他們的營業執照,因此他們在貫徹“禁白”政策時打折扣的時候不多。但那些流動的攤販就讓何立軍和他的同事非常頭痛。 現在麗江市古城區有大型的農貿市場4個,流動攤販5000多個,環保局12個執法隊員,一般要保持6人在外面執勤。“那些小商販大多來自農村,環保意識相對弱些,再說他們每天也就掙幾十元錢,要罰他們的款比割肉還難,因此經常產生糾紛。”何立軍說。 根據“禁白”政策,小商販向消費者派送塑料袋,第一次發現,沒收塑料袋并給予說服教育,第二次發現就要罰款50元。 但何立軍他們很快發現這項工作的困難。“我的同事被人用螺絲刀捅傷過,我自己也被人拿刀追砍過,被別人吐口水,被人用石頭砸過的同事更多。” 更多的時候是,那些在用塑料袋的小商販,一見到執法人員就跑。“我們執法5年了,不穿制服他們也認識我們,我們一去他們就跑,所以查起來真的很難。” 女販塑料袋藏內褲里 5年來,執法隊員受傷的雖然只有一個,但被毆打和遭到威脅的非常多。何立軍開玩笑說,有些女商販更是讓執法隊員無可奈何,她們有些人見到執法隊員過來,就把塑料袋藏到女廁所里,甚至藏在自己的內衣褲內,讓執法隊員哭笑不得。 而那些私人用塑料袋的,執法人員根本拿他們沒辦法。“人家認為使用方便呀,我們總不能一家一戶去查吧,剛‘禁白’那會,我們的隊員曾經在菜市場上看到一個老太太用塑料袋裝菜,便過去勸說她以后不要使用塑料袋了,結果老太太把一袋子的菜全砸在我們的執法隊員身上。” 何立軍坦言,有時候自己都想放棄,但他還是堅持了4年半。現在,12位執法隊員輪流外出執法,早班5點多就要到各個早點鋪,晚班深夜2點多還要去燒烤夜市執勤,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到目前為止,麗江古城區共出動綜合執法隊員7000人次,車輛2000余車次,夜間突擊檢查2000余人次,責令限期整改2000多家,說服教育100萬人次,現場罰款500多家,暫扣準營證、營業執照等有關證件40多家。 “不堅持不行呀,我們一天不去,塑料袋就會多一些。保持壓力是有必要的。”4年半下來,何立軍查獲的不可降解塑料袋達到了驚人的6000多萬個,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快餐盒100萬個,各種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杯、碗、碟近50萬個!這些東西都被制作成顆粒回收。 手提塑料袋成過街老鼠 不過,讓何立軍欣慰的是,他們年復一年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麗江成了全國知名的干凈、整潔的城市。 現在,這場由古城區發起的“禁白”擴展到了麗江市的四縣一區,麗江人也首先體會到了治理“白色污染”的好處。“現在在麗江街道上,如果你手提著塑料袋招搖過市,是要被人瞧不起的,就像過街老鼠一樣。” 記者在麗江街頭隨機采訪了一位手提編織袋的市民,這位姓何的市民告訴記者,剛“禁白”那會兒,還是覺得很不方便,有時候買菜只有兩手捧著回家,后來想通了,禁止塑料袋是為了保護環境。 “我一直住在麗江,我親眼看到這幾年城市干凈多了,禁止使用塑料袋,我舉雙手贊成!”這幾年,麗江堅持不懈的“禁白”帶來了良好的環保聲譽,各地來學習經驗的絡繹不絕。“2004年,在云南省一次全國環保工作會議上,當時的省環保局長李現武推薦了古城區‘禁白’的經驗,他重點提到了兩點:一是我們執法隊員像巡警一樣全部外出執法;二是我們像片警一樣搞片區負責制。這兩年全國各地的環保部門陸續來考察,近的有大理、遠的有深圳。開句玩笑話,這兩年我們的接待費一直居高不下。” 麗江“禁白” 早舊金山三年 對于“禁白”給麗江帶來的好處,游客也是相當有發言權的,在麗江古城的新華街,當記者問到禁止塑料袋問題時,來自北京的游客吳震這樣說:“麗江的‘禁白’,打擊的是人們的惰性。人的惰性只有一個天敵,就是強制力,是法律。這和系汽車安全帶一個道理。誰都知道中國司機最不在乎系安全帶,口頭宣傳指望司機觀念轉變,十年二十年也還只能在‘慢慢轉變’中,但是處罰條款一出臺、警察查處跟上,司機幾乎一夜之間都系上了安全帶。現在開車胸前沒有拉上帶子,他們反而沒有安全感了,這就是強制力的好處。” 麗江人有理由自豪,有報道稱:2007年3月27日,美國舊金山市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法案從生效之日起,該市所有超市、藥店等零售商禁止使用化工塑料袋,從而成為第一個通過此類環保法案的美國城市。這是歷史上第一只塑料袋生產后所沒有過的。而中國小小的城市麗江比舊金山整整超前了三年多! “禁白”難但不是不可為 不過,記者在麗江各個農貿市場采訪時也發現,極少數攤販仍在使用塑料袋。麗江市古城區環保局局長助理李紹坤告訴記者,那些塑料袋是由周邊縣市流進的,麗江原來只有一個塑料廠,“禁白”開始前就被查封了,很多買小食品的攤位,還是覺得沒有塑料袋不方便,用編織袋又不劃算,因此利用外出進貨或走親訪友時,偷偷帶一些進來。“國務院出臺通知要求塑料袋有償使用對我們來說肯定是好事,這會使塑料袋的成本增加,使那些還在用塑料袋的小商販自動更替為編織袋。” 麗江的“禁白”戰爭近5年了,轟轟烈烈,聲勢浩大,結果也頗為理想。 在麗江利客隆超市,記者注意到,超市的門口就寫著“為了我們生存的環境,請您有償使用布袋。”超市規定,消費在30元以上的消費者會免費得到一個可以重復使用的編織袋,消費數額在30元以下的則要有償使用,0.45元一個。據說,現在各大超市每年要簽訂責任狀,承諾不用塑料袋,不用塑料包裝物品,每年檢查一次。何立軍告訴記者,整個麗江市,各家商場基本上實行的都是這個模式。 張偉最后總結說:“‘禁白’是難,但不是不可為,關鍵是領導重不重視,宣傳到不到位,思想統不統一,執法嚴不嚴格。如果能做到這四點,任何地方都可以徹底治理白色污染。”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