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臺終于閉門謝客了,門票收入不足,難以維持正常經營是主要原因。當我們在為通俗文化充斥城市的時代背景下,文博景點門前“人跡罕至”而遺憾的同時,又不禁在想,是不是炮臺可以不收門票呢?
收門票固然增加了炮臺的收入,也將炮臺予以企業化的色彩,但受舊有的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原因,市場運作機制的缺乏,最終使該景點處于虧損狀況,閉門謝客也就成了自然而
然的事情。要改變這種局面,政府要加大對文博事業的扶持,通過門票收入來發展文博場所不是辦法。
從表面上看,免票對一個景點的經濟效益可能帶來很大打擊,但相應帶來的游客增加和逗留時間延長,卻使周邊餐飲、旅館、零售等整體行業均獲得了新的發展空間,政府也能夠由此獲取更多的財政收益,作為投入補貼炮臺的日常開支,就會促進該景點的良性循環。
事實上,國內不少地方就有因免門票而導致景點效益大增的例子。如2004年,在全國各地景點門票一片漲聲之中,杭州反其道行之,西湖免費開放。全市旅游業因此增收80億元。在許多發達國家,國家的文博景點的日常支出主要來自國家投入、配套商業運營、發行彩票、社會捐贈四個方面,門票收入只占很小一部分。
除政府支持外,秀英炮臺還應解決自身體制上的問題。能不能把炮臺辦成一個為市民滿足高層次文化需求的場所,將它作為一個市場來開拓?如果能把它當作一個服務行業來做,為市民提供一個有文化背景的休閑場所, 把現代經營的手段作為凝聚人氣的途徑, 也可以定期請一些專家教授開展講座,向市民普及有關知識,精心策劃有關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或許是炮臺走出困境的辦法之一。
作者:羅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