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聞網2月28日消息:想紀念歷史名人但卻缺少經費,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典讀村村民只好將白玉蟾紀念館設在當地公廟內,這是記者日前在典讀村見到的一幕。
據了解,白玉蟾是海南島詩書畫大家。他出生于南宋時代,出生地是瓊山五原都顯屋村(今海口市石山鎮典讀村),原名葛長庚,年幼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到白家,他因而改姓白。白玉蟾自幼聰慧過人,7歲能賦詩、背誦九經,12歲就知方外之學。16歲就出家云游,他
先后到過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四川等地的名山大川。白玉蟾的詩畫,被選入著名的《千家詩》和《中國畫家大辭典》。同時白玉蟾曾為道教南宗第五世祖,在中國哲學思想史上,也有他的特殊位置。
800多年過去了,典讀村卻一直沒有白玉蟾紀念館,當地許多村民只知道有這么一個人,但并沒有真正了解他。為了紀念歷史名人和讓后代知道他,去年,典讀村村民自發捐款1萬多元,花錢請人雕刻了白玉蟾塑像,并將公廟改為紀念館。將白玉蟾塑像與當地公神放在一起,當地人來拜神時,順便可以拜白玉蟾。此外,村民還在墻面上張貼他的事跡和詩歌,過往行人可以進來參觀和閱讀他的詩。
2月25日上午,下鄉考察的海口市博物館研究員閻根齊看到這一場景后,不停地搖頭,認為將公廟改造成紀念館不妥。他說,白玉蟾是道教南宗第五世祖,地位很高,村民隨便將他的塑像放在這間沒有道教風格又十分破爛的公廟內不妥。
聽了專家一席話,典讀村村長鐘時祿也道出了自己的苦處。他說,雖然典讀村是白玉蟾的出生地,但村里人口少,村民又比較窮,實在是拿不出更多資金來建紀念館。但如今典讀地區了解和知道白玉蟾的人已不多,如果再不辦紀念館,將村里的一些文物收藏集中起來,再過幾十年也許將沒人記得他了。
春節前,村民終于將公廟改造成白玉蟾紀念館,地方雖然狹小,但還是吸引了不少當地居民前來參觀和閱讀他的詩。采訪中,鐘時祿說,白玉蟾是歷史名人,希望政府能出資給予幫助,在典讀地區辦一個像樣的紀念館,讓后人都知道他。
作者:洪寶光 陳少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