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我是徒有虛名的收藏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5日 09:45 北京晨報 | |||||||||
說起“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是提起“馬未都”,對文物收藏感興趣的人肯定知道。馬未都就是這座中國首家私立博物館的主人。作為著名收藏家和鑒定家,圈里人談起他來都是津津樂道。這不僅因為他創建了中國第一座私立博物館,而且也因為他敏銳洞察真偽的眼力和頗具傳奇色彩的收藏經歷。 采訪當天恰巧是他最忙的一天——他有17件事要辦,但他還是擠出了近3個小時接待記
私立博物館要改制 靈感源自與父子間的一次談話 馬未都的“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位于機場路附近,剛搬的家。記者是在他發出的一條詳細的手機短信息的指引下順利到達的。 這條短信息格外有趣,讓人一看就知道主人做事的嚴謹與周密——“大山子走機場輔路,過五環四百米鉆過南皋橋六百米,過高壓線塔立即右拐,約一公里半,過不規則十字路口直行四百米,路南右手二層拱窗白樓‘觀復’。” 與馬未都先生的對話是從上述短信開始的,他告訴記者:“這條短信始終在手機里存著,誰問就發一條,結果很方便,讓你一下就能找著,我已經發了無數次了。” 接著,話題就轉到了馬未都于1996年創建的中國首家私立博物館的改制問題上。“改制是為了適應發展,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改制是個重要話題,這些日子連國有銀行都改制了,博物館的改制工作現在正在實施中,明年初就能宣布。” 從籌備到今天,這家私立博物館經歷了整整10年的風風雨雨,為何突然要改制呢?馬未都解釋說?“博物館改制的原動力就是受兒子一句話的感動。”5年前,馬未都的兒子去英國讀書。入學第一天,老師、校長、舍監把他的兒子叫到一個墓碑前說,這里埋著他們學校全部的原始校董,這些都是200年前的事情了。 聽了這件事后,馬未都開始想一個問題——英國人在200年前生活富足的時候辦的一個學校,直到今天還能夠讓一個中國人受惠,這種恩惠就是體制帶來的。創建了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馬未都當然希望它健康發展下去,然而個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于是,馬未都產生了一個念頭:要想把博物館完整有效地留給社會,必須要改制,否則,這個博物館就可能自生自滅了。 辦成文物界的“希望小學” 要把博物館變成社會財富 馬未都想把這座私立博物館改制成中國第一家理事會制的博物館,由全部理事承擔起對這個博物館的社會責任,而理事制企業是可以延續、可以繼承的,只有這樣才能把這個博物館變成社會財富而不是個人財富。 記者了解到,馬未都的博物館在改制后,“理事”只吸收自然人,而不吸收法人,因為這樣不容易產生糾紛。比如一個法人帶著大量資金進來,他要拍賣文物,就沒辦法了。理事都是對中國文物有熱情的人,理事可以擁有文物,也可以不擁有文物,但條件是必須愿意為了中國文物作出貢獻,大家共同承擔社會責任,其權利和義務是相等的。 “博物館是非盈利機構,因此理事們不可能在這里賺到錢。”馬未都將改制后的博物館戲說成“文物界的希望小學”,大家是為了共同的興趣來做這項慈善事業的,第一批理事都是功成名就、經過市場歷練的人,其中有些是企業家。對大家的合作,馬未都表示經過了深思熟慮,相信合作會很愉快,因為里面沒有利益分配,但對于他和這些理事來說,這是人生的一大享受。這種享受是其他形式無法替代、無法獲得的,有這點就已經足夠了。 “在這里理事無大小,不能因為我東西多我就是老大,每人都持有平等的一票,可能會出現多數理事否決我的情況。我們唯一獲得的是社會榮譽和繼承理事的權利。比如我兒子,如果他愿意,他可以成為博物館的理事。終極目標是使理事達到50人,之后就不再發展了,我一定要把私立博物館做得比有些博物館更有意思。”馬未都對自己博物館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從收藏中獲得很大滿足 認識了許多人,有了可以“炫耀”的資本 從博物館開始籌建到今天的改制,馬未都稱自己前后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當時想法比較簡單,就想把基本的收藏成果向人們展示,從未想過它是否會永久地“活”在社會上。 1992年,馬未都在勞動人民文化宮辦過一個展覽,好多人上前詢問,他覺得很有意思,但展覽在一兩個月后就關掉了。馬未都后來想:如果這個展覽能夠長期地辦下去,就有很多機會跟人溝通,因此也就產生了辦博物館的念頭。 創辦博物館所獲得的滿足是別人不知道的,因為有些人的滿足可能體現在買了一件東西、賣了之后賺了不少錢,他覺得這就算獲得了極大滿足。但是馬未都表示,自己沒有賣東西,但最大滿足在于認識了許多人,在人家面前有了一個可以讓他“炫耀”的資本的時候,他也獲得一個滿足,這就是中國的文化對人的吸引,那種樂趣是你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 談起當年的收藏經歷與感受,馬未都說,當時是一種獨享的樂趣,與人不能共享,因為當時沒有這個氛圍,你想找人談人家都不理你。就好比是到一個窮山溝里去唱京劇,人家肯定認為你是一個精神病,因為大家都沒接觸過。 自爆收藏成功原因 生在一個千載難逢的夾縫中 對別人給予的“大玩家”稱謂,馬未都立即謙遜起來:“我覺得在所有收藏者中,我是徒有虛名,我所有的優勢就一個‘早’字,早于別人在20多年前進入一個沒人涉足的領域,對別人怎么稱謂,我不太計較,但是如果‘大玩家’是帶有一種北京人的幽默感,我也能接受。我不敢稱自己為收藏家。像國外一些人集一百年的實力去做一件事,那是真正的收藏家,我們中國在這一領域才不過20年。” 馬未都說,自己入行時間特別早,從官窯值兩塊錢時開始買直到它值20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趕上了機遇。 “如果《文物法》在1949年建國后就迅速頒布,那就沒我什么事了,我只剩下看的份兒了,但我恰恰生在文物法制定前三十年,這樣才給了我一個夾縫,這也是千載難逢的。” 馬未都說,因為中國的好多文物,比如成化斗彩杯,它從明朝中葉就開始值錢,一直歷經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經過清朝晚期的同治、光緒到民國時期,都特別值錢,從來就沒有不值錢過。但是到新中國成立后,它就突然不值錢了,這在中國的收藏史上是從未有過的,什么東西都不值錢,恰好機會自己趕上了。 當時,因為什么東西都不值錢,因此就沒有任何人去關注,現在回頭看,當時不管誰去關注,都會獲得極大好處。在最沒人喜歡的時候,就出了他這么一個“另類”開始喜歡古董,幾塊錢就能買一件好東西。 “當別人問我,一個月掙百八十塊錢,哪兒來的那么多錢買東西”時,我就告訴他當時還是東西便宜,花20元錢可以買三件。因為當時賣不出去,就出現了有趣的現象——誰買東西誰就是大爺,都追著你賣。當時我認識的許多人,把家里最值錢的東西拿出來,無非就是想換一個冰箱、一臺彩電,現在一想,當時人家賣的東西可以把一個冰箱廠給買下來,這主要是所有人當時都看不到前景,我是因為喜歡才買的,我當時也沒有看到前景,都不知道它以后會值多少錢,只是覺得它太有意思了。對我的最大挑戰是——你不可能知道它的全部,你只能知道它的一部分,這會讓你對它產生極大的興趣。 大玩家很少賣古董 感覺文化人賣東西很丟人 對自己收藏這么多年來很少賣東西的事實,馬未都說自己當時之所以有許多東西沒賣,是因為覺得作為一個文化人,賣東西感覺很丟人—— 一個文人怎么能賣東西呢,除非活不下去了。 馬未都說,早年他曾花10元買了一個碗,人家馬上出價20元,按說早該賣了,因為價格翻了多少倍,但是他沒賣當時就覺得面兒薄,不好意思賣,然后就自己留著,到了現在,當時10元錢買的碗能值10萬了,結果就這么擱著掙錢了。 “我第一次賣東西時,7件共賣了230元,這是因為同一類別的東西我研究透了,遇到比它們還好的,我就淘汰次的。” 馬未都介紹說,古董行業生與死之間就是一張紙。比如買畫,買對了可能價值連城,錯了可能一文不值。 “你買東西從來沒有上過當嗎?”對記者的疑問,馬未都坦白承認曾經上過小當,這也是很正常的,不過將它們擱在歷史的坐標上就已不再是上當了——比如當年花100元買了一對光緒仿康熙的瓷瓶,當時以為是康熙年間的,買后才知道是光緒年間的,實際上這就算上當了,但是撂到今天它至少值好幾萬,因此也就不算上當了。 但是大當從來沒上過,因此自己的心態好,總覺得文物的最大價值在于文化內涵,即使上當自己在心理上也能承受。 首席記者 楊玉峰/文 ●鏈接.簡介 馬未都祖籍山東,先前從事文學創作及編輯工作,他的收藏興趣始于“文革”,上世紀80年代中期又較早意識到收藏與投資的重要性,從收陶起步而成為專家,至今已有陶瓷、古家具、玉器古玩等藏品逾千件。被譽為“京城四大玩家”之一。 欣賞更多絕世藏品,請進入新浪收藏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