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年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中概股)集體陷入信用危機,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被停牌或退市。無論是真造假還是被錯殺,他們的聲音都值得聆聽。其中一位不愿公布姓名的退市者向南方周末記者講述了他上市與退市的經過,他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給出忠告:如果你想上市,一定不能找短線操盤手;如果你想繼續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待,得把審計公司和律師所的關系處理好,否則還是安心發展企業吧。
中國北方一家科技公司董事長(其公司是這波中概股信任危機中最早退市者之一) 采訪整理:南方周末記者 張育群
過去很多銀行行長專程到公司拜訪我并給予大額授信,但現在他們都不接我的電話了
我是底層工人出身,對資本市場幾乎一竅不通,我只能跟他們說:你說的我都聽不懂,但你是朋友介紹過來的,那咱們就是哥們,就照你說的做吧。
我已經掏了1000多萬美元的服務費了,可他們還在向我要錢,而且一張口就是500萬
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一定會對這些資本掮客說不
在渾水公司發布了那份看空報告后20個小時,我疲憊不堪地從紐約回到了國內。一周后,也就是2010年年底的一天,我向美國審計公司“承認”部分合同存在問題,接下來,鋪天蓋地的電話和譴責幾乎把我淹沒了。
“這件事對你和公司的500名員工,會有多大傷害?”市長在電話里問我。我疲憊不堪地趕往他的辦公室,這位56歲的市長馬上湊近過來問了我一堆問題。
6個月之后,我對這個問題仍然沒有一個特別準確的答案。在這半年里,我經歷了創業以來最大的一次考驗,甚至險些沒有熬過去。這股質疑小盤中國概念股的浪潮中,一些生長在反向并購流水線上的創業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遭到做空者的集體圍獵——我的公司不幸成為最早退市的企業之一。
如果這一切沒有發生,我的公司仍將是行業里有潛力的明星企業。我有著白手起家的故事。從2003年創業至今,在短短七年時間里,公司成為了這個競爭并不激烈的領域內的未來之星。在過去四年時間里,每年銷售收入都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長。
但這一切均伴隨著渾水公司的那一份報告戛然而止。退市后,諸多大合同因信譽受損而無法繼續。在過去,很多商業銀行行長專程到公司拜訪我,并給予大額授信;到如今,各家銀行都給予了公司信貸風險警示,我現在給行長們打電話,他們都不接了。
不僅僅是我,員工們在退市后半年多的時間里一樣是戰戰兢兢。春節后,德勤會計事務所及斯格特事務所的獨立調查組在公司駐扎了45天,并和員工挨個見面盤問。這對大伙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們中許多人因為聽信了公司要破產的謠言而辭職。這讓我不得不花費更多精力去和公司骨干交流,甚至許諾提前支付五年的薪水,勸他們留下來。
行政力量推動上市
四年前,地方官員鼓動我們上市——中國官員的政績單里包含這兩項重要內容:招商引資必須要達到多少,必須有多少上市公司。
在官員們的推薦下,我接觸到了香港和美國的幾家中介機構 (如果時光倒流,再讓我選擇一次,我一定會對這些資本掮客說不),并和他們簽下上市意向書。這些公司聽上去名聲都很大,什么“道格拉斯公司”之類——后來才知道他們都是小公司。
這些資本掮客們竭力鼓吹在美國反向并購買殼上市的好處——費用極低,融資很快。他們同時強調自己技術熟稔,在最近幾年,這類手法已經成功將幾百家類似于我們的中國企業送到美國資本市場。
作為一個底層工人打拼出來的創業者,我對資本市場幾乎一竅不通,只能跟他們說:你說的我都聽不懂,但你是朋友介紹過來的,那咱們就是哥們,就照你說的做吧。隨后,在他們操作下,我的公司采用“反向并購”的迂回方式,買入美國OTCBB(美國場外柜臺交易系統)的一家殼公司并實現上市。
牽頭的財務顧問公司向我們介紹包括審計師事務所、投資者關系公司等整個鏈條上的服務機構,那些審計所和律師所聽上去也都很大牌,結果一見面發現全是美籍華人(后來我才知道,這些都是很小的、不知名的、不那么讓人放心的機構)。為我們出具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來到中國辦公室里第一件事情是收幾十萬美元,再予以簽字——這家聲名狼藉的會計師事務所后來在漩渦中推卸責任,并進一步把我們推向深淵。
兩年換了四個CFO
從外界看來,上市是一個值得炫耀的里程碑,但對掌舵者來說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和繁忙。我得面對無數藍眼睛高鼻梁的外國投資者,每個月我都必須飛美國一趟,會見各個投資者。為了省錢,我們都坐公務艙去,一飛十幾個小時,腿都腫了,每個月到了要飛美國的時候,都要下很大的決心。在這些國際航線上,頭等艙都是投行和律師——在過去五年愈益蓬勃的中國概念股上市的業務中,最大受益者也是這些人。
每個月我要在美國開三天會,再加上路上的時間,一個月有一周的時間都花在和投資者交流與倒時差上。我經常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所以每次都帶一箱方便面過去。盡管十分不愿意去國外參加投資者會,但他們總告訴我說必須去——不去股票就要跌,投資者就會認為你對股民不重視,或者企業有問題。
即使回到國內也沒得清閑。在過去兩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投資者的應許之地,每周都會有投資者來中國開會,投資者和中介機構過來拜訪你,沒有哪家我可以不接待,否則他們又要寫報道說我們不行了。最后我看老外都長一樣,累得都記不住他們的名字和臉了。
從OTCBB市場轉至主板時,我們換了一波中介機構。當時根本不懂怎么找律師、找審計公司,都是美國投資者介紹過來,簽合同,一個月給多少錢,干什么活。在上市后,我們也被指責為兩年內換了四個首席財務官(CFO)——這是因為在很長時間里,我們通過獵頭、朋友和投資者等各種關系,卻發現找不到一個熟悉美國資本市場且愿意呆在這座城市的CFO。
資本市場的羔羊
2010年一季度,我們公司毫無懸念地創下銷售業績的新高。相比2009年同期增長三成多,股價也沖到了歷史最高位,然而我沒有想到,在表面繁華之下,危機正在集聚。
對華爾街的股票做空者來說,高股價的小盤中國概念股一直是其夢寐以求的狩獵對象。幾乎毫無預知,我還在美國參加董事會的時候,一家名為渾水的研究機構發布了一篇針對我們公司的報告,稱找到了地方稅務部門2009年的納稅證明,發現我夸大了營業額;同時稱給幾家客戶打了電話,發現我們的客戶及合同根本不存在。
渾水公司看似無懈可擊的報告讓投資人產生了恐懼,并導致我們股價在隨后的一周暴跌,直至我們主動停牌時,已經跌去了60%。交易所也于此時下發了退市通知,稱除非我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出來,否則公司將直接摘牌退市。
我當即明白有做空機構盯上我們公司了。看到報告那天,我立刻訂了下一班飛機回國。這時我的電話已經被打爆了,股東、律師還有家人,都問我有沒有什么事,因為國內謠傳我被扣在美國了。
渾水公司是一家營利性機構,他們向投資者出售研究產品及服務。更重要的一部分收入來源,則是他們每次發布看空報告前,就已經做空這一股票,待股價下跌后再平倉獲利。在這一年里,渾水公司通過獵殺多家公司成為了華爾街的明星企業。
讓人感到吃驚的是,在做空我們公司時,部分中國企業落井下石甚至推波助瀾。從渾水公司的報告,我一眼就看出了渾水背后我們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的身影,他們希望借助渾水的力量把我們干倒,從而成為行業里的霸主。這讓我非常憤怒。
告訴渾水公司通過稅收證明來判斷我們的營業額,應該是這家競爭對手的杰作,這顯然能讓稅收政策與中國迥異的美國投資者相信——在國內,稅務局如果看到我們企業今年納稅任務已經完成,則允許今年營業額的部分稅款暫緩上交,放到明年再繳納,這是很常見的一種作法,為的是避免下一年度更重稅收任務的財務安排。另外,從企業自身經營角度而言,上年度如果我的流動性不充裕,我可以延緩到下一年度繳納稅款。渾水公司卻把這個稅收證明當成最鋒利的匕首,刺向了我們。
然而,壓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我們的審計公司的報告。在主動將股票停牌的四天后,那家每年收取我們近30萬美元費用的審計公司,把我們的電話會議錄音提供給美國證監會(SEC):他們稱我在電話里承認了造假,其中部分客戶合約子虛烏有。
這些合同并非虛構,而是跟客戶簽訂的框架協議,我曾經在過去一再跟他們強調,框架協議執行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這家審計公司跟我說只要是協議就有效,可以計入報表。不過在遭到投資者質疑時他們卻矢口否認這些合同的合理性了。隨后,我就接到了退市通知——在這輪與資本空頭的鏖戰中,我坐了一回人生的過山車,最終以完敗收場。
在過去兩年時間里,我也沒有賣過一手股票——因為不懂,也沒有人幫我參考。所以很多人說我們拉高股價實現高位融資,這讓我感到很委屈。我們是資本市場上無知的羔羊,被空頭們盯上的羔羊。
對同被獵殺者的忠告
退市給我的日常經營帶來了巨大損失。2010年我跟一個客戶談定了一個8億多元的項目,可到現在,他開始猶豫要不要與我簽合同了。那客戶跟我講:從你個人人品我們相信沒有問題,你企業的技術實力沒有問題,可是有一點,我把預付款給你,你干到一半倒閉了怎么辦?
幾個月后,美國資本市場上中國概念股泡沫徹底破滅。中國高速傳媒、中國教育集團、中國綠色農業……眾多“羔羊們”被空頭一一獵殺。在過往5年,中國新股上市的業務愈加蓬勃,絕大部分都是真實和可信的公司。當然,也會有一些害群之馬存在。只是無論如何,最終獲益的,并非企業本身。
通過這次危機和一些審計公司接觸,我吃驚地發現在美國,官司是能把企業拖垮的。遭到投資者質疑后,我們花了大價錢找來幾家國際大行做調查報告,希望能幫我們正名。他們聲稱能夠45天調查出來,但卻審計了三個月,每拖一天就意味著我要付出更多的服務費用,后來我已經掏了一千多萬美元服務費了,現在他們還在張口跟我要,而且一張口就是500萬美元——我總共融資才融來1億美元,這些看上去溫文爾雅的中介機構,他們是想把你吃得只剩一張皮。
前幾天有幾個美國律師給我打電話,說愿意免費給我們打官司,我想都沒想就掛了。舊時江湖已遠,我早已置身于外——我對重新上市已經不抱幻想了。做實業的人就應該離資本市場遠一點。這些天,我經常看《華爾街風暴》、《華爾街不相信眼淚》等書,這些書描述的公司跟我的經歷有些相通。越看心里越郁悶,悔不該當初。
仍不斷有中國概念股被空頭們拖下水。這堅定了我一個看法:中國企業要在美國上市,一定不能找短線操盤手,他們會把你害死,你一定要找長線投資者和服務商。上個月,我給另一位置身漩渦中的中概股老板打電話,告訴他:把心態穩住,量力而行。如果你想繼續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待,你得拿出超過1000萬美元的資金做預備,把審計公司和律師所的關系處理好;否則還是安心發展企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