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賈壯
“政府參與資源配置規模須適度,政府如果成為主要的需求方,資金的主要使用者,必然有其他的市場參與方資金的需求受到擠壓。”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昨日在“《財經》年會2014:預測與戰略”上發表上述觀點。同時,她表示,待條件成熟時,擇機放開存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在競爭中自主定價。
胡曉煉認為,發揮市場對金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應該把握好三個問題:一是界定好政府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二是進一步完善市場配置中的價格形成機制,三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問題。
胡曉煉表示,政府既是市場的參與者,也是資金的需求方,但政府參與資源配置規模須適度。同時,政府參與資源配置也應該以規范透明的市場化方式進行。
關于“進一步完善市場配置的價格形成機制”方面,胡曉煉指出,最重要的就是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改革。她表示,接下來首先要以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勵約束機制為重點,提高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此外,通過推出大額存單的方式,逐步提高金融機構負債產品自主定價的市場化程度。
“探索中央銀行的政策利率體系,逐步推進貨幣政策框架,待條件成熟時,擇機放開存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在競爭中自主定價,發現均衡利率。”胡曉煉稱。關于匯率改革,她表示,從微觀層面來看,匯率逐步向均衡水平靠近和浮動,能夠促使企業減少對低要素價格的依賴。
關于放開存款利率管制的問題,中國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財經年會上發表了另一番觀點。
“全會講要解決地方的事權大財權小,解決怎么匹配,而利差收入直接影響地方財政,假如這個條件還成立,利率市場化的水平在存款利率的放開可能有一個時間過程。畢竟企業的資金處于一種供大于求的情況。”閻慶民稱。
“利率市場化過程中有企業的承受能力問題,其中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高,超比例調高杠桿是不可持續的,從這個意義來講,如果利率市場化步伐過快,首先是國有企業承擔不了。”他稱。
至于利率市場化對銀行的影響,閻慶民認為大銀行和中小銀行不太一樣。理財產品是利率市場化催生,資金來源不穩定,需要做負債管理,利率市場化對銀行尤其是中小型銀行會形成很大沖擊。
閻慶民表示,金融越發展,監管越重要。“這次國際金融危機表明,金融監管也具有宏觀調控效果,應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一道納入宏觀調控政策‘工具欄’,提高政策的協同性,防止政策疊加和沖突。”他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