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魏晞)11月11日,廣受關注的中國貨幣供應量最新數據公布。中國央行稱,10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07.0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3%,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1個和0.2個百分點。
14.3%的增幅,與今年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定目標漸行漸遠。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全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預期增長目標定為13%左右,即全年M2增加約12.67萬億元。而從今年前十個月的數據看,要實現這一預期目標顯然存在難度。
但從官方口徑分析,即便是14.3%的增幅,已經是政策調控者“保持定力”、有意為之的結果。今年以來,就在外界擔心中國經濟增速整體繼續放緩、出口萎縮之際,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強調,中國不會以短期刺激政策推高經濟。這也意味著中國不會實行過度貨幣寬松和過度信貸擴張政策,央行將保持“不放松也不收緊銀根”。
六天前,中國央行剛剛發布2013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談及下階段貨幣政策思路時也言明,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定力,精準發力”。政策調控重點是“創造一個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促使市場主體形成合理和穩定的預期,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但是,即便官方努力施行穩健貨幣政策,中國貨幣供應量仍然增速加快。究其原因,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這是多方面因素“內外交織”的共同結果。
周景彤表示,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銀行貸款,二是外匯占款。而從十月份數據看,人民幣貸款數據較低,因此推高貨幣供應量的“幕后推手”,應主要是外匯占款。
而外匯占款的增加由多方面原因促成:近期人民幣重回升值趨勢,美國延遲退出QE3等因素,使得國際資本流向發生逆轉,海外熱錢加速回流中國;中國經濟今年8、9月份穩增長效果逐漸顯現,也加快了國際資本向中國流動;此外,10月末中國外貿順差規模增大,這都推動了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增加。
而從10月份貨幣供應數據分析,周景彤還指出,有一點現象頗為“古怪”,值得關注。10月末,狹義貨幣(M1)余額31.94萬億元,同比增長僅為8.9%,遠低于廣義貨幣(M2)的增幅。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之間“剪刀差”的增大,意味著存款有定期化的趨勢,說明中國當前經濟的活躍度還不夠。
中國央行11日公布的數據還顯示,10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70.79萬億元,同比增長14.2%,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1個和1.7個百分點;人民幣存款余額102.69萬億元,同比增長14.5%,但當月人民幣存款減少4027億元。
初步統計,2013年前10月中國社會融資規模為14.8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1.81萬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