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3日電(記者岳瑞芳)進入2013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屢創新高。2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報6.2082,較前一交易日大漲126個基點,在繼續向6.20關口迫近的同時,也創下了年內單日最大漲幅。
但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出現回調,報6.2152,較前一交易日回調下跌70個基點。此間專家表示,人民幣匯率在屢創新高的同時,也需警示雙向波動加大的風險。
人民幣持續升值發端于2月下旬,隨后一路強勢走高。3月25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報6.2096,突破歷史高點;3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開盤報6.2095,再創歷史新高;僅4月份,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就9次刷新紀錄。據粗略統計,從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累計升值超過1%。
分析人士表示,單憑中國經濟基本面似乎不足以解釋人民幣加速升值的現象。2月下旬以來,中國的經濟數據一度低于市場預期,3月對外貿易甚至還出現了小額逆差。
對此,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微博]認為,主導本輪人民幣大幅升值背后的推手與全球第二輪大規模量化寬松政策、國際資本套利有密切關系。
記者了解到,一段時間以來,發達國家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國際資本流動持續的溢出效應凸顯。自去年三季度以來,面對持續惡化的主權債務局勢,以及世界經濟普遍出現的增長減緩、停滯甚至衰退,各國又重回“保增長”政策軌道,發達國家央行相繼展開前所未有的量化寬松競賽。
在此背景下,中國央行在頻繁采用逆回購方式為市場注入流動性的同時并未動用利率杠桿,導致目前中國基準利率高于美國可比利率水平,利差和匯差同時存在給海外資金創造了更大的套利空間,驅動資金回流推升人民幣持續升值。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時間2日晚,歐洲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降低25個基點至0.5%,這也是自去年7月5日以來歐洲央行的首次降息調整。分析人士認為,此次調整將進一步助推人民幣匯率攀升。
伴隨著人民幣持續升值,“熱錢”流入也呈現加速跡象。據中國央行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新增外匯占款(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1.2萬億元,刷新歷史紀錄。其中,3月份2363億元的新增規模雖然較2月份的2954.26億元和1月份的6836.59億元有所縮小,但全口徑外匯占款已經連續4個月實現正增長。分析人士稱,外匯占款連續4個月增加,表明“熱錢”正持續流入中國。
與熱錢洶涌而入相對應,部分專家對人民幣未來走勢不甚樂觀。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全球市場業務主席李晶警示,資金從涌入轉變為抽出,轉換速度很快。倘若國內二季度宏觀數據繼續下行,人民幣匯率轉弱應在預期之內。與此同時,美國市場近來好消息頻傳,美國經濟走強將成為另一重推動人民幣匯率下行的力量,尤其是美聯儲官員關于貨幣政策的表態,足以改變全球資金的風險偏好與流向,未來需警惕人民幣雙向寬幅波動造成的沖擊。
花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微博]認為,長期來看,人民幣漸進式升值壓力仍在,畢竟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優勢明顯。但就目前國內的經濟形勢而言,未來2-3年內,人民幣貶值風險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