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史進峰 北京報道
10月10日,保利地產(微博)豪擲幾十億成就長沙、上海兩大地王,但房地產商高漲的投資熱情尚未傳導至銀行體系和貨幣當局。
權威人士透露,9月最后一周,國內銀行體系信貸投放并未重現此前月末、季末慣常的突擊現象,截至9月30日,工建中農四大行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僅1660億元,環比較上月少增500多億,其中工行和建行維持了一貫500億左右的新增貸款,但中行,尤其是農行新增貸款有明顯下滑,“從26日到30日,新增貸款很少。”
知情人士透露,四大行信貸環比少增兩成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銀行在季末最后幾日對各大行進行了窗口指導,多位人士還透露,“央行叫停了部分銀行的票據貼現業務。”
央行此舉的邏輯很明顯,旨在限制各家銀行月末和季末通過票據貼現來實現信貸沖刺,9月中下旬以來,貨幣市場一路上揚的銀行票據直貼利率恰好部分側面印證了上述消息。
“十八大前,無論是央行還是機構都不會有大的動作了。”10月10日,一家大型銀行公司部負責人如是告訴記者,他預期,政府換屆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年底或明年初可能略有回升,“屆時將在信貸結構上有所反映。”
“9月份新增貸款可能要低于此前預期的7000億水準。”一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分析。
四大行票據壓縮700億
多家銀行人士反映,央行希望各家銀行能夠嚴守額度控制的底線,按照3:3:2:2的季度投放節奏發放貸款,這是央行叫停部分銀行票據貼現的關鍵原因,各家銀行最后幾日也不得大幅壓縮票據貼現。
數據顯示,9月末工建中農四大行票據貼現下降700多億,而9月26日這一數據尚為負增長100多億,這意味著四大行9月份剔除貼現后,一般性貸款新增在2400億元左右,與此前大體一致。
央行三季末出手窗口指導壓制票據貼現的做法,使得銀行體系季末信貸沖刺的動能大降,存款或許也會受到部分沖擊。
數據顯示,受季末存款回流影響,截至9月底,四大行存款余額(含同業存款)增長1.2萬億。不過,受票據貼現壓縮影響,股份行的存款增長并不樂觀。
據上述大行人士分析,目前銀行月末季末存款沖刺,無外乎如下手段:除依靠發行理財產品帶來的時間差沉淀短暫而巨量的儲蓄存款外,月末沖刺票據貼現則被視為存款派生的重要手段。
從信貸結構看,今年二季度來,房屋銷量在經歷了8個多月的同比負增長后,開始觸底反彈至正增長,這帶動了個人房貸的快速增長。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四大行新增貸款中,仍以個人貸款為主,公司貸款雖有所恢復,但估計中長期貸款依然疲弱。
10月9日,渣打銀行(微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王志浩最新報告以“令人驚詫的回暖”來形容當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他認為,不同于廣泛預期的大量空置房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去消化的情況,很多大城市庫存水平開始下降。“大型開發商已經開始拿地。銀行開發貸款狀況持續好轉。”
房地產市場的好轉,也讓一些中小銀行不得不改變此前對房地產貸款避而遠之的態度:一家股份行的內部會議為是否應該加大房地產開發貸款的比重發生爭執,而另一股份行下半年一口氣新增了近百億的開發貸額度,此前幾個季度,該行開發貸比重和余額持續雙降。
“房地產貸款收益率現在綜合下來超過10%了,為什么不做?況且市場在回暖。”一位股份行支行行長如是說。
萬億投資尚未奏效
與四大行信貸疲軟相呼應的,還有包括國開行在內的政策性銀行、受存貸比制約的股份行。
消息人士透露,截至9月30日,國開行單月新增貸款不超過400億元,略高于上月200億的新增信貸,“但三季度的月均投放低于此前平均的550億-600億。”
前9個月,國開行新增貸款投放在5100億元左右,體量甚至超過中行,但在發改委萬億投資項目紛紛曝光的3季度,國開行反而慢下腳步。借用開行一位人士的話說,“我們信貸投放一直比較均衡。”
據本報記者統計,截至8月底,國家發改委2012年公布的審批項目顯示,今年至少有26個地方城市地鐵項目和軌道交通項目通過審批,投資規模超過7007億元,這些已公開披露的項目,當地政府擬出資額總計超過2751億元,占總投資規模不足40%,剩下60%的資金需要銀行體系尤其是大型銀行的慷慨解囊。
不過,2012年商業銀行持續“短多長少”的信貸投放結構,尚難反映出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即便是地方性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能力也受到很大制約。
8月份,地方性金融機構(城商行、農商行和農信社等)新增貸款約3000億元,市場份額超過40%,高于一般30%-35%的水平,不過持續能力受到質疑。
一位廣東當地金融機構人士向記者坦言,由于上一輪四萬億刺激計劃,相當部分政府投資是通過地方金融機構融資的,導致不少城商行正在接近銀監會對單一授信主體融資比例不得超過10%上限的規定,“信貸投放空間不大。”
股份行的情況更不樂觀,一家股份行透露,該行9月新增貸款幾乎很少,“主要是投放額度超出了進度安排。”
相較于間接融資的疲軟態勢,債券融資則呈現火爆態勢。
據中金公司統計,截至9月30日,非金融企業債券(包括企業債、公司債、中票和短融)凈增量達2717億,為2011年以來單月最高量。從結構上看,中票仍是增長主力,凈新增1535億,占全部非金融企業債券凈增量的57%,顯示中長期債券對基建項目的支持力度在逐步加大。
“債市監管機構近期在密集開會,估計會有新政策出臺。”一家大行投行部人士向記者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