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綜合報道】據證券日報報道,分析人士認為,有些理財產品在類似“變相吸儲”,其并沒有直接投資,也就是銀行理財產品募資沒有真實性投資,由于信披的不透明,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公眾無法知曉,而“無風險高收益”的現象也將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
然而,有分析人士也擔心,商業銀行會發行新的理財產品募資來償還到期產品的本息,不斷的“發新還舊”,即使是銀行也將陷入“龐氏騙局”而無法自拔。這種銀行業的“龐氏騙局”必然會帶來更多的投機資金惡性流入,給商業銀行帶來巨大流動性及膨脹繁榮的同時,也帶來極大的風險,而這種風險就像銀行業的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
對于2011年不斷膨脹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支持銀行持續不斷發行理財產品的動機,一方面可以賺取手續費,另一方面還能增加銀行的流動性,變相吸儲。
最后,分析人士呼吁,銀行理財產品信披有待進一步的改進,堅決規避理財產品“變相吸儲”、“發新還舊”的風險,以免造成不可預料的金融隱患。
2011年度,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在之前快速發展的基礎上,經歷了更加膨脹的發展,相對于普遍虧損的股票以及基金投資來說,理財產品不僅均能取得較高的收益率,且風險極低。
根據普益財富統計數據,2011年內,我國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19176款,較2010年同比增長71.40%;產品發行規模為16.49萬億元人民幣,較2010年增長幅度高達1.34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