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個交易日升值;自2005年起已升值25.4%
蘇曼麗
本報訊 (記者蘇曼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三個交易日強勢升值。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值131個基點,首次突破6.6的重要關口。與2005年匯改前相比,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25.4%。
三個交易日累計升值0.5%
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定于6.5997元,較前一個交易日走高131個基點。持續三個交易日升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累計上漲352個基點,升值幅度達到0.5%。
同日,人民幣對其他貨幣漲跌互現,對日元、港幣分別升值48個和13個基點,對英鎊和歐元分別貶值785個和833個基點。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人民幣匯率連續走高的背景是國際原油再度上沖到90美元/桶之上。
魯政委認為,在中國為應對本輪金融危機刺激汽車消費之后,原油價格對國內通脹感受和預期的影響已大大高于以往。這意味著,在當前需要把穩定物價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上的政策部署下,一旦原油站穩高位后,以匯率抑制通脹的政策需求就會不連續地顯著增加。此時,其與美元匯率的負相關性可能會暫時有所弱化,而更多呈現出與原油價格的正相關性。
美國財長稱人民幣被低估
這一輪人民幣升值加速的另一背景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于1月18日至21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
據報道,美國白宮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屆時將會就貿易問題向中方施壓,并會提到人民幣議題。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1月12日在一次演講中稱人民幣被顯著低估,也會對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造成損害,如果人民幣升值速度不加快,中國將面臨國內通脹加速和資產價格破壞性上升的風險。
經濟學家駁人民幣低估論
匯豐集團首席經濟師簡世勛昨天表示,美國為解決其貿易失衡的局面而催促人民幣快速升值,但事實證明匯率問題并不是貿易失衡的主要原因。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曾迫使日元大幅升值,但結果是美元貿易赤字依然持續增長。
簡世勛同時指出,中國目前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已經從2007年的7.5%下降至去年底的3%,貿易順差將持續收窄。從貿易順差角度看,目前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均衡水平,不存在低估,不會出現大幅快速升值。
目前,包括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內的多數經濟學家認為,201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幅度將達到3%-5%。人民幣匯改之后的2006年到2010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每年的升值幅度分別為6.804%、6.882%、3.349%、0.09%和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