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2月29日電(記者 有之炘)2010年,在人民幣國際化這條漫漫的探索之路上,中國的步伐積極而穩健:無論是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還是在同人民幣產品相關的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展
每個交易日的早晨9點15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主辦的中國貨幣網都會準時公布當天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在2010年期間,這個欄目內的交易幣種由5類上升至7類。
8月19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正式推出人民幣對馬來西亞林吉特的交易,林吉特成為首個在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的新興市場貨幣;11月22日,開辦了人民幣對俄羅斯盧布交易;1個月后,俄羅斯實現了人民幣與盧布的直接掛牌交易,至此中俄貿易再也不用轉換成美元來結算。
“今年以來,人民幣邁向多幣種兌換的趨勢很明顯,海外人民幣市場已初具規模。”一位來自中國銀行的資深外匯交易員向記者表示。
不僅是銀行業人士,企業也感知到人民幣國際化邁出了大步伐。
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范圍從啟動之初的5個城市擴大至20個省區市后,今年6-11月份,各試點地區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3400億元,超過試點擴大前結算量的7倍;12月初,參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出口企業從365家擴大至67359家,大幅增加了180多倍。
上述擴容舉措被專家視為人民幣國際化長遠路徑的中期目標,即人民幣逐步成為廣為接受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此次央行大幅度的政策“松動”,相當于放開了人民幣貿易結算的門檻。
隨著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不斷擴大,境外人民幣規模迅速增加,海外對人民幣的旺盛需求也可見一斑。為了緩解“出海”人民幣投資無門的尷尬,今年8月,中國央行正式宣布允許海外人民幣回流,首站投資目標確定為中國銀行間債市。這一新政增強境外投資人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意愿,間接刺激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的使用量。
“人民幣債市的開放不僅涉及債市擴容,更關系著資本項下的開放,允許部分外資金融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市是資本項目開放過程中的重要步驟,這是一個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政策研究室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數據顯示近幾個月來我國新增外匯占款屢創新高,不少人預計熱錢涌入將阻礙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而人民幣國際化推進的深度和廣度有助于清除這一擔憂。
“離岸”同“在岸”并駕齊驅
“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成為財經熱詞,上海和香港這兩大金融中心必將有所作為。
俄羅斯第二大銀行計劃在香港發行10億元人民幣債券。此前,多年尋求在中國資本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可能性的麥當勞終于“五年磨一劍”如愿以償。德意志銀行發布報告預期,明年在香港的人民幣債券發行總量為1500億元,截至2012年底在港的人民幣存款可達2萬億元。
“如果視人民幣流量為水,將人民幣產品比作魚,養分指投資人從產品中獲得的收益,那么魚沒有水不會生,水不流魚不會活,養分不夠魚長不大。”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闡述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基本發展路徑,“目前境外尚未形成人民幣投資市場,水中的養分來自于境內市場,因此水必須要有流回機制,以獲取在境內產生的收益,以供養在境外的水中之魚。”
事實上,作為香港人民幣產品的一員,人民幣股票一直在醞釀中。李小加指出,人民幣股票的推出,最重要的并非快慢緩急,而是能否形成機制,使之具有可持續性。
黎智凱是時富金融中國區總部的一名研究員。9月份集團為了籌備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在港上市的項目,他專門從上海轉戰來到了公司位于香港的辦公室。他向記者透露,按照目前平臺的進度,預計明年年中有望實現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在港上市。
一邊是人民幣計價股票在港上市“箭在弦上”,另一邊則是國際板、小QFII、人民幣期權項目“緊鑼密鼓”。據悉,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已專門成立了課題組,探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幾大著力點。課題組建議,首先,整合國內分散的研發資源,加強國際金融研究與培訓;同時,關注人民幣遠期市場、人民幣期貨市場以及境外人民幣市場的變化,為人民幣衍生產品創新提供更多空間。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的研究成果,目前上海先行先試、政策突破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金融信貸管理、國內外匯市場發展、貨幣和資本市場建設、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境內機構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的交易、對外擔保項下的管理方面以及或有債務項下的管理方面。
安邦咨詢董事長兼首席研究員陳功預計,如果明年美國繼續大量印鈔,并在輿論上形成壓力,我國或將加快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的步伐。
無論對明年市場有怎樣的期許,投資者有一點可以放心:盡管在開放的過程中會“有反復、有曲折”,盡管貨幣從完全封閉到開放的過程會十分艱難與漫長,但我國開放市場的大方向不可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