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危機余音未了,中國的地方債總量審計結果也將于近日公布。這個被業界公認為中國債市風險點的數據,正如同此前美債危機的大限一樣,讓市場揪心。有機構預計,中國地方債的債務規模可能已經超過20萬億元。而此次的美債危機或許會給中國地方債一些啟迪。
地方債是一筆糊涂賬
“可以考慮給設置上限,約束其過快增長”
有人士在評論中國地方債與美國國債之間的區別時指出:“美國國債與中國地方債,就像兩個被逼到懸崖邊緣的人,一個是面對著懸崖,看得清自己再往前走幾步就會掉下去,能適時止步;另一個則是背對著懸崖,無法看清自己離懸崖的距離,進退維谷”。
“美國國債違約風險雖然讓人擔心,但市場還是明確知道其時間窗口及過程,對解決方案也心中有數;但中國地方債則是一筆糊涂賬。”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地方債只有摸清家底才能轉過身來,才能控制規模以防止墜入危機懸崖。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表示,未來在控制地方債規模的時候,也可以考慮給中國的地方債設置上限,以約束其過快的增長。“美國國債設定上限,是為了防止因為債務增長過快導致風險和償債壓力的增大,中國的地方政府借債顯然是過度的,未來可以考慮也給中國的地方債設定上限,約束其過快增長,且可以將此作為考核官員的硬指標。如果發債超過上限,那就必須受到相應的處罰。”郭田勇說。
中國的債務基本上是內債
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程度和沖擊面遠不及其他國家
有媒體報道稱,地方債的審計工作目前已經完成,地方債規模的最終結果有望近期公布。而渣打銀行[微博]預計,中國地方債規模可能已經超過20萬億元。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王志浩認為,“中央政府試圖通過限制地方投融資平臺獲得信貸來遏制債務問題,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嚴格的審計,鼓勵地方投融資平臺向銀行提供規范的商業擔保,引導地方政府自行解決債務問題。這些措施應該能夠使地方政府加強預算約束,迫使地方政府出售資產。”無疑,摸清地方債規模將為2014年財政體制改革創造動力,也為更全面解決地方投融資平臺債務問題找出路徑。
不過,渣打同時預言,在地方債的處理過程中,最嚴重的信貸問題可能集中在小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這些機構中的一部分需要關閉、并購或被大銀行收購。
對于中國地方債問題的解決,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則表示,中國的債務基本上是內債,可以通過貨幣政策、債務重組等方式解決,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程度和沖擊面遠不及其他國家。
■替美國操點心
美國能廢除債務上限嗎?
“債務上限是大規模殺傷性政治武器”
當全球經濟都要不定時的被美國債務上限調戲一下時,人們對美國債務設上限這樣一件事的合法性便產生了懷疑。“股神”巴菲特通過媒體訪談表達自己的觀點,稱債務上限是“大規模殺傷性政治武器”,美國國會兩黨針對債務上限的大戰蠢不可及。
美國人拿自己的信用開玩笑,這讓經濟學家也很不解。“有些法律太過危險,不應保留,美國的債務上限就是一例”,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日前撰文指出,美國債務上限的立法相當于美國對自己投下了一顆核彈,而整個世界都在其爆炸波及的范圍內。馬丁表示,關于債務上限的糾葛確實有其黑色幽默的一面,很多人會記得共和黨堅稱“不確定性”正在阻礙經濟復蘇。但我們很難想象出,還有什么政策比世界上最重要的債務國違約更能制造不確定性。
事實上,質疑美債上限合法性問題的不僅限于經濟學家,對于普通民眾而言,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表示質疑。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質疑美債發行設立上限的做法。
資料顯示,美國設立債務上限立法于1917年,其初衷是為了控制政府舉債的規模,同時將舉債的權力賦予國會。由于美國政府不能發行美元,因此政府融資必須通過發債來實現,美聯儲通過購買國債的數量決定了印刷美元的數量。歷史上,美國曾100多次提高債務上限。
袁鋼明表示,國債設限以后可能會取消,因為很多人都提出設限本身就不合理,除非美國政府不借債了。但他同時指出,要一下子取消債務上限不可能,短期內還做不到,至少要5到7年以后。
也有很多觀點認為美國絕不會取消債務上限的法律。因為當前制定債務上限的權力在國會手里,如果取消國債上限,就會削弱國會的權力。
■替債主們操點心
用什么投資替代美元更安全?
“中國外儲必須多元化,同時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美國險些發生債務違約,除了美國人自己緊張外,那些手持數萬億美元的債主心里更是忐忑:如果美國真的違約了怎么辦?不買美國國債,又該買什么呢?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已經高達3.66萬億美元,其中相當一部分用于投資和購買美元資產,美國國債部分就超過1.27萬億美元。
在經濟學家看來,美國的債主與美國之間是一種“被綁架”與“綁架”的關系,這種關系短期內解不開,長期內必須解。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表示,中國必須要對外匯儲備進行多元化投資,同時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事實上,外匯儲備多元化投資的方法早已成為業界共識,但難點在于,用什么來替代美元更安全?在這一點上,經濟學界分歧較大。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日前撰文提出一個思路,即出售中國所持美國國債的一半,然后將資金配置到如下三類資產:一是在中國市場開展經營、并在全球各地證交所上市的跨國公司至多5%的股票,二是美國以外所有評級高于AA+的主權債券,如德國或澳大利亞國債,三是成熟市場經濟體公用事業公司至多5%的股票。
對于這個觀點,當前大多數學界意見是,短期內不可行。因為當前歐洲、日本的國債的可靠性依然不如美國,而一旦中國大舉拋售美債,勢必會導致債券價格下跌,對中國外儲造成損失。但長期內,中國確實要逐步調整外匯資產結構。
“如果能夠進一步放松對民間外匯資金用途的管制,解除投資和購買國外金融產品的限制,外匯將可以成為更加靈活的投資工具,民間持有意愿將會顯著增強,進而政府承擔的外匯儲備管理壓力將會大幅緩解。”郭田勇說。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孫春祥 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