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陳愛平
國家統計局14日發布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3.1%。專家指出,新漲價因素帶動9月份CPI同比漲幅較前一個月擴大0.5個百分點,更是突破了3%的溫和通脹水平“警戒線”。在業內人士看來,9月份的“大跳”并不代表長期趨勢,年內物價仍將保持在溫和水平。不過,在明年一季度或將面臨考驗。
食品、非食品齊漲
從統計局數據來看,9月份CPI同比漲幅中的翹尾因素逐漸消除,但新漲價因素達到2.3個百分點,成為CPI同比漲幅擴大的直接原因。
從同比變動看,鮮菜、肉禽及其制品、鮮果價格分別同比上漲18.9%、6.6%、12.5%,而糧食價格亦同比上漲4%。從環比變動看,9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1.5%,高于2003-2012年同月1.1%的平均環比漲幅。其中,鮮蛋、鮮菜、鮮果和豬肉價格環比分別上漲7.9%、6.7%、5.4%和2.2%。
上海市民許津津舉例說,自從8月底雞蛋價格站上每斤5元的高位后,就一直跌不下來。“附近市場的雞蛋價格在國慶前一周甚至達到了6元,直到國慶節過后,才回落了0.5元。”
業內人士指出,9月份食品價格上漲較多,既有中秋、國慶節日因素,也有季節性影響因素,還與部分地區旱澇災害有關。
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指出,由于其間受到中秋和國慶“雙節”因素影響,雞蛋、肉類及糧食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帶動食品價格總體處于上漲趨勢。這在商務部和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價格數據中都有所反映。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殷醒民分析認為,今年我國天氣比較極端,南方高溫多旱,而北方多雨多澇,對于季節性較強、對氣候反映敏感的農作物尤其是鮮菜鮮果的價格影響較大。
非食品價格方面,居住價格同比上漲2.6%,漲幅僅次于食品。其中,住房租金價格上漲4.4%,水、電、燃料價格上漲0.7%。服裝價格因換季影響環比上漲1.2%,同比漲幅2.3%。“雙節”帶動出游熱情及旅游法實施的短期影響下,旅游價格環比上漲2.8%。以上都成為9月份拉動物價上行的因素。
料年內物價保持溫和水平
9月份CPI突破3%的溫和通脹線,是否意味著拉響警報?今年1-9月份,CPI較去年同期平均上漲2.5%,似乎離年初設定的全年物價漲幅控制在3.5%左右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后續幾個月物價是否會“加快追趕”?
9日公布的PPI數據顯示,2013年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3%,環比上漲0.2%。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認為,從目前的趨勢來看,PPI在年內轉正的可能性并不大,這也表明自PPI向CPI的傳導效應也仍然較小。這也表明目前的通脹壓力主要來自于食品,而非工業制品。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認為,從目前來看,年內CPI同比呈現小幅緩慢攀升的趨勢,預計四季度CPI同比仍有可能繼續小幅走高。但考慮到國內需求并未出現大幅回升、貨幣政策也維持穩健中性、豬肉等食品價格總體漲勢平穩以及輸入性通脹也沒有明顯抬頭等因素,預計四季度CPI同比漲幅仍然溫和。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CPI突破3%的溫和通脹線,并不是由于貨幣政策的變動,也不是由于財政政策的刺激,主要還是因為氣候的突變和季節性因素造成的。這也意味著,9月份物價的變動并不代表長期趨勢。”殷醒民認為,隨著未來氣候回歸“正常”,物價變動也將“溫柔”。
明年一季度或面臨考驗
不過殷醒民認為,明年一季度物價變動將面臨一考驗。“從以往的經驗看,每年一季度物價水平都較高,這既有翹尾因素的影響,同時由元旦、春節‘雙節’拉動消費需求,也將推動消費品價格的上漲。”
先導數據PMI連續三個月回升但力度比較溫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認為,這反映中國經濟穩定溫和增長的特征明顯。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經濟企穩,需求釋放,這也給物價帶來上行壓力。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預計,如果貨幣政策仍維持當前的穩健操作,明年一季度物價水平比2013年四季度略有上行。隨著9月份CPI數據的出爐,多個市場機構已經預計年內貨幣政策并不會有明顯改變。
在細分部分方面,馬文峰認為,食品價格是影響CPI變動的主要因素,也是最能帶個百姓直觀感受的部分,應該尤為重視。“我國農產品價格屢創新高,說明農業生產力水平還有待提高。而反觀國際市場,進口農產品甚至進口農副食品加工產品逐漸進入我國國內市場,對我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經濟持續增長帶來影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