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4月份中央財政收入延續了上月同比下降的態勢。財政部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個月全國公共財政收入1.14萬億元,同比增長6.1%,但中央財政收入5357億元,同比下降2.2%。
與中央財政收入繼續下滑的態勢不同,地方本級財政收入同比繼續增長,上月收入6074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房地產相關稅收貢獻顯著。
財政部稱,制約后幾個月財政收入增長的因素仍然較多,主要是受工業增加值增長趨緩、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下降、企業效益下滑、房地產成交量下降以及實施結構性減稅等影響,全年財政收入特別是中央財政收入形勢不容樂觀。
這也是財政部在中央財政收入連續兩個月負增長后,首次回應。
中央財政收入繼續負增長
財政部認為,本月中央財政收入延續上個月同比下降態勢,主要是企業所得稅增幅很低,進口環節稅收同比減少,以及去年同期清繳石油特別收益金收入入庫較多、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增長,主要是上個月房地產成交額大幅增加帶動相關地方稅收相應增加。
數據顯示,前4個月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共4.35萬億元,同比增長6.7%,增幅同比回落5.8個百分點。其中,中央財政收入約2萬億元,同比下降0.8%;地方財政收入2.35萬億元,同比增長13.9%。
財政部認為,前4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增幅較低特別是中央財政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受經濟增長趨于平緩,實施結構性減稅,一般貿易進口增幅低以及去年同期清繳入庫2011年末部分收入、基數較高等影響。
在財政收入尤其是中央財政收入同比連續下滑的同時,財政支出則在不斷增長。
4月份,全國公共財政支出9308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中央財政本級支出1588億元,同比增長10.5%;地方財政支出7720億元,同比增長19.7%。
前4個月,全國公共財政支出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中央財政本級支出5632億元,同比增長6.7%;地方財政支出30713億元,同比增長14.9%。
公共財政收支矛盾越來越明顯
不過,中央財經大學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王雍君表示,不必過于擔心中央財政收入同比增速的下滑,因為其絕對數值仍是高的,且下滑幅度仍是可以承受的。
他指出,中央財政的彈性比地方大,GDP變動1%對中央稅收的影響比地方大,所以經濟低迷時期,中央財政收入減少的幅度比地方大。地方缺乏應對機制,因此稅收結構相對比較穩定,中央則有很多渠道如舉債、貸款等來彌補收入下滑。
“財政收支在逐步從高增長時代回歸,但也會受到非結構性因素的影響。”對于財政收入整體增速放緩,王雍君認為,更主要的是控制好財政支出。 “政府支出需求沒有上限,最佳的辦法就是讓支出保持靈活性,根據收入來決定支出,保持一定彈性而不是剛性的增長。”
樓市交易推高地方財政收入
在中央財政收入增幅連續第二個月下降的同時,4月地方財政收入繼續收紅。對于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長,財政部解釋為,主要是一季度房地產市場成交額大幅增加,相關地方稅收相應增加。
數據顯示,4月營業稅1631億元,同比增長12.8%。財政部表示,這主要是3月房地產市場成交額大幅增加帶動房地產營業稅相應增長。
地方其他稅種收入情況顯示,契稅同比增長最快,達到69.2%,土地增值稅同比增速其次,達到30.5%。此外,城鎮土地使用稅同比增長16.9%。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計算,僅契稅、土地增值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三個稅種收入就達到758億元,占到地方稅收收入的12%,其中還未包括房地產營業稅收入。
此外,4月起房產轉讓繳納差額20%的個稅的政策開始執行,盡管多地反映地方并未很好貫徹這一規定,但數據顯示,4月個人所得稅收入495億元,同比增長14.3%,這一增幅遠高于歷史水平。
王雍君表示,房地產稅收和非稅收入一直在地方財政中占有較大比重,近幾年樓市調控的背景下,已經顯示出了增速放緩的態勢,對地方財政的短期影響較大。長遠來看,房地產稅制如能進行比較大的改革,向國際房地產稅制的標準進行調整,形成真正的房地產稅制,地方政府才可以過財政收入關。
對于地方財政,王雍君認為,短期來看,增收減支是肯定要抓住的話題,但中長期來看,地方要建立真正的地方稅收體系,“營改增”提供了一個契機,而且壓力也已經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