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浙商銀行

翻番目標與中美經濟發展比較

2013年01月04日 11:42  中國金融雜志 

  兩個翻番目標既切實可行,又實事求是。但從不同行業和地區看,我國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地區差距較大,平均工資的行業和地區差距也較大

  盛松成 石春華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本文通過有關數據測算,表明兩個翻番目標既切實可行,又實事求是。但從不同行業和地區看,我國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地區差距較大,平均工資的行業和地區差距也較大。還應看到,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要趕上美國的水平,至少還需要二十多年持續不斷的努力。

  關于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

  國內生產總值(GDP)指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可以按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核算。GDP是一個價值量指標,有現價GDP和不變價GDP之分。現價GDP(也稱名義GDP)按現期價格核算,受價格變動和數量變動兩個因素的影響。不變價GDP是把現價GDP換算成按某個固定期(基期)價格計算的價值,從而在比較兩個不同時期的價值時,能夠消除價格變化的影響,而只反映數量的變化,反映生產活動成果的實際變動。目前美國公布的不變價GDP就是以2005年為基期計算得到的。本文將中國現價GDP也折算成以2005年為基期的不變價GDP,以便下文計算中國GDP年均實際增速,以及比較中美兩國GDP的規模與增速。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GDP翻一番即指扣除價格因素后不變價GDP翻一番。

  2001年和2010年我國現價GDP分別是10.97萬億元和40.15萬億元人民幣,2011年達到了47.29萬億元。2001~2010年這10年GDP年均實際增長10.5%,是新中國成立以來GDP實際增長速度最快的10年。要使2020年GDP實際規模比2010年翻一番,2011~2020年GDP需年均實際增長7.18%。假定GDP平減指數(又稱GDP縮減指數,由現價GDP除以不變價GDP乘以100得到)2012年增長2.2%,2013~2020年平均增長3%,那么到2020年現價GDP將達到112.01萬億元,是2010年的2.8倍。

  事實上,由于2011年GDP已增長9.3%,2012~2020年GDP僅需年均實際增長6.94%即可實現翻一番目標。2012年前三個季度中國GDP累計實際增長7.7%,如果2012年全年GDP增速為7.7%,則2013~2020年GDP僅需年均實際增長6.85%。由此可見,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實現GDP翻一番的目標切實可行。

  那么,翻一番的目標能否提前實現呢?假定2012年GDP增長7.7%,如要提前一年,即2019年就比2010年翻一番,則2013~2019年GDP需年均實際增長7.9%,這實際上是比較困難的。如要提前兩年,即2018年就比2010年翻一番,則2013~2018年GDP需年均實際增長9.3%,這就更困難了。可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既切實可行,又實事求是。

  關于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

  國家統計局正在改革以往的城鄉住戶調查方案,逐步實施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以提供城鄉可比口徑的居民收支數據,但尚未公布相關調查結果。因此,本文的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按城鄉人口比例加權算術平均得到。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鎮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由總收入(主要包括工資、經營收入、財產收入和轉移收入,不包括出售財物收入和借貸收入)扣除個人繳納的所得稅和社會保障支出得到;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指農村住戶當年從各個來源得到的總收入(包括工資、經營收入、財產收入和轉移收入,分現金和實物兩種形式)扣除各種費用后的純收入。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也是指扣除價格因素后的不變價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2001~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實際增長9.7%和7.0%;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名義增長12.9%,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7.9%,比同期GDP年均實際增速低2.6個百分點。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109.4元,同比實際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5919元,同比實際增長10.9%;兩者加權平均得到的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為12507.6元,同比實際增長9.4%。

  要“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2011~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需年均實際增長7.18%。由于2011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長9.9%,2012~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僅需年均實際增長6.88%,即可實現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比同期GDP年均增長目標低0.06個百分點。根據2012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預計2012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長11.0%,于是2013~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僅需年均實際增長6.38%,即可實現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比同期GDP年均增長目標低0.47個百分點。可見,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也是切實可行的。

  那么,這一目標能否提前實現呢?假定2012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長11.0%。如要提前一年,即2019年就比2010年翻一番,則2013~2019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需年均實際增長7.32%,比2001~2010年的平均增速低0.62個百分點。如要提前兩年,即2018年就比2010年翻一番,則2013~2018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需年均實際增長8.59%。考慮到城鄉居民人均收入2006~2011年平均實際增長9.3%,且2011年以來已超過同期GDP實際增速,“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有望提前一至兩年實現。

  那么在實際收入翻一番的前提下,同時考慮通脹因素,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會達到多少呢?1981~2000年我國CPI年均增長7.1%,2001~2010年均增長2.1%。由于2011~2020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較前十年下調,未來八年GDP增速達到6.9%即可,物價不太可能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樣達到7.1%的平均水平(2004年以來的政府工作報告將CPI目標定在3%或4%)。因此,2013~2020年CPI年均增長3%是個較為合理的假定。2012年1~11月份CPI同比累計上漲2.7%,預計2012全年同比增長2.6%。根據CPI的這一漲幅,在實際收入翻一番的前提下,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達到34265元。

  我國人均GDP和城鄉人均收入地區間差距較大

  我國人均GDP地區間差距較大。2011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及全國人均現價GDP分別是53350元、29229元、27731元、41400和35181元。中、西部地區人均GDP一直低于全國水平,但近年來中、西部地區人均GDP增速快于東部和東北地區。2006~2011年,中、西部人均GDP年均名義增長18.4%和19.9%,快于東部(14.4%)和東北地區(17.2%)。

  2011年之前,人均GDP前三位的省份為上海、北京和天津。2011年,天津超過上海和北京,達到85213元,成為人均GDP最高的省份;貴州人均GDP最低,僅16413元。兩地相差68800元,兩地之比為5.2。2011年,共有11個省份的人均GDP超過全國水平(35181元),20個省份的人均GDP低于全國水平;其中最高的天津比全國平均高50032元,最低的貴州比全國平均低18768元。最高與最低兩個省份的人均GDP之比,1978~1989年不斷降低,從1978年的14.2降至1989年的7.1;1990~2000年有所回升,從1990年的7.3回升至2000年的10.9;2001~2011年,該比值重新下降,特別是2005年之后回落加快,從2005年的9.2降至2011年的5.2。

  我國居民人均收入城鄉間和地區間差距也較大。2011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的3.13倍,其中東部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2.75倍,西部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3.46倍。近年來,全國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有所縮小(2005年為3.22倍)。2010年,農村居民收入增速自1998年以來首次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201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1.4%,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3個百分點。2012年前三個季度,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2.3%,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2.5個百分點。

  分省份看,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為36230元,最低的是甘肅,為14989元。兩地相差21241元,兩地之比為2.4。2011年,共有8個省份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國水平(21810元),23個省份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國水平;其中最高的上海比全國平均高14420元,最低的甘肅比全國平均低6821元。1992~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與最低兩省之比在2.2~2.6之間波動,平均為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省際差距未有明顯縮小。

  201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是上海,為16054元,最低的是甘肅,為3909元。兩地相差12144元,兩地之比為4.1。共有12個省市的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超過全國水平(6977元),19個省份的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低于全國水平;其中最高的上海比全國平均高9077元,最低的甘肅比全國平均低3068元。1992~201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最高與最低兩個省份之比在4.1~5.0之間波動,平均為4.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省際差距略有縮小。收入越高的地區城、鄉收入之比越小。2011年,上海的城、鄉人均收入之比為2.3,甘肅的城、鄉人均收入之比為3.8。

  我國平均工資行業差距、地區差距較大

  我國平均工資行業差距較大,但相差倍數近年來有所縮小。2005年,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38799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0599元;平均工資最低的行業是農林牧漁業(8207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9993元;兩個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4.7。由于2006~2010年金融業平均工資年均漲幅較快,2009年起金融業成為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2011年,平均工資最高與最低的行業分別是金融業(81109元)和農林牧漁業(19469元),兩個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4.2,比值較2005年有所縮小;兩者較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高39310元和低22330元。

  我國平均工資行業差距大于美國。2011年,美國年薪最高的行業為企業管理業(71650美元),年薪最低的行業為住宿和餐飲業(22730美元),兩個行業平均年薪之比為3.2。美國各行業間雇員數和薪酬總體呈金字塔型,雇員多的崗位要求低、薪酬也低。2011年,職位總數最少和最多的兩個崗位的平均年薪分別為93380美元和34120美元,兩者之比為2.7。

  我國平均工資省際差距也較大。2011年,全國平均工資為41799元,只有8個省份的平均工資超過全國水平。其中,平均工資前三位的省份是上海(75591元)、北京(75482元)和天津(55658元),平均工資后三位的省份是廣西(33032元)、甘肅(32092元)和黑龍江(31302元)。最高與最低兩個省份的平均工資之比總體呈上升趨勢,由1985年的1.4上升至2011年2.4。

  關于中美GDP規模與增速的對比

  2010年我國GDP規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那么,我國是否有可能接著趕超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呢?有人對此持樂觀態度,認為我國經濟總量在不久的將來甚至幾年后就能超過美國。但本文認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要趕上美國的水平尚需時日,至少還要二十多年持續不斷的努力。對此,我們既不應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首先需要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做些假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2011年平均為6.4588,較上年升值4.8%。2012年1月1日至12月19日平均為6.3134,較上年升值2.3%。假定2012全年較上年升值2.3%,則年均匯率為6.3136。由于目前人民幣匯率已接近均衡水平,未來不太可能出現大幅升值。本文對人民幣匯率作兩種假定,即2013~2020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年均升值1.5%和1.0%。根據這兩種假定,2020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分別為5.6046和5.8305。再假定2020年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穩定。

  按照前文的假定(中國不變價GDP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GDP平減指數2012年同比增長2.2%,2013~2020年平均增長3%),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年均升值1.5%,則2020年中國現價GDP將達到19.99萬億美元;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年均升值1%,則2020年中國現價GDP為19.21萬億美元,均遠遠超過美國2011年的水平(15.08萬億美元)。

  假定美國GDP在2012年增長2.2%(IMF2012年10月份預測值),2013開始年均增長2.5%。本文對2020年之后中國GDP增速作兩種假設:一種是2021~2030年GDP年均增長6%,2031年起年均增長5%;另一種謹慎的假設是2021~2030年GDP年均增長5%,2031年起年均增長4%。同時關于匯率的假設也有上述兩種,因此我們將得到四個結果。假設中國2021~2030年GDP年均實際增長6%,2031年起年均實際增長5%,如果2020年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定在5.6046,則中國不變價GDP規模將在2033年超過美國;如果2020年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定在5.8305,則中國不變價GDP規模將在2034年超過美國。假設中國2021~2030年GDP年均實際增長5%,2031年起年均實際增長4%,如果2020年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定在5.6046,則中國不變價GDP規模將在2041年超過美國;如果2020年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定在5.8305,則中國不變價GDP規模將在2043年超過美國。綜上所述,樂觀估計是本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不變價GDP規模超過美國,謹慎估計是本世紀40年代初中國不變價GDP規模超過美國。

  即使二三十年后,中國GDP總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但我國人均GDP還遠遠低于美國的水平。2011年,我國人均現價GDP是5434美元,只有美國的11.2%。我國人均GDP要達到美國的水平,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除了GDP以外,另一個反映一國經濟規模的常用指標是國民總收入(GNI),它等于國內生產總值(GDP)加上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從國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要素收入)。一般地,兩者相差數額不大。如某國對外投資和勞務輸出大于引進外資和勞務輸入,則該國的國民總收入會大于國內生產總值。如,日本自1982年以來GNI一直高于GDP,平均比GDP高1.4%;美國自1996年以來GNI一直高于GDP,平均比GDP高1.1%;巴西自1990年以來GNI一直低于GDP,平均比GDP低2.4%。2000~2011年這12年中,我國GNI與GDP的比值平均為0.996,其中2007年和2008年,GNI略大于GDP,即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大于零;其他年份GNI略小于GDP,即國外凈要素收入小于零。

  衡量一國經濟實力和財富水平,不僅要看GDP總量,還要看人均GDP;不僅要看經濟總量,還要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率。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改變“重數量、輕質量”的發展模式,堅持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降低經濟發展成本,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逐步縮小地區間、城鄉間差距,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文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所服務機構的意見)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盛松成系司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 新聞重慶女警自述被黑打:戴腳鐐坐老虎凳
  • 體育曼城內訌!巴洛特利曼奇尼訓練場動手扭打
  • 娛樂王力宏駁斥與李云迪緋聞:都愛女生
  • 財經健康元涉地溝油后從未停產 調查結果難產
  • 科技Ubuntu攪局移動OS:難跨三座大山
  • 博客我國居民消費率為何遠低于30年前
  • 讀書國之重器:九大“鎮國之寶”(組圖)
  • 教育26省份不同程度公布異地高考方案
  • 育兒兩歲孩子來“例假”性早熟來勢兇猛
  • 梅新育:美國財政懸崖協議的兩面性
  • 劉泳華:2012年十大經典品牌營銷事件
  • 羅天昊:朱元璋反貪為何不能救世
  • 彭真懷:用新型城鎮化破解三農難題
  • 董少鵬:2013年中國股市十大預言
  • 黃鳴:皇明真的跑偏四年嗎
  • 金巖石:中國經濟在等什么
  • 潘英麗:以金融轉型推動經濟轉型刻不容緩
  • 淡泊明志:誰來養活中國人?
  • 張捷:展望各方煎熬的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