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2011新浪金麒麟論壇 > 正文
【財新網】(記者 王莉)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4日在北京表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已有顯著進展。他預計,2011年中國經常項目順差與GDP之比約為4%。
中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這樣的過程需要一段時間,周小川說。從中國國際收支近30年的走勢來看,最顯著的變化發生在最近十年。十年間,中國貿易順差顯著提升,外商直接投資(FDI)十分強勁。
周小川表示,國際收支的一些主要項目,如收益項下對外投資的債券及分紅的收益增長較快;對外承包工程和其它勞務收入項目也增長較快。“這些變化值得深入分析。”
2011年,中國國際收支一個突出特點是FDI增長較快。可能的因素來自多方面:一是全球流動性相當充裕;二是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不佳,投資回報存疑。更多的資本流向新興市場國家,中國得到FDI的量比較多,FDI今年會比較強勁。
因此,從國際收支總平衡即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總和來看,中國今年國際收支的總順差較大,周小川表示。
中國經常項目對GDP之比,2007年、2008年達到最高峰,在10%左右,隨后有所降低,到2010年下降到5.2%。2011年上半年下降至2.8%。從2011年全年來看,經常項目順差對GDP之比會比去年又有明顯下降,約為4%,他預計。
周小川還表示,中國產能已經明顯開始在制造業減速。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已經不像過去大量集中在制造業,而是集中在建筑業和服務業。在新增投資中,制造業的比重越來越低,;例如在“四萬億”刺激計劃之中,基本上沒有工業投資和制造業投資。
而從金融業的貸款來講,新增貸款總額中,現在銀行對加工業的貸款在新增貸款中的比重已經是“一位數”,不像過去占比一半或更多。相反,當前大量貸款發放給基礎設施、市政設施、服務業等行業。
此外,外商直接投資過去在中國形成了大量的制造業產能,而后面向出口。但現在外商直接投資中,投資于服務業的已經將近百分之五十。
“這也是相當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都表明我們的產能布局在各領域發生變化,”周小川說。隨著這種變化,中國的國際收支會更加健康和平衡。而加工貿易的增值率,也表明制造業在發生轉變。
但周小川也強調,將中國經濟置身于全球的大環境中,各國調整的速度還存在相對比較的因素。“最后會決定于結構調整的效果是否能達到我們的預期目標。同時也引出了一個題目,就是政策如何進一步優化。”
鑒于時間有限,周小川展開國際收支走勢與宏觀政策相互關聯的話題,但提出人民幣“走出去”的時機問題。從資源的分布來看,有可能更多地將外匯轉向民間。“所謂‘藏匯于民’,并非百姓把外匯藏到自己手里,而是他們自行決定運用到包括投資在內的渠道中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