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在全國地方金融第十五次論壇上,民間借貸、小企業及“三農”金融服務成為討論的熱點話題。一些中小銀行負責人及專家表示,須警惕銀行變相參與民間借貸,政策上應考慮如何更好地引導民間資金,同時應加強對中小銀行的差別化監管。
民間借貸:須警惕銀行變相參與
民間借貸熱近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安徽省金融辦副主任何昌順表示,民間金融并不等于就是壞的,也不代表必然有風險。在目前負利率、利率雙軌制情況下有內在的利益驅動。這種“炒錢”行為的出現,金融體系應該思考怎樣改進,正視這一問題并加以引導、規范,政府須加強監測、監管。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長秦池江表示,民間借貸問題,可怕的不是民間借貸本身,而是促使民間借貸形成風險的各種機制和因素。其中,最可怕的是銀行工作人員與借貸公司聯手做民間借貸,銀行資金變成民間借貸的后臺和支持者。他說,銀行明知有的借款企業不辦實業,把信貸資金拿去放高利貸,但依舊發放貸款,這個現象值得警惕。
“民間融資本身并不可怕,怕的是民間融資沒有融到實體中去,都在實體經濟外打轉。 ”一位專家如是說。
在談到民間借貸的解決路徑時,與會專家認為,目前的民間融資畢竟發揮著一定的對民營中小企業的資金融通和扶持作用,不能光靠堵,根本出路是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管理。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說,民間借貸暴露出來的問題,對銀行來說,當然是要設立 “防火墻”,銀行資金不能隨便進入民間借貸。同時,民間高利率借貸的大量存在,不管是貸給微小企業還是其他企業,都表明存在著有效需求,正規金融沒能滿足。從這個角度來說,銀行應該反思,做銀行就應該最大限度地滿足有效貸款需求,這個有效貸款需求,有待銀行去發現、創造出來。
小企業貸款:加強對銀行差別化監管
嘉興銀行董事長許洪明說,小企業貸款目前占嘉興銀行全部貸款的比例超過70%。在今年小企業融資較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全力在做,這除了小企業服務是重點之外,也是銀行自身發展的需要,因為市場前景廣闊。但他同時建議,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難度較大,從源頭上來說,應加強對中小銀行的差別化監管,通過支持中小銀行發展,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邯鄲銀行董事長李少波表示,目前存在資金從實體經濟流向非實體經濟的現象。很多本該用于扶持小微企業的資金,最終沒有用到實體經濟上。他建議,無論大小銀行,只要支持小企業金融服務,都應該有一定的優惠政策,更好地落實差別化監管,信貸規模做到 “有保有壓”,適當放開“三農”、小企業貸款額度的限制。
包商銀行副董事長金巖說,中小銀行在發展壯大的同時,資本金的來源和補充存在很大的問題。他同時表示,在包商銀行所專注的小微企業信貸服務上,由于當前貸款規模受到雙限制(總額有限制,每個月有限制),每月信貸額度基本上前十天即放完。他建議,信貸規模控制方面應更靈活些,宜放開對貸款額度在5萬元以下小微企業信貸規模的限制。
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董事長齊逢昌在談到小銀行扶持小企業發展時也表示,現在,有的中小銀行有規模沒有資金,有的有資金沒有規模,中央銀行在宏觀和總量可控情況下,應注重微觀的結構調整。
服務“三農”:學會經營有“缺陷”貸款
近年來,一些金融機構立足地方、植根社區,服務“三農”、服務微小的金融產品不斷涌現。本屆論壇上公布了“2011年服務小企業及‘三農’雙十佳金融產品”名單。其中,黑龍江省農村信用聯社的“豐收時貸”等獲評十佳特優金融產品,九江銀行的“真心相貸”小額貸款、新疆五家渠國民村鎮銀行的“益民貸”等獲評十佳特色金融產品。
新疆五家渠國民村鎮銀行董事長朱定國說,做農村金融工作,必須把心沉下去,沉到千家萬戶中去。現在很多小銀行信貸員就喜歡和大老板泡在一起,而對農戶的情況不清楚,這樣是做不好信貸的。作為小銀行,必須學會經營有“缺陷的”、有“瑕疵的”貸款業務,即大中型銀行不能做、不會做的業務。
對于農村金融方面存在的問題,廣西農村信用聯社副主任梁志軍說,目前,農村資金大量流向城區,農村資金供需矛盾突出,制約著“三農”經濟發展。農戶、小企業貸款擔保難落實,不能適應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要求。此外,農業和小企業貸款風險轉移機制和補償機制缺失,導致農戶、小企業貸款滿足率偏低。
梁志軍建議,推動在縣域建立各金融機構支農信貸投入與財政性存款存放比例相對等的 “存貸同比”考核機制,取消政策限制,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同時,建立改善農村地區支付服務環境和新設金融服務點的財政補貼激勵機制,構建農業貸款風險管理和補償機制。切實解決農村擔保難的問題,引導資本、技術和勞動力流向農村地區。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張展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