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7日電 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十一五”即將收官,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發布文章總結“十一五”時期中國貨幣政策調控的成就,她指出,“十一五”期間人民幣“走出去”取得突破性進展,跨境貿易和投資中人民幣的使用迅速擴大。以下為其全文:
“十一五”期間,我國金融宏觀調控面臨著極其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經受了罕見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人民銀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貨幣政策取向,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靈活把握金融宏觀調控的重點、力度和節奏,貨幣政策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進一步增強,對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物價水平基本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貨幣政策適時適度調整,金融宏觀調控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進一步增強
“十一五”前半期,針對國際收支雙順差持續擴大及流動性偏多、物價出現持續上漲壓力的情況,為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貨幣政策由穩健轉向適度從緊,并于2007年第四季度起開始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通過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先后18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沖了外匯流入投放的大部分流動性,并先后7次上調存款基準利率、8次上調貸款基準利率,對抑制通貨膨脹,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開始顯現,至2008年中,危機程度加深,而我國通脹壓力依然較大。人民銀行及時調整了貨幣政策的重點和力度。按照既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又要控制物價上漲的要求,調減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并將全年新增貸款預期目標適度提高,指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總量,并與結構優化相結合,向“三農”、中小企業和災后重建等傾斜。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后,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金融市場功能幾近喪失,全球經濟遭受嚴重沖擊。對我國經濟尤其是外貿行業的沖擊明顯加大。面對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人民銀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開始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收縮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創新使用短期招標工具(TAF)等流動性支持工具,先后4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5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得到了有效傳導,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明顯加大,有力地支持了一攬子刺激計劃的實施,對抵御金融危機沖擊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經濟迅速企穩向好,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復蘇。從GDP季節調整后的環比數據看,2008年四季度我國GDP環比年增長率只有1.8%,2009年一季度則升至8%,二季度達到15%。GDP同比增速逐季提高,2009年一至四季度分別為6.5%、8.1%、9.6%和11.3%,全年GDP增長達到9.1%。適當寬松貨幣政策的有效實施明顯緩解了通縮預期,很快遏制了通縮與衰退相互強化的潛在風險,市場信心顯著增強,對幫促進經濟盡快復蘇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對推動全球經濟復蘇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0年以來,在國際金融危機緩解、全球流動性充裕的大環境下,隨著國內經濟較快回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也出現了通脹預期上升、經濟金融運行存在風險隱患等問題。貨幣政策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了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進行動態微調,妥善處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2010年以來,人民銀行綜合運用數量型工具和價格型工具,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先后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2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實行差別準備金率、差別化的房貸利率等措施,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從應對危機狀態向常態回歸。
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取得突破,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改革邁出歷史性的一步。在國際金融危機最嚴重的特殊時期,許多國家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人民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有利于我國穩定外需、抵御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也為亞洲乃至全球經濟復蘇做出了貢獻,展示了我國促進全球經濟平衡的努力。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復蘇,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鞏固,經濟運行趨于平穩,2010年6月19日,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照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2005年匯改以來至2010年11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23.97%,對歐元匯率累計升值14.00%,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數據測算,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累計升值13.58%,實際有效匯率累計升值21.20%。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在推進結構調整、引導資源向內需部門配置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十一五”期間,人民銀行圍繞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大力推進外匯市場建設,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提供制度支持。引入詢價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改進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方式,同時大力發展銀行間人民幣遠期、掉期市場,完善人民幣遠期匯率定價機制,積極穩健開展貨幣掉期操作。二是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建立人民幣匯率間接調控體系,建立并逐步完善外匯一級交易商制度。三是加強和改進外匯管理,不斷拓展對外投資渠道,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放寬企業、居民持有外匯的限制。拓展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對外投資渠道,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拓寬外匯儲備的投資領域。同時加強跨境資金監管,防范短期套利資本流入。
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逐步增強,匯率形成的市場基礎逐步擴大,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的作用不斷增強。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是根據我國國情和發展戰略作出的選擇,符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符合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我國深度融入全球化條件下國家利益的需要,符合我國長遠和根本的核心利益。有利于促進結構調整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抑制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有利于增強宏觀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改善宏觀調控能力,維護戰略機遇期。
三、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利率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利率,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合理配置資源。“十一五”期間,人民銀行在推動利率市場化工作上取得新進展:一是構建貨幣市場基準利率,建立健全我國市場利率體系。2007年上海銀行間市場拆放利率(Shibor)正式運行以來,Shibor在貨幣市場利率體系中的基準地位逐步確立,正逐步成為貨幣市場、票據市場、債券市場以及衍生產品市場的定價基準。二是全面實現了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的市場化,存貸款利率浮動幅度進一步擴大,放開了貸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調整了房貸利率浮動下限,擴大商業銀行自主定價空間,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利率決定中的作用。三是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利率定價指導,督促金融機構不斷完善定價機制和提高定價能力,完善利率監測系統,引導金融機構合理定價。四是中央銀行利率調節體系逐步完善,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利率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中央銀行票據和回購利率發揮了引領利率走勢的作用。總的來看,“十一五”期間,我國金融機構定價水平顯著提高,微觀主體對利率的敏感性不斷增強,利率在調整資源配置和傳導貨幣政策中的作用進一步顯現。我國利率市場化是一個不斷推進和完善的過程,需要培育各方面的條件,如增強金融機構的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提高客戶的自我選擇、自我保護能力,創造良性競爭的市場環境,等等。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積極促進各方面條件的成熟,根據“十二五”規劃的要求,有規劃、有步驟、堅定不移地推動利率市場化。
四、貨幣政策工具體系進一步豐富,發揮出總量調控和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
公開市場業務與存款準備金工具相互配合,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由于國際收支雙順差導致貨幣被動投放較多,加強流動性管理成為近年來我國金融宏觀調控面臨的重要問題。早在2003年,人民銀行就開始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十一五”期間,人民銀行加強對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情況和市場環境的分析監測,以發行央行票據為主、國債回購操作為輔,創新操作工具,通過調整公開市場操作規模、節奏以及工具組合,合理調整各期限品種操作利率等方式,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2006年至2010年11月,共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約33萬億元,其中發行央行票據約20萬億元,開展回購操作約13萬億元。在運用公開市場操作進行日常流動性管理的同時,還充分發揮存款準備金工具主動性較強,能夠深度凍結流動性的特點,通過靈活調整準備金率加強流動性管理。“十一五”以來,存款準備金率上調24次,下調4次,此外,通過實施差別準備金工具,將總量調控和個體風險差異結合起來,加強流動性管理,引導信貸合理投放。“十一五”期間,人民銀行通過搭配使用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工具,適應形勢變化,調控流動性水平,為經濟平穩運行創造了良好環境。
發揮再貸款、再貼現引導信貸資金投放、優化信貸結構的功能。人民銀行按照“區別對待、收放結合”的原則對再貸款實行分類管理,有效發揮支農再貸款、再貼現支持擴大“三農”和縣域等薄弱環節信貸投放的引導作用,同時加強再貸款債權的維護。“十一五”期間,適當擴大支農再貸款的對象和用途范圍,明確將涉農票據和中小企業票據作為再貼現支持的重點,對西部地區和糧食主產區安排增加支農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截至2010年10月末,全國支農再貸款余額676億元,其中對西部地區和糧食主產區支農再貸款占全國的比例超過93%;再貼現余額605億元,其中,涉農票據占32%,中小企業票據占85%。再貸款和再貼現引導信貸投向、優化信貸結構、支持擴大“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金融市場穩步發展進一步改善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一是金融體系繼續發展完善。從市場類別看,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期貨市場和保險市場等均已形成一定規模;從市場層次看,以銀行間市場為主體的場外市場和以交易所為主體的場內市場相互補充,共同發展。二是金融市場功能不斷深化。市場主體參與程度不斷提高,金融產品和工具逐漸豐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資源配置能力顯著增強。三是金融市場基本制度建設日益完善。市場法律制度和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較大成果,交易結算系統、托管系統、資金清算系統不斷改進,各個系統有效連接、協調運轉。四是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引進來”穩步推進,“走出去”步伐加快。
金融企業改革取得突破進一步夯實了貨幣政策傳導的微觀基礎。一是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十一五”期間,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先后完成財務重組和股份制改革,并在香港H股和境內A股成功上市。國家開發銀行商業化轉型工作平穩推進。大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不斷完善,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逐年改善,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仍保持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盈利水平。二是農村信用社改革繼續深入推進。按照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資金支持政策規定的程序和條件,人民銀行會同銀監會認真履行考核職責,嚴格考核農村信用社改革成效。目前,全國專項票據發行和專項借款發放已基本完成,專項票據兌付進度超過97%。資金支持政策的順利實施,對有效化解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督促、引導和推動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發揮了重要的正向激勵作用。總體看,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對保持我國農村金融業的穩定發展、改善和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促進解決“三農”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推進其他金融機構改革。十一五”期間,繼續推進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促進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市場化轉型。穩步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金融機構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資本約束機制的增強、內部管理能力的提高,都有助于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
五、人民幣“走出去”取得突破性進展,跨境貿易和投資中人民幣的使用迅速擴大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為進一步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順應我國企業規避主要國際結算貨幣匯率風險的需要,2008年9月以來,在人民銀行和相關部委的合力推動下,人民幣“走出去”取得突破性進展。2009年7月開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試點進展順利,各方面要求參加試點的積極性很高,2010年6月,境內試點地區由上海市和廣東省的4個城市擴大到北京等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境外地域范圍由港澳和東盟地區擴大到所有國家和地區,業務種類包括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其他經常項目,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企業由365家擴大到67724家。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量大幅增長,至2010年11月末,各試點地區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3880億元。伴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發展,企業“走出去”以人民幣開展境外直接投融資需求增長,人民銀行開展了人民幣跨境投融資個案試點,受到了銀行和企業的普遍歡迎。至2010年11月末,累計辦理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業務550多億元。人民銀行與境外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也從為應對危機而開展的貨幣合作逐步向支持雙邊貿易投資發展。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使用的擴大也將對貨幣政策的實施和影響提出新的課題和更高要求。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極端動蕩狀態已經緩和,發達經濟體步入緩慢曲折的復蘇過程,新興經濟體增長比較強勁,外需有相應改善。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進一步鞏固。適應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發展變化,貨幣政策取向由適度寬松回歸為穩健。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能夠繼續滿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對資金合理需求,有利于加強通脹預期管理和防范資產價格泡沫,有利于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有利于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人民銀行將認真分析和把握國內外經濟發展的趨勢,加強對經濟金融運行中深層次問題和突出矛盾的研究,努力提高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下一階段,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增強金融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繼續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等常規價格和數量工具,加強工具使用的有效組合。探索豐富創新調控手段,加快構建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把流動性管理的總量調節與構建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結合起來,把好流動性這個總閘門。按照總體穩健、調節有度、結構優化的要求,引導信貸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和中小企業,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安全穩健運行,保障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可持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