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東梅
在連續數月CPI屢創新高之后,尤其是9月份CPI同比上漲3.6%,10月份CPI能否“破四”,成為市場爭論的焦點。記者在采訪中,諸多市場機構都預計,10月份CPI將會再次沖高,可能會達到4%左右的漲幅。這就意味著即使10月19日央行宣布加息后,CPI漲幅依然高于2.50%的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負利率”的局面仍將延續。
“根據農業部及商務部監測的數據,2010年10月份以來,國內食品價格總體仍處于上漲過程中,綜合判斷,我們預測10月份CPI同比增幅為4.1%左右,漲幅將超過9月份的3.6%再次創出年內新高。”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告訴記者。
在CPI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食品價格,有可能成為拉動CPI的重要推手。唐建偉預計,2010年10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3個百分點。根據商務部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價格走勢看,商務部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價格在10月份的四個星期中處于持續小幅回升中。因此10月份食用農產品價格環比上升0.8個百分點。同時近期非食品價格漲幅總體穩定。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則預計CPI同比可能向上沖破4.0%,達到4.2%,較上月上漲0.6%,PPI會出現年內的首次反彈。
“食品價格的上漲依然是CPI上漲的重要因素。”這一判斷成為市場上的共識。魯政委預計,10月食品CPI環比將繼續為正。統計局50個城市主要食品旬度價格變動數據顯示,10月上旬食品CPI環比將延續9月的上漲態勢:一方面,糧食和豬肉價格繼續小幅上漲;另一方面,雖然部分蔬菜價格走低,但是整體來看蔬菜價格仍將對CPI環比向上推動。商務部周度數據顯示,10月前半月,糧食和豬肉價格繼續上漲,雞蛋價格基本持平,蔬菜價格沖高回落。因此,從各部委數據來看,10月食品CPI環比將繼續為正。
從歷史數據看,10月食品CPI環比均低于9月環比,同時,2001年之前10月食品環比均為負,但2001年以來沒有明顯的特征。綜合以上信息,魯政委預計10月食品CPI環比在1.0%左右。同時,非食品環比波動較小。因此,10月CPI環比可能在0.5%左右。
第一創業證券研究所新近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2010年10月CPI同比上漲4.1%,就食品價格而言,10月絕大部分品種的價格較9月都有所上漲。
從諸多機構的預測分析來看,10月份CPI突破4%的可能性相當大,但是對于是否達到年內高點尚存在爭論。
唐建偉預計,10月份可能會迎來CPI年內高點,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導致的需求下降以及正翹尾因素消失等下拉因素的增多,未來兩個月CPI將開始逐步回落。不過,未來國際貨幣泛濫和國內流動性充裕、食品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走高、輸入性通脹壓力增強等潛在通脹壓力仍將長期存在,使得物價回落的幅度和空間相對有限。
交銀國際也認為,10月份可能是年內通脹最高點,未來幾個月會有所緩和。然而,也有機構認為,CPI上漲并未見頂。
唐建偉告訴記者:“預計2010年全年CPI漲幅為3.1%左右。而2011年上半年物價可能重回上漲通道,明年上半年物價上漲的壓力較大。”魯政委則表示,全年CPI預計將在3.0%~3.2%之間。然而,專家們也預計我國長期通脹壓力不容忽視,尤其是明年上半年通脹壓力依然很大。
一方面,目前我國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不斷推進,未來水電燃料價格有可能上漲,有可能進一步推動長期通貨膨脹壓力的加大。
另一方面,日前發布的PMI指數不斷上揚,尤其是購進價格指數的不斷上漲,也使得市場對通脹的擔憂加劇。購進價格指數與PPI直接相關,PPI的上漲及傳導至CPI,對CPI帶來上漲的壓力。近幾個月來,PPI回落趨勢穩定,市場據此認為今年最后兩個月CPI有可能回落,但是回落幅度不會很大。
魯政委預計,10月份PPI會出現年內的首次反彈。各部委數據顯示,10月上旬主要工業品價格繼續上漲。商務部數據顯示,10月上旬,所有工業品價格都出現了上漲。其中,農資、能源和化工產品分列漲幅前三,黑色金屬漲幅最小,因此,工業品價格總體表現為上漲,且環比漲幅較9月份有所擴大。統計局旬度數據顯示,10月上旬,絕大多數工業品價格繼續上漲,其中化工品、有色金屬和煤炭等工業品的價格漲幅居前,總體同樣延續上漲態勢。綜合以上信息,并考慮基礎原材料價格變動在下游加工工業品價格中存在時滯的因素,預計PPI在10月將延續9月的上漲態勢。10月PPI同比預計增長5.0%左右,較上月上漲0.7%。
此外,日前美聯儲宣布決定到2011年6月底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同時還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零至0.25%的水平不變。第二輪“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正式開啟。這一舉措將迅速增大中國當前控通脹的難度。專家認為,過剩的全球流動性一方面會拉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加大中國面臨的輸入型通脹壓力;另一方面美元持續貶值將使得熱錢加速流入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加息回收市場流動性的效應,加劇國內的流動性過剩,助推資產泡沫,從而加大通脹壓力。
這些因素將會加大今后我國管理通脹預期的壓力,我們必須密切關注,未雨綢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