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 張涵)“十二五”能源規劃的制定,將重點圍繞實現中央提出的非化石能源比重增加和碳減排兩個目標展開。國家能源局預計,到“十二五”階段末即201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可能將從2009年的70%下降到63%,天然氣消費占比將從目前的3.9%提高至8.3%。“這將改變中國煤炭消費比重多年來居高不下的局面。”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江冰表示。
昨日,在國家能源局舉行的上半年能源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上,江冰首次公布了備受關注的“十二五”能源規劃的內容,在一增一減兩個目標中,天然氣和煤炭行業受到的影響幅度將最為明顯。
天然氣供不應求的矛盾一直是我國能源消費中的一個尷尬問題。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周喜安昨日稱,雖然近年來我國國產和進口液化天然氣不斷增多,但是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四季度冬季用氣高峰期間,局部地區仍有可能出現供氣緊張。
而根據目前規劃,2015年中國天然氣利用規模會達到2600億立方米;水電利用規模達到2.5億千瓦,核電利用規模達到3900萬千瓦,水電和核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提高1.5個百分點;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將達到1.1億噸標準煤,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1.8個百分點。
除調整能源消費結構以外,“十二五”期間,我國還將統籌規劃一批重點能源基地建設和跨區域能源輸送通道,協調能源資源在區域間和省際間的平衡流轉。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江冰還公布了此前媒體廣泛猜測的“新能源規劃”的內容。他表示,規劃經過多次修改已經趨于完善,目前正在準備按照有關程序上報國務院審批。規劃名稱最后確定為“新興能源產業規劃”,而不是盛傳的“新能源規劃”。
名稱需要區別是因為,除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外,“新興能源產業規劃”的主要內容還將包括潔凈煤、智能電網等傳統能源的升級。規劃期為2011年到2020年。該規劃將累計直接增加投資5萬億元人民幣,每年增加產值1.5萬億元,增加社會就業崗位1500萬個。經初步測算,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實施以后,到2020年將大大減緩中國對煤炭需求的過度依賴,使當年的二氧化硫排放減少約78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約12億噸。
相關新聞
國家能源局駁“中國能源消費全球第一”論
商報訊(記者 張涵)對于國際能源署日前發布的“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消息,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周喜安昨日予以了反駁,“這個數字可以借鑒,但不可信,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減排,在國際上不與其他國家攀比,這方面外國政府和媒體都應充分重視”。
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消費了22.52億噸油當量,較美國21.7億噸油當量高出約4%,此項能源消費統計包括原油、核能、煤炭、天然氣以及水電等可再生能源。
在能源消費計量單位方面,中國習慣折算為標準煤。如果把22.52億噸油當量折合成標準煤,去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32.75億噸標準煤,這一規模略高于中國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31億噸標準煤。
然而,這個差別僅有5.6%的誤判帶來的“第一”,卻并非數據比較那么簡單。“西方國家宣傳‘中國能源威脅論’由來已久,給中國的減排和能源安全帶來的壓力一直很大。作為西方發達國家能源組織的國際能源署,發布數據稱中國為第一大能源消費國,符合西方國家的根本戰略。”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指出。
周喜安則對數據表示了質疑,“這個消息可能不是很新了,美國方面已經炒了好長時間,國際能源署對中國近幾年來的能源發展狀況一知半解”。
“國際能源署不久前到中國開會發布能源技術展望,也把中國列為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國。我估計他們對中國的情況不了解,特別是對中國這些年節能減排的情況不了解。” 周喜安介紹,在新能源發展方面,中國已經走到了美國的前面:水電裝機全球第一、太陽能熱水器利用規模第一、核電在建規模全球第一、風電裝機增速全球第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