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CPI上行不等于通脹 政策從緊未必有效
熊劍鋒
中國社會科學院昨日公布2010年《金融藍皮書》(下稱“藍皮書”),預計今年第二季度以后將出現市場比較敏感的政策調整期。
藍皮書認為,年中以前,現有宏觀經濟政策框架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但可能出現政策微調。
建言政策儲備 防經濟“硬著陸”
藍皮書認為,出于管理通脹預期和抑制資產市場投機的考慮,貨幣和信貸政策存在適度收緊的可能,財政赤字規模也會受到控制,從而體現決策層從力保總量增長向總量與質量并重轉變的意圖,為下一年的政策調整做好鋪墊。
據藍皮書分析,決策層有可能采取相對溫和的調控措施,控制政策調整的力度和節奏,以促進穩定與增長這一目標的實現。
關于最近引起持續熱議的經濟運行判斷,藍皮書認為,為了避免經濟“硬著陸”,保護前期經濟振興成果,需要根據中國經濟在2003年以后的運行發展狀況,符合實際地對經濟走勢作出判斷,防止簡單地以“過熱”冠之。
藍皮書進一步指出,當前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仍然不穩固,特別是經濟內在的結構性矛盾并不能夠依靠短期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給予解決,必須在體制機制上有所創新,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發展空間。
藍皮書給出的可選擇政策手段包括:增加央票發行數量,提高發行頻率;適當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加強信貸投放的窗口指導;加強查處違規放貸、用貸行為,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和擔保行為等。
分析成因 慎言“物價全面上漲”
在“保3”的背景下,業內關于CPI的走勢預判不一。
針對《機構預測5月CPI漲幅超3% 短期通脹壓力繼續增大》一文中,專家預測“下半年通脹壓力巨大,預計CPI漲幅在7%左右”的觀點作為“物價步入快速上行期,近期一輪快速上漲的開始”的論據,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日前強調,下半年CPI漲幅達到7%的判斷沒有事實根據。
藍皮書認為,當前CPI存在上行壓力的主要原因是資源產品價格改革和農產品價格上漲,在此背景下,CPI漲幅控制在3%以內的壓力很大,但CPI走高不是通貨膨脹,不可能簡單地通過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予以預防和消解。
藍皮書分析認為,2009年5月,有關部門開始著手進行水、電、燃氣等方面的價格改革,由于價格改革的時間推遲到2009年11月份以后展開,2010年還將繼續展開,這是2010年CPI增長率呈正增長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需要用從緊的貨幣政策措施予以抑制,不僅與政府的價格調整政策相矛盾,而且將引致更為嚴重的宏觀經濟緊縮后果。
因此,藍皮書強調,“管理通脹預期”要正確分析CPI上行成因,避免將這些資源類和農產品的價格上漲簡單地稱為通脹,而貨幣政策是總量需求政策,不可能解決由某些產品價格上行所引致的CPI上漲問題。
魯政委認為,未來CPI同比將繼續回升,年內高點可能在7~10月份間達到,但全年通脹總體溫和。
交通銀行的研究報告也認為,5月份PMI中的購進價格指數回落13.7個百分點,表明近期國內PPI上漲的壓力減輕,這會減少PPI上漲對CPI的未來傳導壓力。
在4月CPI發布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就表示:“主要是食品和居住這兩大類的價格上漲帶動CPI價格上漲。這兩項合在一起拉動2.6個百分點,占2.8%同比漲幅的93%,從這個方面看,4月份CPI價格漲幅擴大仍然是結構因素造成的,是一種結構性的價格上漲,不是全面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