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斯碩
國家統計局網站昨天刊載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副司長龐曉林對當前居民消費價格(CPI)的解讀。龐曉林認為,CPI能夠科學反映市場物價變動情況,但如果拿它跟每天上街買東西所接觸的每一種商品去比較,往往會產生誤解。
對于個別網民稱蔬菜價格“發燒”,CPI數據未反映真實通脹水平的質疑,龐曉林做出了回應。
記者了解到,為更準確地反映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變化,國家統計局每年都會微調CPI中各類產品的權重,5年更新一次消費品調查目錄。目前,國家統計局已經開展將調查目錄更新為2011年版的準備工作。
中央財經大學統計學院數量經濟研究室趙楠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眾實際對物價的感受與統計數據并不是很相符的問題,是全球各個國家都面臨的難題。因為公眾對物價的感受是非常主觀的,并且與周邊的環境密切相關。譬如,家庭主婦可能會對超市中菜價的變化非常敏感,而像企業家或者是企業高管,他們往往對油價等這類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更為敏感。
在龐曉林看來,CPI是一個總體指標,反映的是價格總水平。而百姓對物價上漲的感受往往是對單一商品價格變化的感受,而且時點性特別強。比如對大蒜價格暴漲感受特別深,但可能忽略了豬肉價格低于去年同期。
龐曉林還給出了一些數據說明商品漲價的時間對物價指數的影響也特別大。“月初漲價和中旬、下旬漲價對指數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通常月末漲價對當月的CPI影響是1/3或1/4,老百姓有時候只注意到月末漲價了,卻沒有留意到當月大多數時間價格沒有變化,因而出現CPI和老百姓的感受偏差。”比如,4月底,蔬菜價格“發燒”,但5月上旬已開始“退燒”。
“CPI是一個加權計算后的綜合平均數,其中既包含有上漲的品種,也包括了下跌的品種,如果居民用具體上漲的商品或服務項目的價格與公布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相比,就會覺得CPI被低估了。”龐曉林表示。此外,5月11日發布的CPI數據是4月份的,但公眾感受更多的可能是5月11日前后幾天的市場價格。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4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2.8%,漲幅創18個月來最高。
龐曉林指出,我國CPI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八大類。百姓關注的是吃穿用住行,而CPI是一個加權計算后的綜合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