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發文要求地方政府及時公開供地計劃、供應結果和實際開發等動態信息
東方早報記者 劉秀浩
國土資源部近期充分表達了政府從重治理開發商囤地現象的決心。繼8月24日明確表態要求加強監管之后,國土資源部網站昨天正式公布《國土資源部關于嚴格建設用地管理 促進批而未用土地利用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明確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強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及時向社會公開供地計劃、供應結果和實際開發利用情況動態信息。
這意味著,未來各地的土地開發情況將全部公開,隨著地方用地情況曝光,開發商囤地現象也將無所遁形。
國土部一周連發兩文
《通知》要求,加快運行建設用地“批、供、用、補、查”綜合監管平臺,重點對土地利用規劃和計劃執行、土地審批及土地征收、土地供應、項目用地開發利用等情況進行動態監管,切實預防和防止未批即用、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等現象的發生。
房地產市場的囤地現象并不是個例。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此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40家知名地產商自2003年以來在土地公開市場上獲取的270幅地塊樣本,除去在售和售完的土地,有57%的土地沒有入市。
在上海,來自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的有關數據顯示:全市目前總共有1077公頃住宅用地處于“批而未用”狀態。其中相當一部分在開發商手中,涉及70多個房地產項目。
此前8月24日,國土資源部已經下發“禁令”:在確保拉動內需項目和民生項目的情況下,要加強土地的批后監管,防止趁機搭車圈地造成住宅市場供應緊張和“地荒”現象。
同時,對如何治理囤地現象,《通知》也作出明文規定。對因城市規劃調整造成已供地項目不能落地的,應允許用地者報經批準后改變土地具體用途,或者通過協商調整安排給其他符合規劃的項目,但應依法辦理相關供地手續。對取得土地后滿2年未動工的建設項目用地,應依照閑置土地的處置政策依法處置,促進盡快利用。
1999年4月實行的《閑置土地處置辦法》規定,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閑置土地,已經滿2年未動工開發時,可以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重申小產權房違規
另外,盡管小產權房在多個城市出現,但《通知》昨天明確,小產權房依然屬于應該嚴肅查處的范疇。
國土資源部表示,通過進一步建立健全動態巡查、舉報等制度,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置,及時糾正和查處以預審代審批、通過辦理臨時用地方式變相開工建設等未批先用、批而不用、批少占多等違法違規用地行為。
嚴查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新建“小產權房”和高爾夫球場項目用地。嚴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和《關于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國辦發〔2007〕71號)的規定執行。對在建在售的以新農村建設、村莊改造、農民新居建設和設施農業、觀光農業等名義占用農村集體土地興建商品住宅,在地方政府統一組織協調下,必須采取強力措施,堅決叫停并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