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建國六十周年經濟報道 > 正文
【時期概括】
“一五”計劃的完成,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建立,使得中國進入了一個所謂的社會主義傳統計劃經濟時期。這段時期里,中國經歷了一場旨在實現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大躍進”的實驗。無奈違背客觀經濟規律,最后導致慘痛的后果,被迫進行國民經濟的大調整。在20世紀60年代,曾出現過關于強調黨內民主,注重調查研究的趨向,但在中央決策層,特別是在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出現了正確與錯誤的兩種思想趨向。最終是“左”的思想占了上風,并最終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發,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十年文革期間,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弊端逐步暴露,中國人開始理性的看待傳統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模式,深刻思索中國未來的發展道路。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后來的改革開放也有其邏輯和歷史的必然性。
1958年: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點評】
對于中共八大前后的“冒進”與“反冒進”,中央領導層存有不同看法。1957年在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一片歌頌中,毛澤東更加相信1956年的“反冒進”是錯誤的。在1957年9月至10月召開的八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不僅改變了八大一次會議關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提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仍然是社會主要矛盾,而且改變了八大一次會議關于在經濟建設方面既反保守又反冒進的方針。
1958年1月,毛澤東在南寧會議上嚴厲地批評“反冒進”之后,提出“不斷革命”的思想。會上提出“苦戰三年”、基本改變落后面貌的口號。3月的成都會議,毛澤東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同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總路線的基本點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和無產階級的國際團結;在繼續完成經濟戰線、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同時,逐步實現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條件下,工業和農業同時并舉;在集中領導,全面規劃,分工協作的條件下,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同時并舉,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同時并舉。通過這些,盡快地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總的來說,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反映了黨和廣大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愿望,但實際上是一個比較空泛的口號,既無法量化和監督檢查,又容易脫離客觀實際。另一方面“總路線”片面強調高速度和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它比較適應毛澤東以群眾運動來搞經濟建設的思路,這也是它成為發動 “大躍進”的綱領和口號的原因。它的提出在實際上取代了黨在“八大”前后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使得自建國以來在經濟建設方面實事求是、尊重客觀經濟規律的態度沒有得到繼續很好的堅持。
1961年:國民經濟調整政策
【點評】
三年“大躍進”造成了國民經濟嚴重的困難局面。1960年9月30日,在中共中央批轉國家計委黨組《關于1961年國民經濟計劃控制數字的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在此之前,李富春于8月中下旬對1961年國民經濟計劃控制數字進行研究時,根據上海會議和北戴河會議精神,特別是根據周恩來的意見,提出應以“調整、鞏固、提高”的方針安排經濟工作的意見。8月底,周恩來提出,應在“調整、鞏固”后面加“充實”兩字,從而最初形成了完整的“八字方針”的意見。
1961年1月,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正式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這表明“大躍進”運動實際上已被停止,國民經濟開始轉入調整的新軌道。在八屆九中全會上,毛澤東強調要恢復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號召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會后,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隨后,相繼通過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簡稱“農業六十條”),《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即“工業七十條”)。這些條例實行后,經濟生活中一系列規章制度恢復和建立起來,經濟調整有了明顯的起色。同經濟工作的調整相配合,科學、教育、文化等各個領域也進行了政策的調整。
國民經濟調整政策的制定和施行,使國民經濟形勢開始好轉。農業生產回升,國家財政收支平衡,市場商品供應狀況緩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略有上升。而且,在經濟調整過程中,對恢復黨的優良傳統和制度,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黨在政治上“左”的錯誤并沒有從根本上糾正,而且愈益發展。
1964年:“三線建設”政策
【點評】
三線地區,是1964年至1978年,由中國大陸國境線依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向內地收縮,劃三道線形成的地區。用今天的區域概念來說,三線地區基本上就是除新疆、西藏、內蒙古地區之外的中國中西部地區。
20世紀60年代,中蘇交惡,威脅中國北部安全;中國南部,美國不斷擴大侵越戰爭規模,矛頭直指中國;同時,蔣介石臺灣政權叫囂反攻大陸,威脅東南沿海地區的安全……由此,毛澤東對沒有戰略后方國家經濟布局產生擔憂。
1964年8月,毛澤東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指出,要準備帝國主義可能發動侵略戰爭。會議決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設三線,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保證。
同年10月,中央工作會議通過并下發了國家計委提出的《1965年計劃綱要(草案)》。《綱要》提出:爭取時間,積極建設三線戰略后方,防備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三線建設總目標是要爭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縱深地區建立起一個工農業結合的、為國防和農業服務的比較完整的戰略后方基地。從此,中央把經濟建設的重點轉移到三線建設上來了。
1964年到1978年,在中國中西部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的這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歷經3個五年計劃,投入資金2052億元,投入人力高峰時達400多萬,安排了1100個建設項目。決策之快,動員之廣,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堪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戰略部署,對以后的國民經濟結構和布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副研究員 石建國)